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利浆砌石挡土墙的结构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作者

徐亚秋

山东鸿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277000

摘要:水利浆砌石挡土墙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其结构设计与稳定性分析至关重要。设计原则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墙体结构设计包括断面尺寸、砌筑方式等。排水系统设计可防止水压力过大对墙体造成危害。材料选择影响工程质量。稳定性分析涵盖抗滑、抗倾覆和地基承载力等方面,通过合理方法确保挡土墙安全稳定。

关键词:水利工程;浆砌石挡土墙;结构设计

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挡土墙是常见的构筑物,其中浆砌石挡土墙因其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备受青睐。随着水利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对浆砌石挡土墙的结构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出了更高要求。合理的结构设计是保证挡土墙功能实现的基础,而稳定性分析则是保障其安全的关键。从设计原则到具体的设计要素,再到稳定性分析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深入研究,以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

1. 水利浆砌石挡土墙的结构设计

1.1 设计原则

水利浆砌石挡土墙设计遵循安全性、功能性、经济性与耐久性原则。安全性上,要确保在自重、土压力、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倾覆、滑移和破坏。功能性方面,需满足水利工程不同场景需求,如防洪、挡土、护岸等。经济性要求合理规划,优化尺寸与材料选用,降低成本。耐久性不容忽视,考虑到长期受水、风化等侵蚀,材料应具备良好耐水性、抗风化及抗侵蚀能力。同时,设计要严格依照相关标准规范,保证设计科学、合规,保障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1.2 墙体结构设计

墙体结构设计要综合考虑多因素。首先依据工程用途和地形确定墙体高度,如河道整治需按防洪标准定高。墙体厚度至关重要,通过计算土压力、水压力等荷载,结合材料强度确定,保证足够抗压与抗剪能力。墙背形式多样,仰斜墙背土压力小但施工复杂,俯斜则相反,垂直墙背适用于空间受限处。墙面坡度按需设置,一般为平面。墙顶宽度有规定,保证稳定性与施工操作空间。此外,还应设置伸缩缝,防止因温度变化、地基沉降导致墙体开裂。

1.3 排水系统设计

排水系统对水利浆砌石挡土墙意义重大。墙身设置泄水孔,其尺寸、间距依实际情况定,常见间距 2 - 3 米,下排孔高于地面或水位 0.3 米以上,防止倒灌。孔口设反滤层,如砂砾石,厚约 30 厘米,阻止泥土堵塞。地面排水通过在墙顶和墙趾设排水沟实现,拦截地表径流,避免水渗入墙后土体增加压力。排水沟断面和坡度依汇水量、地形定,宽度不小于 30 厘米,坡度不小于 0.5%,确保排水顺畅,延长挡土墙使用寿命,维持其稳定性。

1.4 材料选择

材料选择是关键。石材应选质地坚硬、抗风化强的,如花岗岩、石灰岩,抗压强度不低于 30MPa,块径符合规范,保证砌筑稳固。砂浆常用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 M7.5,依工程受力与环境定配合比。有抗渗、抗冻要求处,添加外加剂提升性能。基础若承载力不足,用砂砾石、碎石换填,要求级配好、透水性强。伸缩缝用沥青木板等,止水带选橡胶或塑料材质,满足变形与止水需求,保障挡土墙整体性能与耐久性。

2. 水利浆砌石挡土墙的稳定性分析

2.1 稳定性分析方法

水利浆砌石挡土墙稳定性分析旨在评估其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保持稳定的能力,常用方法包括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极限平衡法假定挡土墙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通过分析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各种力系,建立平衡方程来求解稳定系数。该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广泛,如瑞典条分法、毕肖普法等常用于土坡稳定分析,也可类比应用于挡土墙稳定性分析。有限元法则是一种更为先进且精确的数值分析方法,它将挡土墙及其地基离散为有限个单元,通过求解复杂的应力应变关系,全面考虑材料非线性、边界条件及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等因素。有限元法能模拟挡土墙实际工作状态,但计算过程复杂,需专业软件与技术支持。在实际工程中,通常先采用极限平衡法进行初步分析,再根据需要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挡土墙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2 抗滑稳定性分析

抗滑稳定性是水利浆砌石挡土墙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关乎挡土墙在水平方向抵抗滑动的能力。在进行抗滑稳定性分析时,需考虑作用在挡土墙上的水平荷载,主要包括土压力、水压力以及可能存在的地震力等。竖向荷载则有挡土墙自重、墙后填土重量等。分析过程基于力的平衡原理,假设挡土墙处于即将滑动的临界状态。计算时,首先确定挡土墙基底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该系数与地基土的性质、基底粗糙程度等因素相关。通过计算作用在挡土墙上的总水平力与基底摩擦力的比值,得出抗滑稳定系数。一般来说,规范要求抗滑稳定系数大于某一安全值,如 1.3 。若计算所得系数小于该安全值,表明挡土墙抗滑稳定性不足,需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加挡土墙基底宽度以增大摩擦力、设置抗滑键等,从而提高挡土墙的抗滑能力,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不发生滑动破坏。

2.3 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抗倾覆稳定性分析主要考量水利浆砌石挡土墙绕墙趾转动而倾倒的可能性。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对墙趾产生倾覆力矩和抗倾覆力矩,抗倾覆稳定性分析就是通过对比这两种力矩的大小关系来评估挡土墙的稳定性。其中,土压力、水压力等水平荷载是产生倾覆力矩的主要因素,而挡土墙自重及部分墙后填土重量所形成的力矩则为抗倾覆力矩。分析时,先根据力学原理计算出各种荷载对墙趾的力矩。然后,计算抗倾覆稳定系数,即抗倾覆力矩与倾覆力矩的比值。规范通常规定抗倾覆稳定系数需满足一定数值要求,如 1.5 。若计算结果小于该标准,意味着挡土墙有倾覆风险,此时可采取调整挡土墙的断面形式,如增加墙背坡度、加大墙底宽度等措施,以增加抗倾覆力矩;或者优化墙后填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减少土压力,降低倾覆力矩,进而提高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保证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倾覆事故。

2.4 地基承载力分析

地基承载力分析对于水利浆砌石挡土墙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挡土墙基础能否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而不发生破坏。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确定地基土的类型、物理力学性质,如土的重度、压缩模量、内摩擦角、粘聚力等,这些参数可通过地质勘察和室内土工试验获取。然后,根据挡土墙基础的形式(如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等)和尺寸,结合地基土的性质,采用合适的理论公式或规范方法来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例如,对于条形基础,可采用太沙基公式或规范推荐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需考虑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以及基础埋深等因素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计算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与作用在基础底面上的实际压力进行比较,要求实际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保留一定的安全储备。若实际压力超过地基承载力,需对地基进行处理,如换填、夯实、设置桩基础等,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确保挡土墙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浆砌石挡土墙的结构设计与稳定性分析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人员需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从设计原则出发,精心进行墙体结构、排水系统和材料选择的设计。同时,运用科学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对抗滑、抗倾覆和地基承载力进行准确评估。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安全、稳定、耐久的水利浆砌石挡土墙,为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在实际工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优化设计方法,提高分析精度,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彦昌.水利堤防挡土墙工程的设计措施[J].内蒙古水利,2017,(08):22-23.

[2]李泽.水利工程施工中砌石护坡施工分析与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255.

[3]冯露露.水利工程挡土墙设计的缺陷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