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夏季施工质量控制
谢敏
中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省郴州市 423000
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夏季的高温天气愈发频繁且极端,这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构成了严峻考验。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材料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导致坍落度迅速下降,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和成型质量。此外,高温还可能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增大,增加开裂风险,对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构成潜在威胁。因此,深入探讨混凝土工程夏季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不仅关乎工程本身的质量与效益,更是对施工人员安全以及环境保护责任的积极履行。
一、混凝土工程夏季施工的影响因素
首先,必须认识到高温环境对混凝土施工的显著影响。高温会加速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这一过程的加快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迅速下降,从而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和成型质量。其次,夏季气温通常较高,这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反应更为剧烈,容易产生较高的内部温度。这种内部温度的升高会增加混凝土开裂的风险,因为温度应力可能会超过材料的承受极限。此外,高温环境下,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往往会受到影响,因为持续的高温容易导致他们感到疲劳,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同时,机械设备在过热的条件下也可能出现故障,比如过热导致的润滑油失效、电子元件损坏等问题,这些都会进一步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深入分析夏季高温对混凝土工程施工的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轻这些影响,显得尤为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调整施工时间、使用冷却系统、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比和添加剂,以及为施工人员提供适当的防暑降温措施等。
二、混凝土工程夏季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原材料控制措施
在混凝土工程夏季施工中,原材料的选择和控制对于确保工程质量至关重要。首先,应选用低热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升高。其次,对于粗细骨料的选择,应优先考虑使用级配良好、粒径适中的骨料,以减少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裂性。此外,还应加强对原材料的储存和管理,避免原材料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导致性能下降。例如,水泥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和高温影响;骨料应进行覆盖保护,以减少日晒和雨淋对其质量的影响。通过这些原材料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从而确保混凝土工程夏季施工的质量。砂石料应储存在具备保温功能且完全封闭的料仓中,堆放高度不宜超过 3m⨀ 。在大棚外部顶部安装喷淋系统以实现对大棚顶部的降温,并在内部设置高大空间空调以对整个空间进行冷却。在必要情况下,应增设局部空间降温设施,以实现与未采取降温措施相比温度降低 15-18‰ 的效果,确保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得到保障。粉料(水泥、外参料)必须经过降温处理后才能进场,且控制在接近环境温度为宜。特别是应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生产用水必须存储在密闭且保温的空间中,采用空气能进行制冷,温度宜控制在 5-10∘C ,也可在水池中加冰进行降温。
(二)混凝土拌制过程控制
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水灰比、砂率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拌制前,应对搅拌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运转正常,避免在拌制过程中出现故障。同时,应定期对搅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搅拌效率。在拌制过程中,应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监控,动态监测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出机温度等指标,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此外,还应严格控制拌制时间,确保混凝土拌制均匀,避免出现分层、离析等现象。通过这些拌制过程控制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混凝土工程夏季施工的质量得到保障。
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操作流程,依次按骨料、水和减水剂、粉料的顺序投料搅拌,为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水化充分,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三)混凝土运输控制措施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首先,应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和方式,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分层、离析等现象。对于长距离运输,应使用搅拌车进行运输,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搅拌,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其次,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避免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初凝或性能下降。在运输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而产生裂缝或性能变化。此外,对于特殊类型的混凝土,如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应采取更为严格的运输控制措施,以确保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这些运输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为混凝土工程的夏季施工提供有力保障。尽量缩短混凝土出站到现场的时间,且罐体转速每分钟控制在 2-3 周,转速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充实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四)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措施
首先,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尽量避开高温高热天气,选择夜间施工,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减少裂缝的产生。在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和振捣力度,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同时,对于施工缝的处理,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避免施工缝成为结构的薄弱环节。对于特殊环境下的混凝土施工,如高温、高湿、强风等恶劣天气条件,应采取更为严格的施工控制措施。例如,在高温天气下,可以采取喷水降温、遮阳等措施来降低施工环境的温度;在高湿环境下,应加强通风排湿,避免混凝土因湿度过大而产生质量问题。通过这些施工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混凝土工程的夏季施工顺利进行。混凝土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卸料,单车混凝土浇筑时间应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出站到浇筑结束应控制在 1 小时以内,入仓温度应不超过30cC ,混凝土入仓后应及时振捣,加快混凝土上下层的覆盖速度,缩短混凝土暴露时间,浇筑完成后应及时采用隔热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覆盖。
(五)混凝土养护及温度监测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应预先埋设测温探头。浇筑完成后,需对混凝土的内部、表面以及环境温度进行监测。数据采集频率为每 20 分钟一次,以实时记录相关温度信息,并据此绘制测温曲线图,用以指导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混凝土必须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后方可进行拆模作业。在拆模前,应在浇筑区域设置封闭门帘,以防止穿堂风引起温度急剧下降,从而避免混凝土表面快速失水收缩和开裂。拆模后,应使用水性养护薄膜覆盖混凝土,并确保其表面保持湿润状态。鉴于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可达 60C ,必须待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均降至 20% 以下时,方可采用喷淋养护方法。养护用水的温度应控制在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超过 10% 的范围内。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工程在夏季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了混凝土工程夏季施工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控制、混凝土拌制过程控制、混凝土运输控制、施工过程控制以及混凝土养护及温度监测等方面。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工程夏季施工的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隋吉祥.夏季混凝土施工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6):276.
[2]高源.混凝土在夏季的施工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