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试论如何利用古诗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作者

潘雅翠

徐闻县徐城镇第四小学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项重要任务。古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承载着古人的爱国情怀。借助学习古诗,小学生能够跨越时空,与古代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感受他们的爱国热情。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精选合适的古诗素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并借助家校合作营造教育氛围,从而有效利用古诗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助力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

关键词:古诗;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时代,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塑造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石[1]。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古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资源。从古至今,无数诗人借助诗歌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对故土的眷恋以及为国家奉献的决心。利用古诗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不仅能让他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怀。因此,深入探索如何借助古诗对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

一、选合适的古诗素材

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尚在发展阶段,所选古诗不仅要饱含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底蕴,还需具备通俗易懂的特点,以便于他们领会和接纳。适宜的古诗素材能让小学生更为直观地领略古人的爱国情怀,进而引发情感上的强烈共鸣。以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为例,这首词描绘了乡村夏夜的美好景色,词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这种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是爱国主义情感的一种体现,很适合用于对小学生进行相关情感教育[2]。

教师在挑选古诗素材时,首先要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进行深度剖析,全面了解其创作背景、词句含义以及所蕴含的情感。在教学前,可借助智能评估系统对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进行精准测评,确保这首词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乡村夏夜的美景图片,结合名家范读或教师范读,让小学生更直观地感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所描绘的宁静而美好的乡村夏夜画面。接着详细讲解词人借助对这些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

传统单一的讲解方式容易使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借助开展诸如朗诵比赛、角色扮演、绘画创作等多样化的活动,能促使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古诗的学习中,深入理解古诗所传达的情感[3]。以古诗《浪淘沙》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引领小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悟这首诗中的情感内涵。

以《浪淘沙》为例,教师可以先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朗诵比赛。在比赛前,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浪淘沙》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基调,“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要读出黄河的磅礴气势,“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则要读出那种浪漫的想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小学生分组进行朗诵练习,利用 AI 并互相评价进行自我纠正,然后进行比赛,借助朗诵来深切感受诗中的情感。接着,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小学生分别扮演诗人、黄河边上的居民等角色,借助 AI 情景模拟设备,模拟他们在面对黄河时的对话和心理活动,进一步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家乡山河的热爱之情。还可以让小学生根据《浪淘沙》的意境进行绘画创作,画出他们心目中的黄河景象

三、家校合作营造教育氛围

家校合作在利用古诗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首要课堂,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极为深远。学校与家庭紧密协作,能够凝聚教育合力,营造出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氛围[4]。以古诗《石灰吟》为例,教师可以与家长携手,共同引导小学生感受这首诗中所体现的高尚品格和爱国情怀,让爱国主义情感在家庭和学校的协同教育下得以深化。

以《石灰吟》为例,教师在学校里可以先运用诵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背景融合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对《石灰吟》进行详尽的教学,让小学生理解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所描绘的石灰的坚韧品质以及诗人借石灰自喻,表达自己坚贞不屈、为国尽忠的决心。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家校互动 APP 给家长布置一些亲子作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利用 AI 搜索功能查阅关于《石灰吟》创作背景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这首诗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事迹。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朗诵《石灰吟》,并利用 AI 情感分析软件讨论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

四、结合实践活动深化情感

将古诗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能够让小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古诗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使情感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真正内化为他们的情感和行为[5]。以古诗《竹石》为例,教师可以借助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感悟诗中所传达的坚韧精神,并将其与爱国主义情感相联系。

以《竹石》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一次种植竹子的实践活动。在活动前,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性,让学生主动了解竹子的生长习性和特点,以及《竹石》这首诗所表达的竹子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的坚韧品质。在种植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竹子的生长过程,体会竹子在恶劣环境中依然顽强生长的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坚韧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感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国家面临困难时,我们也应该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6]。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竹石》的书法创作活动,让学生用书法的形式表达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结语

利用古诗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可借助精选合适素材,让学生在易懂的古诗中感受爱国情;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并加深情感体验;家校合作营造氛围,强化教育效果。这一系列举措已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学生领略到古诗中的爱国精神。展望未来,应进一步挖掘古诗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与活动形式,深化家校合作,让古诗在培育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与实践[C]//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网络论坛——创新思维研究分论坛论文集(一).2023.

[2]房婷婷,李慎华.爱国主义情感在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 2022:106-107.

[3]史馨月.小学语文"爱国情怀"单元的主题教育[J].新课程, 2024.

[4]华丹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新课程导学, 2022.

[5]黄玉婷.浅析小学语文教育对爱国主义的弘扬[J].文渊(小学版), 2022(2):2801-2802.

[6]向晶,占玉婷.新时代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路径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 2022(11):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