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化工类专业“三教”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孙文娟 陈桂娟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三教”改革存在的问题,在深入理解“1+X ”证书制度与“三教”改革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化工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研究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梳理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职业技能证书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要求,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三教”改革,通过“1+X” 证书制度引领“三教”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1+X” 证书制度的实施,助推“三教”改革走向深入,同时“三教”改革的真正落实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的落地、落实、落细。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三教改革; 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 课证融通
中图分类号:G642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在职业院校启动 “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同时职教20条中也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1+X”证书制度和“三教”改革这两项举措的出发点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三型”技能人才,切实服务地方经济。为落实职教20条要求,教育部等四部门制定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提出把“深化教师、教材、教法(简称“三教”)改革”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之一【1】。2019 年6 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三教”改革,并就落实“三教”改革提出了具体措施,为职业院校全面推进“三教”改革指明了方向【2】。
1、“1+X” 证书制度下化工类专业 “三教” 改 革的现状分析
“1+X” 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教育部获批的第四批X证书。我国大约30多万危险化学品从事单位每年需要3万安全人才,其中将近80%的人员无相关专业背景,化工安全监管人员不足3000人。所以整个行业的人才十分短缺。但是作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自动化仪表普及程度较低,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自2008年始,我国逐渐在石油化工企业部署实施HAZOP分析,安全生产事故逐步降低,中石油,中石化等一大批石化龙头企业实行HAZOP后,事故曲线与此高度吻合。大规模在生产企业推广HAZOP分析方法是有必要的更是急迫的,目前在校学生提升“1+X”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将会进一步推动学院化工人才培养的安全意识,对专业资源开发、课程标准修订、课证融通、产教融合等一系列工作将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2、 “1+X” 证书制度下化工类专业 “三教” 改革的现状分析
如何让 “1+X” 证书制度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培养出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三教”改革是过程,“1+X”证书制度是成果。“三教”改革推动“1+X ”证书制度的落实,“1+X 证书”制度推进“三教”改革,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融合,互推互动。因此深刻理解“1+X ”证书制度与“三教”改革内在关系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前提【3】。
目前,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健康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三教”改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企业一线实践锻炼不足,知识技能呈现脱离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其次,教材内容陈旧,没有将化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方法融入教学过程,从而使得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不一致,并且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诊断评价体系。实训教学效果欠佳。
3 、“1+X” 证书制度下化工类专业 “三教” 改革的实践路径
通过查阅资料,深入理解“1+X ”证书制度与“三教”改革的内涵及二者的内在关系,探究“1+X”证书制度对“三教”改革的影响机制。通过研究梳理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1+X”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引领“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抓手,探索“三教”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通过“三教”改革的真正落实,深入推进“1+X” 证书制度的落实。图1为“1+X”证书制度对“三教”改革的影响路径图。

3.1通过“培、引、兼”,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建设是“1+X”证书制度实施的关键环节。可通过培(专项培育)、引(引进高技能人才)、兼(校企兼职)建设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团队。委派教师赴化工企业实践锻炼、挂职,参与化工企业的工艺操作、化工产品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工作,提高骨干教师教学实施能力。通过培训和企业顶岗锻炼,提高教师在“1+X”证书制度实施、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4】。另外,通过引进行业企业工匠大师、技术技能大师、产业领军人物到高职院校兼职,参与人才培养制定、专业(群)建设、课程建设技术创新与推广等优化师资结构,全面提升教学团队的专业技能。
3.2提质教材,构建课证融通、立体化新形态教材
教材是“1+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中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和体现形式。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包含作业准备、HAZOP分析、HAZOP分析文档跟踪三大阶段内容,具体分为作业准备、HAZOP分析节点划分、偏离确定、后果识别、原因分析、安全措施、风险评估、提出建议措施、报告编制等内容,而该部分的考核内容主要体现在化工生产技术和化工安全与环保两门课程上,因此以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抓手,将 X 证书技能培训内容融入化工生产技术、化工安全与环保等课程中,以化工相关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模块化、项目化、情境化、信息化、数字化课程建设,开发课证融合教材【5】。课程开发过程中,邀请化工企业参与新教材编写,新教材紧密结合化工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更新,将化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通过职教云、MOOC等学习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线上开放课程资源,形成线上线下资源融合的“立体化”教材,以实现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6】。教材建设如图2所示。

3.3采取“三段五步进阶式”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4.结语
在化工类专业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下,将“三教”改革置于建设实施与课程体系之中。“1+X”证书制度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组织团队围绕“1+X”证书制度视角下职业教育新生态的形成、校企合作的动力创新及优化策略、教学变革的核心诉求及路径等进行了研究。学校通过“培、引、兼”的人才引进方式,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团队,通过提高教材的质量,构建成课证融通、立体化新形态教材,通过职教云、MOOC等学习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成了“三段五步进阶式”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我国全面推行中 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2021-06-25.
[2] 祁 刚,朱俊凯 .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下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机制和实践 模式探索和构建[J].广东化工,2021(15):264,253.
基金项目:2023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1+X”证书制度下高职化工类专业“三教”改革探索与实践。(2023jyxm1346)
2022年院级质量工程项目--“1+X”证书制度下高职化工类专业“三教”改革探索与实践。(2022yjjxyj15)
作者简介:孙文娟(1978.02-),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学研究以及化工相关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