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体系构建
宋欢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调度所 110001
摘要:铁路建设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其施工安全至关重要。本文深入探讨铁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体系的构建。首先阐述铁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常用方法,分析铁路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接着详细论述防控体系构建的原则、目标以及具体组成部分,包括组织保障、制度建设、技术措施等方面。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所构建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旨在为提高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降低施工风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铁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防控体系构建
引言
铁路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铁路建设项目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技术复杂等特点。在铁路施工过程中,面临着众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引发各种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影响铁路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铁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并构建完善的防控体系,对于保障铁路施工安全、推动铁路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铁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体系构建的意义
铁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体系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乎铁路建设的顺利推进、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从保障施工人员安全角度看,铁路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存在诸多潜在危险。通过风险评估能精准识别如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各类风险因素,而防控体系则能针对性地制定防护措施,像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规范安全操作流程等,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发生几率,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在确保工程质量方面,风险评估可提前察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风险,比如不良地质条件对桥梁基础稳固性的威胁。
2铁路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2.1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在铁路施工过程中扮演着极为关键且复杂的角色,对施工安全构成多方面的潜在威胁。地形地质条件首当其冲。在山区进行铁路施工时,复杂的地形地貌往往带来诸多难题。例如,陡峭的山体坡度增加了施工场地平整的难度,大型施工设备的停放和作业都面临不稳定因素。而断层、溶洞等特殊地质构造更是隐藏着巨大风险。断层地带岩石破碎,在隧道挖掘过程中极易发生坍塌事故,不仅会掩埋施工设备,更可能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溶洞的存在则可能导致地基塌陷,影响铁路线路的稳定性。即使在平原地区,软土地基也会给铁路基础施工带来挑战,承载能力不足可能致使轨道沉降变形,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2.2施工技术因素
施工技术因素贯穿铁路施工的全过程,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施工安全有着深远的影响。施工工艺复杂是一个显著问题。铁路建设涉及众多专业施工工艺,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任何一处的失误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以桥梁架设为例,不同类型的桥梁,如梁桥、拱桥、斜拉桥等,其施工工艺截然不同。如果在悬索桥主缆架设过程中,索股的张力控制不准确,就会导致主缆受力不均,影响桥梁的整体结构安全。在隧道开挖中,钻爆法施工时炮眼的布置、装药量以及起爆顺序等参数设置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开挖进度和质量,还可能引发爆炸事故,对洞内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伤害。而且,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适配不同的施工工艺,若选择不当,如在软弱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极易引发塌方。
2.3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在铁路施工安全中处于核心地位,人的行为和素质直接决定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安全意识淡薄是一个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施工人员对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铁路施工环境的危险性。他们在施工现场常常忽视安全规定,不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基本的个人防护装备,认为这些防护措施繁琐且影响工作效率。在进行高处作业时,不系好安全带就冒险进行操作,一旦发生意外,根本无法保障自身安全。还有些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吸烟,无视易燃易爆物品的警示标识,这种行为极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另外,部分施工人员为了图方便,违规操作施工设备,比如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设备维修,或者超载使用起重机等,这些行为都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铁路施工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策略
3.1强化组织保障
强化组织保障是构建铁路施工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基础,它为整个防控工作提供坚实的领导架构与执行框架。首先要成立高层次、专业化的安全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应由项目负责人担任核心领导,成员涵盖工程技术、安全管理、质量监督等多领域专业人才。其职责是全面统筹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符合项目实际的安全管理目标与详细计划。例如,根据工程规模与特点,设定事故发生率控制指标、安全隐患排查频率等具体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
3.2完善制度建设
完善制度建设是铁路施工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重要支撑,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明确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安全管理制度是基础。要制定一套全面细致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涵盖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其中,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应详细规定各类施工设备的操作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例如起重机的起吊重量限制、操作手势规范等,确保施工人员正确操作设备,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安全检查制度要明确检查的周期、内容和标准,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等方面,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规定培训的对象、内容、方式和频率,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入职前的全面安全培训,对在职员工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知识更新培训。
3.3落实技术措施
落实技术措施是铁路施工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核心环节,借助先进技术手段降低施工风险,保障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技术是预防事故的重要防线。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全方位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在施工现场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地质变化、气象条件、设备运行状态等关键风险因素。例如,在隧道施工中,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监测围岩的变形情况,一旦变形量超过设定阈值,系统立即发出预警信号,提醒施工人员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大型施工设备,安装智能监测装置,实时监控设备的关键部件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振动等,预测设备故障,提前安排维护保养,避免设备突发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3.4加强教育培训
加强教育培训是提升铁路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关键举措,对构建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知识培训是基础。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全面的安全知识培训,内容涵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知识等多个方面。邀请专业法律人士讲解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让施工人员明确自己在施工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法规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律性。详细讲解各类施工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通过图片、视频、实物演示等多种方式,让施工人员直观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体系的构建是保障铁路施工安全的关键举措。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准确识别铁路施工中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全面、系统、动态的防控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在实际铁路建设项目中,应结合项目特点,不断完善和优化风险评估与防控体系,确保铁路施工安全、高效进行,为我国铁路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新的评估方法和防控技术,以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铁路施工安全挑战。
参考文献:
[1] 浅析铁路施工现场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策略. 杨胜勇.中国机械,2023(04)
[2] 铁路施工中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策略. 任剑.中华建设,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