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五音疗法对大学生焦虑情绪调控的干预研究

作者

贺佳祺 刁艺 吴明俞 林小晫 王俊栋

广州南方学院 510000

摘要:本文以五音疗法在高校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为考察对象,重点探讨古筝与颂钵协同疗法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干预作用。研究发现该疗法在焦虑症状缓解、睡眠质量改善及注意力水平提升等方面均呈现显著疗效。

关键词:五音疗法;古筝疗法;颂钵疗法;焦虑调控

一、文献综述

(一)五音疗法的理论基础

古人崇尚“天人合一”及五行说,“以五音配五脏”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关于五音疗法的基本内容之一,“宫为土德之音,属脾;商为金德之音,属肺;角为木德之音,属肝;征为火德之音,属心;羽为水德之音,属肾”。选取适当的音乐进行调治可以调节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强调五音对人体的影响及其重要地位,并且提出声音能调理身体气血运行,使人身趋于安宁。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运用音乐来刺激脑细胞,激发机体神经系统活动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临床实践上证明音乐确实具有激活大脑皮质中枢,提高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以及消除紧张心理等效果。因此,将五音疗法作为养生保健的一种方法是可行的,根据五行所属的不同性质选择合适的音乐,可以起到养护身心,增强免疫机能,保持阴阳协调,具有良好功效。

(二)颂钵疗愈的研究

颂钵疗愈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音乐治疗方法。颂钵疗愈法以“身体感受性”的振动为基本原理,并在音乐治疗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颂钵所产生的音波可以与自身细胞本身的固有频率进行共鸣,促使了大脑皮层的功能得到激活,使血液得以通畅流动起来并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颂钵疗愈法在音乐治疗上不仅从心理方面对人们的睡眠障碍、焦虑症以及抑郁症等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并且也对人体的心率不齐,胸闷气短以及调理血行方面的功效也是相当显著的。

(三)古筝音乐的焦虑缓解效果

古筝乐曲能够显著降低大学生的考试紧张情绪。特殊的音响效果,悦耳动听的旋律,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都很容易引起感情共鸣,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放松;不同的风格特点的音乐作品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能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波,起到有效的缓解的作用。此外,通过播放轻松明快的音乐,使其节奏模式与人体生理节律产生共振效应,可以促进恢复精神刺激而引发的血管收缩性血压升高。由此可见,无论是聆听还是亲自操琴,都可以有效地减除学生的考试焦虑。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问卷

本研究通过设计并发放问卷,搜集了广州南方学院学生关于焦虑情绪、五音疗法的认知与体验的相关信息。采用统计工具(如SPSS)对所得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探究学生群体的焦虑状况、对五音疗法的了解程度、实际体验及需求。

1.焦虑情绪的广泛性

有近三分之二(63.75%)的同学偶尔或者经常感到紧张和心理上的压力,这说明了大学校园里焦虑的情绪是普遍存在的;同学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排解自己内心的不快:其中选择运动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达54.06%,其次为冥想、瑜伽等放松训练,占到总数的四分之一强一点,达到了48.44%;然后是找朋友聊天开导自己,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这样做,比例也超过了四成,达到40.63%;最后就是去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求助的比例也比较高,达到了接近一半的数量,即44.69%。

缓解效果方面,仅有5%的学生认为常用方法极有帮助,而36.25%的学生认为无效。这可能表明学生对现有缓解方法的满意度较低,或需更个性化的策略。

2.五音疗法的认知水平

74.69%的学生对五音疗愈有所耳闻,但仅29.38%的学生表示深入了解,说明五音疗愈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知名度,深入认识者较少。其中,了解较多和非常了解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1.56%和31.25%,合计超过70%,显示部分学生对五音疗愈有较好的认知基础。实践方面,77.5%的学生曾尝试五音疗愈,表明其在大学生中的实践率较高。

3.五音疗愈兴趣与需求

大多数学子对五音疗愈的积极作用有所认识,其中深入理解和非常熟悉的学生比例分别达到41.56%和30.94%。他们认为五音疗愈可能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占比56.56%)、优化睡眠状况(占比57.19%)、增强注意力和集中力(占比52.5%)。这些效果与大学生普遍的心理健康需求相契合。

有43.44%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尝试欲望,另外28.44%的学生已有体验并打算继续尝试。这显示出五音疗愈在大学生中受到广泛喜爱,并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4.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问卷调查的信度检验中,克隆巴赫Alpha系数达到0.821,显示出问卷的高内部一致性,结果可信。效度检验中,KMO值为0.848,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P值为0.000,适宜开展因子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问卷的有效性。

本问卷在信度与效度上均有良好表现,适用于进一步研究与分析。这些结论为问卷的质量和可信度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后续数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分组

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究五音疗法,特别是古筝与颂钵结合的音乐疗愈形式,对于焦虑情绪的调控作用。以社会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参与“以音疗心,以乐愈情”五音疗法项目的学生及其他可能感兴趣或有焦虑情绪调控需求的人员,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接受古筝与颂钵结合的音乐疗愈干预。与对照组:不接受任何音乐疗愈干预。

2.干预方案

实验组:每月参加一次古筝与颂钵结合的音乐疗愈音乐会,每次持续90分钟,共持续4次。

对照组:不参加任何音乐疗愈活动。

3.测量发现

3.1.睡眠自测量表:用于评估成员的睡眠质量

实验组:实验前睡眠自测量表得分为12.6±3.2,实验后睡眠自测量表得分为8.1±2.5,得分显著降低(t=10.12, P<0.01)。

对照组:实验前睡眠自测量表得分为12.4±3.0,实验后睡眠自测量表得分为12.2±2.9,得分无显著变化(t=0.50, P>0.05)。

3.2.焦虑自评量表(SAS):用于评估成员的焦虑情绪水平

实验组:实验前SAS得分为52.3±8.4,实验后SAS得分为40.1±7.2,得分显著降低(t=12.34, P<0.01)。

对照组:实验前SAS得分为52.0±8.2,实验后SAS得分为51.5±8.0,得分无显著变化(t=0.56, P>0.05)。

4.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古筝与颂钵结合的音乐疗愈形式对成员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实验组在焦虑自评量表(SAS)、睡眠自测量表数据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实验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古筝与颂钵结合的音乐疗愈形式不仅能够缓解成员的焦虑情绪,还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睡眠质量和生理紧张程度。

三、结论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健康状况不佳的问题,运用问卷调查法对31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分析后得出结论:采用古筝弹奏配合颂钵敲击的五音疗法能够有效的调节焦躁不安的情绪;根据随机抽样原则从311份样本中抽取了部分符合实验条件的学生作为被试者,并使用SAS量表测量其焦虑水平,最终得到的结果显示:采用五音疗法确实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以及增强他们抵抗压力的能力。由此可见,将古筝演奏与颂钵敲打相结合而成的五音疗法作为一种音乐治疗手段,能对学生因学业带来的各种不良情绪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帮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陶珍珍. 接受式五行音乐对调节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研究[D].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3.

[2]张勇,李莉,陈君,高思华.《黄帝内经》五音疗法思想探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26(01):1-4.

[3]邰雪莉,刘晓燕,裴枫,崔亚东,张玉鑫,黄雪杰,张文静,梁羽茜.浅析《黄帝内经》中的五音与五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12):5695-5699.

[4]于洋. 颂钵声学原理分析与音乐治疗效果研究[J]. 乐器, 2022, (07): 19-21.

[5]孟丽君. 古筝曲目对大学生考试焦虑患者的影响研究[J]. 喜剧世界(下半月), 2020, (02): 62-63.

该论文为广州南方学院2024年度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成果(编号:X20241261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