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通信传输系统建设研究
杜秀瑶
中铁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610000
摘要: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系统,各个子系统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更新,努力对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操作水平进行持续的改进和优化,同时实现多条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互联互通。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当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通信传输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剖析,指出如何构建一个适合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通信传输系统,以保证轨道交通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发展趋势
引言
伴随着国家的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的轨道运输也在稳步、有序地发展,人民对其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轨道的通信体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进行转型。在信息化进程中,在建设和健全城市轨道通信体系,提高工作效率。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通信传输系统的发展:
起步阶段:最初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依赖传统的电话线路或电报系统进行通信,信息传递效率低下且易受外界干扰。
电子技术引入:从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电子技术的引入,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得到了显著改善。这包括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和数字通信等技术,显著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数字化时代: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这一时期,自动列车控制系统、列车运行调度系统、旅客信息显示系统等先进技术相继被应用于通信系统中,使得列车运行更加安全高效。
智能化发展:进入21世纪,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迎来了 5G 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技术智能化发展的阶段。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信系统不仅实现了智能化运营管理,还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服务水平。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已经成为城市交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将继续向着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发展。这一发展历程不仅展示了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对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的持续追求。
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通信传输系统建设过程中问题
2.1 设备拆装易影响系统稳定
在轨道交通通讯传输系统检修时,对其进行拆卸和保养,不仅会使整个系统的稳定度下降,而且还会对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在通讯传输系统的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影响因素,要强化维护和管理。采用设备拆卸和维护管理的方法来辅助设备维护。在通常的情况下,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组成是相当复杂的,它包含了许多精细的零件,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拆卸精细的零件,还会影响到装置的工作稳定。因此,在进行轨道交通的通讯传输系统的维护工作中,必须关注的是,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因此,在此期间,要适时地制订出一套维护管理计划和措施,使通讯传输系统的运营和维护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2.2 更换设备元件会导致成本增加
系统的维护管理会采用替换原有的设备的方法,但是这样的方法对原有的设备进行了替换,导致了大量的维护成本提高。在对系统进行维护的全过程中,设备的组成是相当复杂的,替换设备要耗费很大的资本费用,会给公司的正常经营带来一些影响,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和运营产生不利影响。在通讯传输系统的维护工作中,由于设备部件的频繁更新,导致运行费用增加,因此,应当通过减少设备部件的替换费用来实现对其进行高效的成本控制。
3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传输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3.16G通信技术
6G通信系统是一个地面无线与卫星通信集成的全连接世界,可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其不再是简单的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的突破,更是为了实现万物互联的“终极目标”。6G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能达到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Fifth-Generation, 5G)的50倍,时延缩短到5G的十分之一,在峰值速率、时延、流量密度、连接密度、移动性、频谱效率、定位能力等方面远优于5G。在超高速交通场景下,一些终端移动速度将超过1000km/h,需满足超高速下的超高安全性和超高精度定位需求。而5G定义的 ITU指标仅支持500km/h的移动速度,对安全和定位精度没有定义。因此,对于未来智能交通应用场景带来的指标需求,仅依靠5G 现有的网络和技术是难以满足的,需要未来的6G网络提供比 5G 更全面的性能指标,如超低时延抖动、超高安全、立体覆盖、超高定位精度等。
3.2智能PIS导引
采用一种新型的 PIS导航系统,将该智能 PIS导航系统与现有的导航设备相结合,4 K分辨率的长形液晶屏幕,并对现有4 K分辨率设备进行加装,提高其成像质量。将矩形 PIS屏在平台屏蔽门的上面,在符合平台灯箱的需求的情况下,将 PIS屏界面与原有的屏幕系统相连,通过 PIS系统完全的无线通信网络,能够对拥堵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将其传送到 PIS屏上[2]。
进、出口集成式导面盒可使用矩形液晶面板一起安装,并能替代原来的长条形灯箱导板;通信专业方向可以使用专业规格液晶面板,并有专人负责供电和资料传送的管理。对于不能更换的出入口集成导视系统,也可以使用以前的灯箱显示屏,来显示车辆的序号和名称等;电子显示屏可以用于对由于季节或者经营改变等导致的突发事件进行管理,其中包括车辆首末班车辆信息、车站开关信息等与乘坐有关的信息。此外,通过 PIS和网络的界面,向轨道官方 APP推送到站等信息,旅客可以在站外,通过浏览 APP,获得有关轨道交通内部的运行情况和到达的情况,从而实现准确的信息推送。
3.3网格结构得到优化与升级
分层网格架构不再适应当前的通信网络发展需要,而未来的通信体系会朝着 IP化等方面发展,而平坦的网格架构则是目前发展和研究的一个重点。将 LTE与城市轨道交通相融合,有助于架构的优化与升级,既能提高通信效能,又能持续改善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服务水平。二是转换判定,此阶段以调查结果为主,在有多个分区要进行判定时,由有关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分类,从而决定最后的转换对象。该方法既要对定位区进行定位,又要对其进行接收。
3.4通信系统综合化
建立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网络基础,可以显著地提高数据信息的存储、调动和运营管理的效能。同时,多服务传输平台的开发也是受通信技术的推动,它融合了 PDH、 RPR等多种技术,将这些技术与市政轨道交通的通信体系进行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从各个角度来提高整个通信服务的效率。解决多种设备使用情况下,存在的无线互联互通兼容度低的问题,就必须着重从各种设备的通用模式出发,达到更好地协同运行。
4结束语
总之,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系统也在稳步、有序地发展着,基于此,用户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安全、传输效率等各方面都受到了社会的重视,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运作效率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卓.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09):254-256.
[2]李智勇.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措施[J].数字通信世界,2022(08):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