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研究

作者

蔡彬

大连市普兰店区墨盘中心小学 116219

摘要: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流程得到优化,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本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索信息化工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多媒体资源、构建互动学习平台、实施数据驱动教学等方法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把信息化手段融入到教师的教学课堂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日益普及的今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多种教学困难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肆意交织,导致教师很难把数学这门学科的学科价值精确地传递给学生。信息化教学通过多媒体、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破解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题提供了一些解决思路。本项研究通过实际教学情况的收集,并对几篇经典课文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三个策略来帮助教师通过技术赋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可视、可感、可互动的学习体验,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一、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教师把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中,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看得见的动态过程。教师借助动画、3D模型等工具,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如几何图形、分数运算)转化为直观的动态演示,以此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第二个方面是,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的实现个性化学习。智能化的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数据,生成只属于个人的学习路径,以此实现对学生的精准辅导。比如,针对基础运算比较薄弱的学生,系统会自动推送阶梯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运算能力。第三个方面是,信息技术可以把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变得更加立体。虚拟实验、在线协作等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出数学规律。信息化教学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更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整合多媒体资源,构建动态化课堂

教师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比如多媒体资源,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晦涩的数学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动画、交互式课件等信息化工具,将数学概念转化为动态场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多感官参与。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课“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割披萨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在多媒体上拖拽虚拟的披萨来直观理解“1/2”和“1/4”等分数的含义。多媒体能在学生拖拽披萨的过程中,可以实时反馈学生的分割正不正确,教师也可以根据多媒体后台的数据来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课件还可以通过嵌入一些生活场景来帮助学生在分数和生活之间建立联系。这种合理利用多媒体这种教学工具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的方法,不仅把书本知识转化为了一种动态探索,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二)搭建智能学习平台,实现精准化辅导

智能化学习平台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来精准把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种平台不仅能帮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学负担和压力,有效避免对单一知识点的重复讲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继而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课“小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智能题库来布置分层作业。系统会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来自动分类:基础层强化“小数点对齐”的规则;提升层训练“估算与验算”的策略;拓展层设计“超市购物计价”的应用题。教师通过平台生成的学情报告,针对性的调整教学重点,如针对“进位错误”的问题,录制微课讲解“竖式分步计算法”。智能平台的应用,使教学从“一刀切”转向了“因材施教”。

(三)引入虚拟实验,促进探究式学习

把虚拟实验引入到数学课堂中,不仅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种把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融合起来共同锻炼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课“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绘图软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等相关知识:在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拖动平行四边形的顶点的方式,来学习和记忆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对边平行的性质。学生还可以通过对梯形进行旋转来探究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稳定性和对称性。实验结束后,学生提交“图形特性发现报告”,教师在结合实验数据对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虚拟实验将“教师讲解”变为“学生探索”,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结束语:

教师把动态化课堂、精准化辅导与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瓶颈,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具趣味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未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将会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也可以将这些技术融入课堂,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数学素养。教育工作者需持续探索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路径,让信息化真正成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引擎。

参考文献:

[1]王慧. 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模式探究[J]. 问答与导学,2024(35):58-61,65.

[2]陈亚琴.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全新探索[J]. 孩子,2024(19):90-92.

[3]洪青艳. 教育信息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J]. 俏丽,2024(2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