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视域下高中四维管理实践探究
高海丽
丽水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 学校发展与时代发展同心同向,从普通高中到现代化高中的转变中,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核心目标,通过文化为魂、健康为首、师生为本、发展为重四维管理,才能做好学校育人工作,实现学校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文化为魂;健康为首;师生为本;发展为重
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丽水第二高级中学在2024年1月顺利通过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评估,在厘清学校办学历程的过程中,更加明晰了学校办学的思路与发展方向,从学校管理转变为学校治理。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活学校教育细胞、释放中小学办学活力,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要求。”
一、以文化为魂,锻造共同价值
学校文化,作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凝聚师生力量的灵魂,是师生心之所向、情之所系的聚合体,它不仅能够激发师生的潜能与创造力,还能够凝聚人心、引领方向,它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位师生的思想行为。
学校文化以德育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在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丽水第二高级中学秉承“艺·塑人生 知·创未来”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学校一训三风,将学校文化融入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各个环节。在多年的办学中,师生共同创造“自信学校文化”。“自信学校文化”的形成有其深远的背景与意义。从国家层面来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让青少年从“四个自信”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从区域发展层面来讲,丽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浙西南革命精神,是我们自信的来源;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作为一所普通高中,要实现良性发展,学校师生必须要自信。
“自信学校文化”的培育不能一蹴而就,它根植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土壤之中,在蓬勃成长中让校园日渐蜕变为一个洋溢着生命力与正能量的知识殿堂。以“奔跑的人”为顶层设计,在现代化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致力于培养开放大气有涵养、自信阳光显才艺的优秀人才。通过精心设计的校园文化墙、班级特色文化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载体,让每一个角落都能讲述鼓舞人心的故事,每一面墙都能成为学生自信的源泉。“自信学校文化”强调传承与创新。我们尊重学校的历史传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成果,同时注重创新,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
为了不断丰富教师文化,滋养教师心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文化底蕴,共同构建学术型校园,定期举办读书会,鼓励每位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以书为友,以思促行。在刚刚过去的暑期,学校行政管理团队以身作则,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了一场读书交流活动。活动围绕精心挑选的必读书目展开,老师们深度阅读,然后结合学校管理展开热烈讨论并编纂成册,学习成果实物化,为学校文化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总之,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不断深化自信学校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断成为师生奔跑前行的精神力量。
二、从健康为首,培养身心健康
在学校教育中将学生的健康置于首位,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方位、跨学科的身心健康培养体系。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智力的开发,更是身心健康的和谐统一。
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学校不仅开设了丰富的体育课程,包括篮球、足球、田径等,还鼓励学生参加课后体育社团和定期举办的运动会,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运动中增强体质,享受团队协作的乐趣。体育与社团活动不仅仅是竞技场上的荣耀争夺,也不仅仅是学生通往更高学府的路径,它们更是滋养学生身心健康的源泉。身心健康是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石。因此,教师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投身于丰富多彩的体育和社团活动中,丽水第二高级中学组建足球队,代表丽水市出征浙江省青少年足球联赛,荣获了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同时拿到了2张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6张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这是近年来学校体育事业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自信学校文化”对“健康为首”教育理念的有力诠释。
心理健康,心灵养护。学校设立了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配备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与工作坊,为学生提供情绪管理、压力调节、人际关系指导等服务。此外,还设有“心晴空间”,为需要心理支持的学生提供一个私密、安全的倾诉空间。同时,艺术教育元素的渗透,也为学生们的心灵世界打开了另一扇窗。在音乐的旋律中,他们感受美的力量;在画笔的挥洒间,他们表达内心的情感。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促进了学生心灵
的放松,让他们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营养膳食,均衡成长。学校食堂被评为浙江省清廉食堂建设示范点,食堂遵循营养配餐原则,提供多样化的菜品选择,确保学生获取足够的能量与营养素,支持他们的健康成长需求。同时,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堂严格控制油炸食品,每学期组织体检,根据体检数据调整配餐,比如肥胖指数,近视率等,希望通过合理膳食结构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时间管理,作息调整。学校重视学生的作息规律,合理规划学习与休息时间,通过开展时间管理课程,教导学生如何高效利用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以维持良好的生理节律。 比如使用SMART原则(具体、可测量、可达成、相关性、时限性)来设定目标,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实际导向性。教导“四象限法则”,优先级排序区分任务的紧急与重要程度,优先完成既紧急又重要的事项,合理安排时间资源。在调整
作息时间表时,广泛征求时间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持续优化时间分配。
家校合作,共筑防线。与家长紧密合作,定期举办健康主题的家长学校课程,增强家长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注与支持,形成家校联动的健康管理机制。每一次大型活动,学校都邀请家长参与,比如军训、成人礼等,让家长不错过孩子成长的关键环节。
这些综合举措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确保他们在追求学术成就的同时,也能拥有强健的体魄与坚韧的心灵,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以师生为本,走动管理入心
2004年出版的《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书提出走动管理。走动管理是指管理人员走到现场、检查现场遵守标准和规定的程度,以及发现改善的机会,提供下属需要的支持;同时向下属展现现场的领导力,从而促进管理目标的达成。丽水第二高级中学实施的“走动管理”策略,是一种主动、动态的管理方式,旨在加强管理层与师生之间的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促进学校日常运营的顺畅与教学质量的提升。这种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现场巡视:学校建立《行政领导巡查制度》,校领导与行政人员分为五组,定期在校园内走动,不只是停留在办公室,而是深入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各个角落,直观了解校园环境、设施状况及师生的实际需求。
2. 即时反馈:在走动过程中,管理人员直接与师生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给予现场答复和处理,对于需要后续跟进的问题,则记录在案,确保有反馈有落实。
3. 质量监控:不定期走进教室听课,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及学生学习状态,以此为基础,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指导与支持,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估,确保教学质量。目前,学校已经形成全员巡课制度,每位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4. 纪律监督:观察并维护校园文化氛围,检查学生的行为规范情况,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强化校风校纪,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是安全三化的发源地,通过自主开发的德育积分系统对学生进行全员全面管理,以过程性评价方式参与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A].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7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A].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