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

方晓玲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重庆 401524

摘要:词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做好词汇教学可为学生后续深入学习英语知识做好准备。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师需认知到词汇教学的思政意义,利用产出导向法开展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积极作用,指出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并提出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构建策略,旨在为今后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课程思政;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构建策略

引言:

当下,我国处于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高素质人才有着较高的需求,为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背景支持。相较于常规大学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模式,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英语词汇教学更具针对性,进一步凸显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可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与学习观,是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在近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产出导向法得以广泛运用。从产出导向法,即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的含义来看,其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成果,以此作为评价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标准,属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有机结合的一种形式。从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积极作用来看,其可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在具体的表现上,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促使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为学生讲述英语词汇知识的同时,更将课程思政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起到了丰富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作用。并且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均具有系统性的特征,促使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提高了英语学科教学的针对性,促进了高质量大学英语词汇课堂的构建[1]。

(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学生作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主体,从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积极作用来看,其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在具体的表现上,产出导向法关注学生在词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可使得学生获得更多应用英语词汇知识的机会,深化了学生对于词汇含义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词汇应用能力。并且融合课程思政使得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词汇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了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制定不合理

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从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由于在教学理念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其在基于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首先即是教学目标制定不合理的问题。部分教师由于没有认知到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使得其在制定教学目标中仍旧以传统目标为主,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仅侧重于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缺乏素养目标在教学目标中的体现,导致后续的词汇教学存在一定的片面性[2]。

(二)教学流程存在固化问题

与传统大学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模式相比,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涉及到更多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针对教学流程进行优化,做好对于词汇教学的驱动、促成以及评价环节的优化,才能真正发挥产出导向法的积极作用。但部分教师由于没有认知到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使得其在教学流程上仍旧存在固化性的问题,仅以常规为学生讲述知识,要求学生记忆理解为主的形式开展教学,缺乏对于教学流程的针对性设计,是影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

(三)教师缺乏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主要执行者,在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中也占据重要地位。由于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涉及到更多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部分教师在教学能力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具体的表现上,部分高校在针对教师开展培训中仅以常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为主,缺乏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在其中的体现。且部分教师对于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的认知不足,缺乏对于相关内容的研究,无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顺利开展[3]。

三、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优化教学目标

为更好地发挥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师需重新制定教学目标,从而为后续的词汇教学指明方向。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以“loving parents,loving children”的教学为例,本课内容以讲述家庭关系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表达为主,涉及到较多中西方在亲子关系上差异性的词汇与短语,例如clutter/await/cherish/be attached to/inherit以及bond等,旨在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词汇及其用法。在基于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词汇教学目标制定上,教师需做好对于学生学情的分析,可将教学目标制定为能够准确认读、拼写并理解文章中与家庭关系以及情感表达相关的重点词汇,掌握以上词汇的词性、词义、搭配以及常见用法;能够在阅读中运用构词法或者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测生词的含义;能够在口语表达以及写作的过程中正确使用所学习的词汇表达与亲子关系以及情感表达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深化对于跨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体现产出导向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4]。

(二)优化教学流程

1.驱动环节

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需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要求对于教学流程进行优化,即“驱动-促成-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驱动环节的设计上,以“loving parents,loving children”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为学生展示某一父母与子女之间常见事情的发生场景,场景中应展示由于文化差异导致亲子关系以及家庭沟通中出现误会的内容,从而引发学生对于中西方亲子关系差异性的思考。在场景建构之后,教师可为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尝试总结中西方在处理家庭亲子关系层面上的文化差异,并列举出相应的例子展示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的输出驱动,教师可要求学生在举例子的过程中运用所学习的英文单词,促使学生形成对于文化差异以及亲子沟通的初步认知,从而驱动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知识的输入促成[5]。

2.促成环节

促成环节是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由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输出任务选择相应的输入材料。在实施中,教师应组织学生阅读单元内的文章,即“Child’s Clutter Awaits an Adult Return”,要求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其主要内容,总结文章中所体现出的中西方在亲子沟通上的特点。由于这一文章中的生词较多,教师需做好对于重点词汇、短语以及句式的讲解,例如clutter/await/cherish/be attached to/inherit以及bond等。为深化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教师可结合实际案例或者相应的场景为学生讲述词汇知识。例如在“await”的教学中,教师可展示例句“People often await important news with bated breath”以及“The world awaits a breakthrough in medical research”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单词与“wait”在用法与含义上的差异性,也可为学生展示亲子沟通中的场景,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其用法。在讲述词汇的过程中,教师还可指导学生结合一定的方法理解词汇。以“cherish”的教学为例,“cherish” 这个单词意为珍惜;珍视;爱护;抱有(希望、想法、感情等)。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给出学生相应的例句,例如“We should cherish every opportunity to learn new things.”“She cherishes the friendship with her childhood friends.”以及“Parents always cherish the hope that their children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等,引导学生结合不同的例句理解在“cherish”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同时,教师还可为学生讲述“cherish”的语法结构和搭配,例如“cherish + 名词”这种常见用法等,加深学生的记忆。在思政元素的渗透上,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写作任务,例如“My Parents and I”,为学生提供与亲子沟通或者家庭关系相关的对话与范文,要求学生模仿文章中的内容进行写作,讲述不同国家在处理亲子关系中的异同点,促进学生知识的促成[6]。

3.评价环节

在产出导向法中,评价环节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科学的教学评价是教师后续调整教学计划的重要参考。由于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使得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在内容与方法上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还需对于教学评价进行调整。在评价环节的制定上,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编写出有关于亲子关系的剧本,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演绎,以此作为教师判断学生知识产出情况的参考。在评价指标的制定上,教师应考评学生的词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应用情况、表达情况以及跨文化意识形成情况,转变传统仅以书面考评以及基础知识考评为主的局限性。在评价方法上,教师可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进行有机结合,也可为学生布置迁移性产出以及复习性产出的任务,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在复习性产出上,教师可要求学生针对本课内容中的词汇进行造句;而在迁移性产出的设计上,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写作任务,从而系统化地评估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以及思政素养形成情况,发挥教学评价体系在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质量中的积极作用,落实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7]。

(三)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

针对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缺乏综合教学能力的情况,在后续的工作中,学校应调整对于教师的培训体系,将大学英语专业教学内容、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等均纳入到针对教师的培训范围内,帮助教师改革教学理念,提高对于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使得教师更好地制定基于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计划。而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也需加大对于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的研究力度,利用搜集资料以及自主学习的方式主动进行研究,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夯实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基础[8]。

结语: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更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针对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在产出导向法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优化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流程,更应重视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出导向法以及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整体提高,为大学生今后的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梦婷,陈爱兵,田晓敏.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研究[J]. 海外英语,2025(1):135-137.

[2] 孙奕彦,杜铁娟.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海外英语,2023(21):157-159,166.

[3] 卜丽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以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为例[J]. 知识经济,2020(10):167-168.

[4] 周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民办高校英语类专业写作词汇教学改革探索[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9):171-173.

[5] 李田新. 外语类课程思政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研究 ——以英语词汇学概论课程为例[J]. 高教学刊,2023,9(7):1-4,9.

[6] 孔新建. 基于智慧课堂的体育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102-104.

[7] 蒋秀玲. 显性设计与隐性实施:大学英语课中的课程思政 ——以《大学创新英语2》Unit 7 Architecture为例[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2):60-63.

[8] 郑雪贞. 后疫情时期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探析——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B2U1为例[J]. 英语广场,2021(7):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