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肖云飞 

濉溪御源置业有限公司 2351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速,高层建筑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浪潮席卷而来。在这一背景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已成为房屋建筑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地下水位的不稳定以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等因素,共同构成了施工过程中的一大挑战。基坑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顺利推进,因此,如何确保基坑的稳定成为工程安全、经济和环保性的关键。本文将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探讨房建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点,以期为房建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一项关键的环节,使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基础项目施工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了施工的风险。由于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起步相对较晚,在实际应用工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工程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并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深基坑支护技术概述

深基坑支护技术是指在房建工程中,为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采用一系列支护措施对基坑边坡进行加固与保护的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对于保障施工安全、防止基坑边坡失稳、保护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深基坑支护技术可根据支护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放坡开挖支护、土钉支护、内支撑支护、锚杆支护等[1]。其中,放坡开挖支护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周边环境较空旷的情况;土钉支护则适用于基坑边坡土体稳定、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内支撑支护和锚杆支护则适用于基坑深度较大、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施工要求等因素。同时,还需根据支护方式的特点与适用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支护结构设计,以确保支护效果达到最佳。

二、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一)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土钉支护顾名思义,以土钉与土体之间的力作用来进行支护。夯入土钉后,基坑支护建筑所在的土体在稳定性和整体性方面都得到很好地改善整体土地的固结性更好。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生变形的土体主要是受到弯矩或者拉力的作用而发生的,为此,在深基坑工程进入设计阶段时,就要对结合建筑物所在的土体结构及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综合考虑,从而确保整体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土钉支护实施时,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控:首先,工程所用的土钉必须经过具有高水平资质的第三方经过土钉拉拔试验的,这样才能确保所用的土钉在拉拔力上符合实际工程需求;其次,在土钉打入之间,必须对实际的钻进深度进行准确的计算,同时合理控制钻机总长度;最后,土钉支护的具体实施中,还要严格按照起初的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浆液中水、灰及各种添加剂比例的标准控制,确保所用材料符合数量和比例配置要求。

(二)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

采用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就是一种在进行实际的施工建设环节,需要将其锚杆与其支护桩进行良好的连接,进而实现良好的支护效果。在将其另一端与基坑底部进行连接,能够提升锚杆的整体支护效果,让其建筑当中的钢筋与土体保持良好的连接。在这样的施工建设中,还需要使用灌注浆,这样才可以很好地提升基坑的侧面整体压力,同时也将其提升房屋建设的整体质量。在进行这样的技术使用当中,还需要从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加上对于房屋建设的功能性分析中,确保房屋的锚杆长度,以及安全位置得到良好的控制,并对其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保障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排桩支护技术

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时,可选择下列三种支护型式:(1)柱列式的排桩支撑,主要应用在当设计地下水位高度和边坡地质条件较好时,支撑构件所使用的挖孔桩。(2)当工程施工于非软土地基环境下时,根据需要紧密连接排列的支护桩,并形成连续桩支撑平台,或使用整体桩,以改善桩之间空隙,并有效达到防水功能。(3)在地下水位以上的软弱土质基础施工时,其所选择的支撑形式多为水泥砼桩防渗墙、钻孔灌注桩和排桩的复合形式等。但在房屋基坑施工过程中,当开挖深度不超过六米时,则主要采用钢板桩和预制砼板桩,或采用砼顶部圈墙的支护方法。当房屋地基开挖深度达到6—10m时,钻孔的高度应限制在0.8—10mm之间,用注浆成型机拌合设置支护,并在用注塑机施工时进行支护。而当施工深度大于十米时,地下的连续墙则需要通过加设支护方法来达到支撑效果,而钻孔桩的深度一般在0.8—1米,要采取多道支护措施。

(四)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该项施工技术主要用于水位比较高的位置和土壤粘性较大的位置,应用原理是在使用水泥砂浆进行基坑壁加固的基础上,分段施工混凝土墙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建筑行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所以,很多房屋建筑工程进行地下施工时都会应用到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其主要是模拟了房屋建筑主体的侧墙结构。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自身具备极强的承载能力,可以有效抵抗施工压力,同时还不会影响到施工周边的环境和交通,这些正是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所需要的东西。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逆向施工,也就是说,首先要保证深基坑最底部的土质是软土层,软土层的深度不能低于80米,厚度要大于1.4米,然后将墙体穿插到软土层里。在此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超高的技术水平,加上造价成本较高,所以我国建筑企业基本不使用该种施工技术。

三、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策略

(一)加大监督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也对人力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3]。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是房屋建筑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质量,就需要从施工人员入手。施工单位需要明确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加大在人员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并组织企业人资部门,创立完善的人员培训方案,通过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模式,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为了强化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企业也需要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对于与岗位契合度低的人员,及时进行调岗处理,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企业也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对问题高效处理的同时,也可以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

(二)提高施工人员素养

为了满足不同环境房屋建筑施工的要求,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也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不同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其施工要点也存在差异,所以为了保障施工质量,也需要从施工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监管作用,以施工的关键点为基础,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流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例如,材料是房屋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安装质量等,都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施工中,管理人员需要对材料进行重点的管控,进而及时发现材料不达标、材料使用不合理的问题,强化材料与环境的适配度,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价值的同时,也为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高效化助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关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更是对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的一次全面考验。未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施工要求的日益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将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实用性,而加大监督力度也将成为推动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丁军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居业,2025,(02):171-174.

[2]赵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分析[J].陶瓷,2025,(02):210-212.DOI:10.19397/j.cnki.ceramics.2025.02.071.

[3]陈超,曹辉.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华建设,2024,(12):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