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峰对燃煤锅炉的影响探讨
王鑫威
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三门峡 472100
摘要:为了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那么电力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对供需波动进行平衡,深度调峰就是灵活的调节方法,保证电网稳定运行。文章主要是分析了深度调峰对燃煤锅炉内燃烧系统、蒸汽系统以及风机系统的具体影响,通过影响分析,来适当的控制调峰水平,保证燃煤发电厂能够更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让电网的运行更加稳定。
关键词:深度调峰;燃煤锅炉;蒸汽系统
引言:
深度调峰主要是指,燃煤锅炉在低负荷的运行状态下,通过对锅炉内的燃烧系统、蒸汽系统和风机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灵活的调整,能够使燃煤锅炉稳定运行在较低的负荷水平中,从而为电网提供更大的调峰能力。通过深度调峰,会对燃煤锅炉的燃烧系统、蒸汽系统等产生影响,所以就要对深度调峰操作进行优化,保证深度调峰效果得到提升,让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1.燃煤锅炉深度调峰作用
由于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在电力系统中,逐渐使用了风能、太阳能等一些可再生能源,但是这些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会导致电力供需的波动变大。所以就可以采用深度调峰方法,快速调整了燃煤锅炉自身的负荷,以平衡电力系统内部供需,保证电网可以稳定运行。通过深度调峰的方法,燃煤锅炉就可以在低负荷的状态下稳定运行,为其提供更多的调峰能力,帮助电网可以有效应对负荷的快速变化[1]。从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来看,通过深度调峰,可以为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提供更加多的空间,进而减少了因电网负荷限制而导致的弃风弃光现象,提高可再生能源自身的利用率。电力系统在运行的时候,也能更灵活的调度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进而实现调度优化效果,提高电力系统自身的运行效率。随着社会对环保、节能的重视,深度调峰能够增加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并减少电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电力系统的碳排放,减少其对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电力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此外,燃煤锅炉通过深度调峰,能够参与电力市场的调峰服务,进而获得了额外的收益,提高电力公司自身的经济效益。虽然在电力系统运行时,低负荷的运行会增加其运行成本,但通过对运行参数的优化,就可以有效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进而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深度调峰对燃煤锅炉的影响
2.1深度调峰对燃烧系统的影响
燃煤锅炉在进行深度调峰的时候,需要在较低的负荷水平下才能稳定运行,但低负荷就会对燃烧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低负荷的情况下,燃烧室内的火焰稳定性就会受到一定挑战。燃料的输入量在逐渐减少,进而导致火焰的长度缩短,其温度也会降低,严重时,会产生火焰熄灭的风险。在低负荷运行的时候,燃烧效率也会不断的下降,一旦不能充分燃烧,那么就会导致未完全燃烧的燃料增多,进而增加了烟气中的可燃物含量,降低锅炉的热效率。从燃烧器性能来看,低负荷运行,就要求燃烧器需要灵活的调节燃料和空气之间的比例,以维持稳定的燃烧程度,所以就需要燃烧器自身具有较宽的调节范围,提升调节精度。在深度调峰时,也会出现频繁的负荷变化,这会导致燃烧器自身严重磨损,增加了对设备的维护成本。在低负荷运行时,燃烧器的燃烧条件也会更加的苛刻,进而加速了磨损程度。在深度调峰时,会在低负荷的环境中开展,那么空气和燃料就要均匀的混合,如果一旦混合不均匀,则会导致局部燃烧呈现不充分情况,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燃料来说,其在低负荷下的燃烧特性是不相同的。当低负荷运行时,就需要选择出适合低负荷燃烧的燃料,并对燃烧的参数进行调整,以适应燃料特性。燃料颗粒的大小以及分布状况会对燃烧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低负荷下,就需要合理的调整燃料的颗粒度,以保证燃烧更加均匀、稳定[2]。
2.2深度调峰对蒸汽系统的影响
深度调峰就要实现低负荷运行,一旦燃煤锅炉出现了低负荷的运行,那么锅炉所产生的蒸汽量就会大大的减少,进而导致蒸汽压力逐渐下降。一旦蒸汽压力过低,那么就会影响后续汽轮机等热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在低负荷运行的时候,炉膛内的温度也不能均匀的分布,导致过热器和再热器自身的蒸汽温度出现了波动,温度过低就会影响汽轮机的运行效率,温度过高则会损坏过热器等设备的管子,对煤炭锅炉蒸汽设备造成了损坏。低负荷运行时,蒸汽流量也在逐渐减少,使得汽轮机的负荷降低,最终就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发电效率。对于水循环系统来说,当深度调峰的时候,锅炉水循环系统中的水流量就会不断地减少,进而导致了水循环并不均匀,影响水冷壁自身的冷却效果,同时也增加了水冷壁的热应力。在低负荷运行的时候,水位控制也会变得更加复杂,无论水位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性,所以就要对水位控制更加精细,以保证水位始终在安全的范围内。当进行深度调峰的时候,会对燃煤锅炉蒸汽系统中的热交换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过热器和再热器的蒸汽温度逐渐变的不稳定,最终就会降低热交换效率。此外,在低负荷运行时,省煤器的烟气温度和流量也会逐渐下降,影响了省煤器的热交换效率,使得燃煤锅炉的热效率下降,降低电力系统运输的水平。
2.3深度调峰对风机系统的影响
在电力公司中开展深度调峰方法时,会对燃煤锅炉中的风机系统产生影响,一旦深度调峰,则会导致锅炉负荷下降,在深度调峰的工况下,风机工作点大幅的偏离设计工况,导致叶轮内部流动特性发生显著的改变。轴流风机容易出现旋转失速等现象,离心风机则会进入到喘振区,进而呈现出进出口压差剧烈波动、气流脉动增强等问题。根据实测数据表明,在40%的负荷运行时,风机效率普遍会下降15%-25%。此外,在低负荷运行时,由于介质密度降低,气流组织存在不均匀的现象,那么叶轮受到的周向激振力分布就会失衡。例如,在某600MW机组测试中,在35%负荷下,引风机轴承座的振动值相比较满负荷的时候,振动值会增加120%-150%,且出现2-4倍转频的高频谐波分量,这样就加速了轴承疲劳损伤。深度调峰对风机内的调节系统也会产生影响,如果采用的是液压动叶调节的轴流风机,那么在深度调峰时,就会出现调节滞环现象。当负荷低于45%时,调节机构就需要频繁的动作,导致伺服阀磨损加剧,进而产生了风机故障,影响燃煤锅炉的运行效率[3]。
此外,在开展深度调峰这一工况下,锅炉负荷就会出现频繁的变化,进而导致了风机设备会频繁的启停,增加了设备自身的磨损和故障风险。为了降低这一影响,就要过优化启停策略,减少设备的启停次数,进而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能够可靠运行。在低负荷运行的时候,风机系统的能耗则会增加,这就会影响整体了风机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进而对燃煤工作的运行造成了影响。那么就要优化能源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提高系统效率,可以采用宽负荷高效风机设计,如采用三元流叶轮技术,使风机在30%-110%负荷范围内保持较高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同时,为了让风机系统更加稳定,那么则可以实施基于负荷预测的智能前馈控制,将风机调节由传统的PID控制改为模型预测控制,该方法可使风机在变负荷过程中,波动幅度降低40%,让燃煤锅炉的使用更高效。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深度调峰对燃煤锅炉的影响,可以让深度调峰效果得到优化,提升电网的调峰能力,同时也为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提供更多空间,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分析深度调峰对燃烧系统、蒸汽系统以及风机系统的影响,可以提升调峰效果,优化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磊,王显山,宋健哲.双碳目标下燃煤锅炉深度调峰的燃烧优化探讨[J].锅炉制造,2025,(02):40-41+44.
[2]郭贝贝,卢凯.基于富氧燃烧的燃煤锅炉深度调峰试验研究[J].河南工学院学报,2024,32(03):20-24.
[3]薛剑琦.燃煤机组深度调峰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4,6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