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模块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方晓玲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重庆 401524
摘要:大学英语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英语教学让学生具备语言技能,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保证教学效果,需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积极应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教学,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机制下,实现大学英语的模块化教学,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大学英语模块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希望可以为英语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英语;模块化;混合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更注重英语知识的讲解,强调学生语法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个性化需求有所忽视,“互联网+教育”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新的教学模式,将英语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的设计,并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一、“互联网+”及模块化混合式教学概述
“互联网+”是指在信息时代推动下由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也是在数字社会创新2.0的推动下由互联网形态演进、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简单而言,“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传统行业,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整合互联网的资源以及优势特点,形成新的发展机会。在教育领域中,“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可以更加便捷的获取教育资源,并让学生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深入思考,学生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学习互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模块化混合教学模式是指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并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的设计,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其中模块化教学是按照知识点以及学生的技能发展进行分割,构建相对独立的模块,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英语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进度,该种教学方式可以将教学内容更加清晰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时结合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2]。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影响学生学习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一)传统英语课堂存在局限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知识内容的讲解为主,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中,课堂存在局限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以及互动的空间不足。该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英语知识内容,但对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发展作用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更多的资源内容,但教师未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这些资源,导致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
(二)学生存在水平差异,个性化学习未能得到满足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基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开展教学工作。但实际情况是教师未能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对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了解不到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无法得到满足。一方面,教师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对于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挑战性不足,而对于英语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而言,这些知识内容可能过于复杂,无法在有效的课堂时间中理解和内涵。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多数教师已经开始利用个性化的学习资源辅助教学工作,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但个别教师在应用个性化资源时缺少有效的引导和指导,使得学生无法在个性化的学习中实现英语知识能力素养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教学评价模式较为单一
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教学评价可以检验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了解学生英语学习发展的情况,但目前的教学评价中,教师采取的教学评价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英语成绩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该种评价方式无法直观展示出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情况[4]。此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应用在评价工作中,但教师未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教学评价的结果无法为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支持。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模块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结合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深入分析模块化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要点,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出发,采取有效的构建策略,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模块化课程设计
在开展混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对知识内容进行模块化的设计,对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既可以让教师了解教学内容,也能够促进为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一是语言技能模块,语言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指学生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英语语言的实用性,为此,教师应设计语言技能模块,重点针对学生的英语技能进行教学,同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听力模块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力水平,通过听力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掌握英语表达的一些方法,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的听力资源,让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听力水平完成听力的练习。口语模块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混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构建较为真实的英语应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口语的表达。阅读模块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强调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理解语法等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教师需要在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为其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实现阅读速度以及阅读准确性的提高。写作模块则是聚焦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在英语学科中,写作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大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在学习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5]。二是文化交际模块,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不仅需要关注学生英语能力水平的发展,还需要强化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使得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教师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需要专门设计文化交际的教学内容,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文化的学习探究中,形成文化自信,并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能够以包容的态度面对不同的文化元素。三是自主学习模块,大学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的学习不能只依靠教师的教学指导,还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此,在进行模块化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自主学习模块,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并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自主学习工具,包括在线词典、语法查询系统、学习社区等,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更好的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以此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6]。
(二)混合式教学实施的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整合传统课堂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下实现英语能力素养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并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阅读模块的教学为例,在课前教学阶段,教师需要提前针对阅读材料内容制作微课视频,将课上需要完成的学习活动加入到微课视频中,同时设计预习微课,将相关学习资源上传到“互联网+”教学平台中,要求学生在正式教学之前,完成阅读内容的阅读,解决阅读文本中的词汇、短语等,并尝试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直接传输到教师端,教师既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在课上教学阶段,教师英语课堂教学为主,使用微课视频呈现教学内容,并基于学生英语阅读的实际能力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在实际教学中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理解、分析、比较和综合,为了阅读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努力创造宽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允许学生讨论、提问。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在阅读学习中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阅读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如何结合上下文以及英语的构词法理解陌生的词汇,通过阅读指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学习习惯,并正确使用工具书完成独立阅读学习任务。此外,教师还需要积极开展拓展教学,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针对阅读内容给出若干问题,然后以不同次序读出答案,让学生辨别是哪一个问题的答案,深化学生阅读理解的同时,让学生进行听力的锻炼,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编写课本剧,并演绎出来,在活动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7]。在课后教学阶段,教师还需要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线上的复习和巩固,教师应将课堂教学中的各种资源内容上传到教学平台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教学资源进行复习巩固,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教学指导。模块化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更具针对性,聚焦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此外,教师也需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展现出来的差异化特点,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目标和兴趣,为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学习路径可以包括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教师也需要基于“互联网+”教学平台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过程进行持续的跟踪管理,分析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效果。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也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模块化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一是教师应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高校也需要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管理,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教师也需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工作中,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和反思,并对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建议[8]。二是保证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针对学生英语能力水平的测试,可以采取笔试、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保证评价内容更具全面性,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需要做到及时反馈和教学指导,以此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教师也需要对“互联网+”教学模式的设计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促进英语教学的优化。
结束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应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应用模块化混合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爱文. “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探究[J].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2024,26(1):91-96.
[2] 李桂萍.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4(1):32-34.
[3] 兰希,杨永芳. 基于智慧学习空间的开放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J]. 广西开放大学学报,2024,35(1):55-61.
[4] 李燕,谢冉,王莉华. 大学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英语广场,2024(25):68-72.
[5] 宋洁.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J]. 现代英语,2024(5):7-9.
[6] 戴静.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海外英语,2024(9):114-116.
[7] 陈绍英,申彤.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实践与反思[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42(4):81-88.
[8] 黄梅. 课程思政视域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24(26):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