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大单元主题多模态项目式学习的应用策略研究
李珊珠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中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围绕特定主题,由真实问题或任务驱动,促进学生结合个人经验与社会生活经验、课程知识自主展开项目化学习。项目与主题相辅相成,以大单元主题为引领建设多模态项目化学习互动,以主题串联多元化互动创设趣味化情境,并引领学生多角度探究深度解读主题,在学思结合、用创结合的学习环境中锻炼和提升学生口语能力、英语思维。基于此,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深度解读单元主题,围绕主题整合资源和设计任务群。在信息技术、生活资源的支持下创设多模态口语交际环境,并利用环环相扣的项目任务塑造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语用能力与高阶思维全面发展。在此,本文简要阐述大单元主题指导下多模态项目化口语教学实施策略。
一、指向单元主题的项目式学习实施价值
项目化学习活动强调以真实问题驱动,引领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随着情境的变化而主动迁移,实现在“做中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迁移创造的能力全面提升。[1]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活动,是基于新课标主题统领、问题驱动的要求,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和语境中学知识、用知识。而大单元引领下教师注重围绕单元大主题、大概念创设整体性教学环境,把握各环节、语言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循环递进的探究环境。以大单元主题为导向构建口语项目化学习活动,既指明学习和探究方向,又借助项目任务多角度解读主题,促进学生理解能力、高阶思维和语言能力发展。
二、现阶段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突出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方式不断优化,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显著提升。但是整体而言学生的口语能力仍处于劣势,受到诸多因素的困扰而难以实现质的提高。首先,学生口语表达受基础知识的制约,初中阶段语言知识处于初级发展时期,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认知尚有不足,难以灵活运用词汇灵活交际和准确表达观点。其次,学生自身较为拘谨,既因发音不标准感到困扰,又因缺乏相应的语境羞于开口表达。缺乏相应的实践和运用环境,制约了学生英语思维和口语能力的发展。最后,英语课堂尚未建立引领学生进行连续性对话的环境,口语交际常局限于问题解答和模仿表达。致使学生缺乏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的意识,难以准确听取信息和做出反应。因此,教师应有机统一教材内容、素养目标与学生学情凝练单元大主题,创设多模态项目化活动有序培育学生综合素质。
三、大单元主题多模态项目式口语教学策略
(一)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在引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真实语境,引领学生参与和调动生活经验表达,围绕语境主题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传递。大单元主题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融合生活元素、文化信息等,凝练契合学生认知并具有探究性的大主题、大概念。围绕大单元主题建设交际情境,既能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新旧知识表达观点,又引领学生回顾生活理解和表达。因此,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大单元主题搭建真实语境,调动学生探索项目主题的兴趣,并围绕主题整合多种资源引领学生感知和诉说。
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7 Food Festival ”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人与社会”的大主题创设项目化学习活动,引领学生了解主题并形成深入探索兴趣。
1. 项目任务设计
阶段 1 :项目启动——Why a Charity Food Festival?(1 课时)
教师设计策划并举办校园慈善美食节(Charity Food Festival)单元主题情境
设置以下口语交际任务:
任务 1 :Why do you think we should hold a food festival?
任务 2 :How can we help children in need through this activity?
任务 3 :Which role interests you most: Planner,Promoter,or Coordinator?
这些任务旨在促进学生围绕语境进行表达,并从生活出发进行对比和描述,逐渐生成独特观点并进行口语交际。
2. 资源整合
教师可以整合多种资源,如图片、视频、新闻报道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讨论主题。例如,观看 Craig Kielburger 和 Free the Children 组织的视频,讨论“青少年如何帮助他人”。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
3. 课堂活动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任务,并准备一个简短的口头报告。
项目分工:根据任务 3,学生分组成立 Planner 策划组、Promoter 宣传组、和Coordinator 后勤组,初步分工,明确职责。
展示与反馈:每组学生用宾语从句陈述本组有关活动的目的、步骤和分工。
例:We think that holding a food festival is easier and closer to our life.
We decide that we can donate all the money from the food festival to chi
We think that we need to design posters for the food festival.
学生结合本话题的语法句型:宾语从句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提问和反馈,教师总结和点评。
4. 真实语境创设
通过以上活动,教师以大单元主题 Food Festival 为中心创设情境,并设计项目化活动指导学生参与和描述,创设自然交际语境。例如,在讨论“美食节活动的任务分工”时,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特长和愿意投入的项目,增强真实感和参与感。
5. 扩展与延伸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要求,教师可以进一步扩展活动内容,例如:
创意展示:创意输出:“慈善愿景板”(Charity Vision Board)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图画、剪贴画、关键词和宾语从句制作愿景板,展现他们对美食节的期待与社会意义。(示例元素:图画:美食摊位、捐款箱、笑脸儿童。文字:We believe that our festival can help poor children go to school. 成果:各组张贴愿景板,用1 分钟英语演讲解释设计理念。)
跨学科合作:与美术课联动,学生设计愿景板时学习色彩搭配与构图技巧;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探讨青少年公益行动的社会价值。
社区调查:采访社区居民“最想支持的慈善项目类型”,为活动目标提供参考;走访周边学校,了解其他慈善活动经验。
(二)构建合作学习任务,思维碰撞预设主题
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口语交际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参与、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围绕大单元主题创设语境,并借助视听融合等多模态活动打造学生听说的交际环境,引领学生在英语课堂平等的交流、合作分析,从而不断提升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师设计合作探究的项目任务,指导学生围绕主题、任务进行交际和分析,在对话中产生思维碰撞,在激烈交流中形成表达热情,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围绕真实问题交际表达的能力。
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7 Food Festival ”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Charity Food Festival”的主题设计交际活动,引领学生完成“美食节策划表”(包含时间、地点、菜单、分工),再次了解和使用宾语从句的表达方法进行交际。
项目任务设计
阶段 2 :项目规划——Planning Our Festival(1 课时)
教师设计以下合作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交流和分任务 1 :When and where will the food festival be held?
任务 2 :What food should we prepare?
任务 3 :Who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inviting guests?
这些任务的核心目的是激励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表达,具体涉及确定美食节的举办时间、地点、菜单细节以及更具体的责任分工等要素。通过运用诸如“Ithink that...”、“Sandy thinks that...”以及“After discussion, we finally choose that...”等宾语从句句型,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积极表达个人见解。在小组讨论环节中,鼓励学生之间展开思想交流,激发思维碰撞,从而不仅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让他们亲身体验团队合作中从初步磨合到最终达成和谐一致的全过程,感受合作学习的丰富内涵。
2. 资源整合
教师可以整合多种资源,如利用图片、视频展示各国美食,学生描述选择该项美食的理由(例:I believe that sushi is popular because...)。
3. 课堂活动
小组讨论:运用
等宾语从句讨论,确定美食节的时间地点,以及完整的菜单和小组内的具体分工,并准备一个简短的口头报告。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美食节总策划人,宣传组长,后勤组组长等,进行采访和对话,讨论美食节的时间地点,菜单和具体的责任分工。
展示与反馈: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提问和反馈,教师总结和点评。
4. 多模态活动
视听融合:教师播放其他校园美食节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和讨论整个美食节流程需准备的材料以及要注意的细节。
信息收集: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和询问学习相关负责人,收集学校合适的场地和时间,不同美食制作过程的难易程度等,并在小组内分享。
创意展示:鼓励学生用创意方式展示他们的发现,如制作海报、短视频、PPT 等。
5. 扩展与延伸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要求,教师可以进一步扩展活动内容,例如:
跨学科合作:融入数学统计,分析班级饮食偏好数据优化菜单;联动劳技课,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并设计摊位布置方案。
社区调查:调查社区家庭特色食谱,纳入美食节菜单;统计校内师生空闲时间,优化活动日程安排。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完成“美食节策划表”(包含时间、地点、菜单、分工),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三)设计任务支架启发,抛砖引玉探索方法新课标强调英语课堂塑造学生参与特定情境主题表达能力,发展学生跨流能力。且口语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提出简单的问题引领学生回答,还需要教师设计渐进性、开放性交际语境,让学生在观点冲突中多角度解读主题,在互动交流中解决问题。而项目任务便于教师搭建交际支架,逐步引领学生理解主题,并在主题串联下创设多模态学习环境。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能够设计多模态项目化任务,提出启发性、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言、创新,培育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7 Food Festival”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Charity Food Festival”项目主题,利用问题搭建交际支架,引领学生了解贫困孩子的处境与同龄人的勇气与担当,深化慈善校园美食节活动的意义。
项目任务设计
阶段 3 :项目意义深化——Understanding the Mission(1 课时)
教师设计结合教材,逐步引领学生理解主题,并在互动交流中解决问题:
任务 1 :What happened to the children?
See-Think-Wonder( 读前感知预测 )
观察图片后,请用以下句式说出自己的想法: I see there is/are... He is.../They are.. +ing I think they might be+(情感词).. It could be.. Maybe... I wonder [ˈwʌndə] (疑惑)why/where/when/who 主语+谓语... (eg:I wonder (疑惑)where his parents are .)
Read for details( 细节)
Q1: Why did Cragi write this letter?
Q2: Why did Iqal fight against the boss?
Q3: A 12-year-old boy,what did he believe when he started the group ?
任务 2 :What can you do?
Q1:The motto is“Children helping children”.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hildren”? Q2:The two 12-year-old children have different destinies( 命运 ). How do you feel? Why? Q3: What qualities ( 品 质 )can you learn from Craig/Iqbal? What can you do in reality?
2. 资源整合
教师可以整合多种资源,如 Craig、Iqbal 以及”Children helping children”组织的新闻报道,图片、视频、音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讨论主题。例如,世界贫困儿童的处境,儿童组织的担当与力量。
3. 课堂活动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形成对全球贫困儿童境遇的认知,并体会儿童组织的使命。随后,各小组将就本次美食节活动的意义及个人感受进行简短口头汇报。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 Craig,Iqbal 感受主人公的处境,讨论慈善校园美食节活动的意义。
展示与反馈:每组学生展示对教材主人公的感受以及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讨论,其他组进行提问和反馈,教师总结和点评。
4. 多模态活动
视听融合:教师播放有关 I q b a l 的 介 绍 视 频, 还 有 有 关“Children helpingchildren”组织成立的过程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主人公的事迹,以及“Children helping children”找个组织的历史。
信息收集: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和询问弱势群体相关负责人,了解身边需要帮助的群体的相关资讯。并在小组内分享。
创意展示:鼓励学生用创意方式展示他们的发现,如制作海报、短视频、PPT 等。
5. 扩展与延伸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要求,教师可以进一步扩展活动内容,例如:
跨学科合作:与历史等学科合作,探讨不同国家慈善组织的异同。
社区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调查,采访本地区弱势群体的需求。了解他们当下的社会处境和生活需求,并制作调查报告。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学生以“Craig 的日记”为模板,用英语书写《美食节公益日志》,记录从策划到筹款的心路历程,并在班级内分享。
(四)设置创新分享活动,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在素质育人理念启发下,初中英语教学关注学生基础能力、批判与创新思维、文化意识的综合发展。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学生为主体的运用与表达环境,引领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知识进行流畅的表达,并发挥创新思维展示观点,在口语课堂渗透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因此,在引领学生口语交际中教师可以依据主题设计创新性任务,将口语对话过程设置为完整故事、演讲稿设计过程。在多种资源支持下设计多模态学习环境,并利用项目任务指导学生深度学习。
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7 Food Festival”教学中,引领学生了解海报的关键要素,尝试用海报或视频的方式宣传慈善美食节。
1. 项目任务设计
阶段 4 :项目宣传——Creating and Presenting(1 课时)
语言聚焦:学习 Section C 的邀请函和 Section D 的海报,归纳宣传成品的关键要素(5W1H)。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