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

李玉杰 

民勤实验中学 733399

摘要: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强调创新教学思路,拓展教学途径,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则是此背景下提出的,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评价达到一致,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开展教学评价,以教学评价建议为标准,优化教学过程。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构建策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初中数学;重要性;教学模式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掌握,并结合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点,通过调整教学策略的方式,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构建个性化学习方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的落实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变革,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一、初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意义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1]。首先,初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了解,并结合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方案。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利用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实际上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下强调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以及作业完成等综合情况,了解学生的综合信息。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状态。并根据课堂测试情况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分析,然后结合综合评价内容制定教学方案,保证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效率。同时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提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评,并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学习动力[2]。此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并及时调整学习目标和方向。最后,教学评一致性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利于促进师生和生生交流,通过多种评价结合使学生间互相借鉴和学习,拓展学习思路,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优化评价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反馈,有利于教师结合评价建议实现逆向教学改革。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必须要明确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等,保证教学评价的科学性。首先,在教学评价标准的设定前,要先研读新课标,了解新课标对教学评价的要求以及评价的内容。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可以发现,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中要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发,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为四个模块开展教学评价。根据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其次,在教学评价设计中要采用逆向思维设计模式。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关系性不强,而且教学评价完全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定,导致教学评价存在局限性。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强调将教学、学习和评价内容形成统一,并互相转化和促进。比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编排情况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两个方面的内容。需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意识。在设计完教学评价思路后,以此为基础开展数学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同类项,并掌握同类项的合并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中感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思路,初步掌握化归思想。最后,将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到解决生活问题方面,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和应用意识。

(二)教与评结合,优化学习方案

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将教学与评价融合。教师的教学是学生学习与教学评价的衔接点,也是保证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一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虽然比较强,但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引导。如果没有教学作为指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状态,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3]。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拨学生的学习思路,保证教学、学习以及评价的一致性。新课标针对教学评价提出以评促教理论,认为教师可以将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调整的参考,实现教学课程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内容,分解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并将教学评价结论作为调整依据,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和内容,保证教学评的一致性。首先,将教学评价融入到数学预习中,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置,通过预习可以促进学生积累学习经验,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做好课堂学习准备工作。预习中融入评价,有利于对学生预习情况的诊断,帮助学生认识到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构建精准的学习方案。比如,在学习“平行线”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在预习阶段需要了解两条线的位置关系,能够了解垂线的概念和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图形的变换情况。但是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可以结合已有经验快速掌握相应的内容,部分学生会因为空间感不强,无法理解空间相交线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布置关于相交线的预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规定内的时间提交预习测试。教师根据学生们的预习测试进行教学评价,确定学生的学情后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可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其次,将评价融入到课堂探究中,为学生提供思维点拨。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探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也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将评价融入到教学探究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点拨作用。初中数学知识内容抽象,学生自主探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挑战,融入评价后可以结合学生遇到问题提供一定的引导。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内容时,要求学生自行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学生列出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后,教师对这些条件进行评价和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探究中漏掉了哪些内容或者在哪些性质方面存在错误认知。学生先探究,再评价点拨,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消除教学中的障碍。

(三)采用多元评价,提升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的应用中,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是固定的,但是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多元化的。传统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主体主要为教师,但是教师个人的评价难以保证全面性,而且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评价不准确。因此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可以形成多元化评价主体。首先,教师仍然是主要评价主体,从教学的专业角度对教学以及学习两个方面提出教学评价。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改正。其次,学生本身也可以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比如学生间的互评,有利于学生从同学身上学习正确学习方法,拓展自身学习思路,改正自身不良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学生间的互评不仅可以为彼此提供学习意见,还可以实现自身的成长。最后,家长也就可以参与到评价中。学生放学后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在家庭中学习,学生家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对学习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家长的评价可以从学生家庭的学习表现给出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效率和质量以及哪些方面取得进步等,都可以通过家校沟通平台进行交流,使教师更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评价主体评价的角度不同,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全面覆盖,对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针对教学评一体化的多元评价,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评价量表,发放到学生和家长手中。学生结合量表中学习的评价标准,实现自我评价。家长的量表评价指标与学生的不同,主要是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等方面进行反馈。教师定期回收评价量表,从不同方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并进行教学反思,针对量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进。并根据家长反馈的学生学习问题提出正确的引导方案,使教学评教学方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四)强调实践创新,提升综合素质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的融入,需要注重创新实践,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促进教学互动。比如,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教学知识具体化、趣味化,提升数学的吸引力。通过不断创新探究适合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保证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落实。在教学创新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关于初中数学的教育研讨会和专业项目组织活动。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引入实践内容,提升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要尝试转变传统教学角色,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质疑,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这种教学模式实质上是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反向评价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为了能找到教师的错误,或者教学漏洞,会更努力的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构建,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使教与学都保持正确的方向,避免盲目教学影响教学质量。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落实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评促教,以教定评,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保证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针对性,为教学工作开展通过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吴令军.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讨[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5(1):98-100.

[2] 徐煜声.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策略[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5(2):146-148.

[3] 王锦熠,蔡庆有. 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逆向教学设计[J]. 数学教学研究,2024,43(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