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如何提升吸引力

作者

叶康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

摘要:近几年来,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时政新闻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如若一味地照搬照抄或者采用单一的方式进行报道,除了会降低时政新闻的报道质量和效率外,也无法满足各个用户的阅读需求。基于此,本文对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如何提升吸引力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并推动广播电视台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吸引力

引言:时政新闻是政策宣讲、舆论引导的关键,相对于娱乐等类型的新闻而言,其严谨性、权威性、规范性等特点更为明显。现阶段,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以往的报道形式及传播渠道均已经不再适用。鉴于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有必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根据时政新闻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优化互动效果,而且还可以提升吸引力,扩大时政新闻的舆论引导力。

一、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的传播形式

(一)文字新闻

时政新闻内容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而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传播,则能够优化传播内容,提高传播速度。

(二)图片新闻

图片作为时政新闻内容传达的主要媒介,其表现力非常强,能够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

(三)视频新闻

视频新闻的传播方式包括视觉、听觉两种,是融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的主要传播方式,能够在不改变新闻原意的情况下,使得受众产生共鸣。

(四)直播报道

网络直播通过实时、客观地传播新闻信息,更能够让受众真实感受新闻现场的情况,进而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1]。

(五)社交媒体传播

借助社交媒体来传播时政新闻,能够在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同时,将其进行快速、广泛地传播。

二、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提升吸引力的策略

融媒体,即在有机融合新旧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共享的效果。如若没有很好地解读或者千篇一律地进行报道,必然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鉴于此,下文对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提升吸引力的策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一)扩大报道范围

媒体融合不仅带来了新闻传播理念的创新,也改变了新闻传播活动的运行模式。鉴于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只有树立“大时政”理念,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在关注领导活动、会议材料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人物与事件的报道,这样才能够保证时政新闻的质量与效果。除此之外,受众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媒体,从而避免电视媒体信息垄断情况的出现。

(二)优化报道视角

时政新闻作为传达党和政府声音的关键媒介,只有让受众感兴趣、能理解,才能够保障宣传效果。鉴于此,时政新闻有必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根据新闻规律及时政活动价值,将其与受众的距离拉近,才能够提升吸引力。所以,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第一,结合受众的立场及需求,从信息材料中挖掘出有价值且与受众生活相贴近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解读,才能够满足更多受众的阅读需求。第二,结合地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对受众生活中的各大重点事件进行实时、准确地报道,才能够确保时政新闻的报道质量。第三,一直以来,时政新闻给受众的印象均是僵硬化、刻画化的,这与语言运用是紧密相连的。现阶段,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既要避免空话套话,也要将政治话语转变为受众理解的通俗语言,确保每一名受众均能看懂、读懂[2]。例如,《新闻联播》中的“令人喷饭”“怨妇心态”等,这些独特的语言及报道风格均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

(三)创新报道方式

现阶段,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旧媒体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此情况下,时政新闻只有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报道方式,才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第一,传播渠道方面。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新闻只有借助新媒体对传播渠道进行完善,并根据新闻产品的类型进行点对点传播,这样才能够扩大时政新闻的覆盖面,满足更多受众的个性化需求。第二, 报道形式方面。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根据受众碎片化、浅阅读等特点,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图表、短视频等可视化方式来报道时政新闻,这样不仅可以将内容优势与传播方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且还可以充分调动受众的观看兴趣。第三,互动方式方面。也就是根据时政新闻的主体来设置议题,并借助融媒体渠道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进而优化节目质量,引导舆论[3]。近年来,昭通市融媒体中心结合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特点,积极创新时政报道的报道方式,依托“昭通发布”全媒体平台优势,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坚持“大题小做”、以小见大,推出了一批出新出彩的时政新闻融媒体产品。2024年12月10日,昭通市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绥江现场调研推进会召开。“昭通发布”全媒体平台刊发《从“产、城、人”现场会看绥江之变》稿件,以“绥江发展之变”的问句开篇,运用H5、短视频等新技术手段,提升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确保了党委、政府的声音入耳、入脑、入心。

(四)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第一,相关工作人员除了要积极地学习采编技巧、提高专业能力以外,也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平台来调查、了解不同受众的偏好、习惯及需求,并筛选与之相应的内容,以此来提高时政新闻的吸引力。第二,定期邀请专家、讲师开展培训活动,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如时政新闻采编技巧、法制教育等,以此为新闻采编工作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保证时政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性。第三,积极鼓励新闻采编人员利用融媒体平台与受众探讨、交流新闻知识,并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实践经验,刻苦钻研业务,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水平[4]。

结论: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提升时政新闻的吸引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的时间内,时政新闻虽然专业、全面,但是却过于僵硬,不利于受众理解。鉴于此,时政新闻有必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根据受众的习惯及需求,充分挖掘时政新闻的价值并对其进行报道,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扩大时政新闻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薛景硕. 融媒体语境下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路径探讨[J]. 网络视听, 2024, (20): 78-80.

[2]刘文杰. 提升可看性与传播力 促进电视时政新闻发展[J]. 新闻文化建设, 2024, (08): 160-162.

[3]袁媛. 融媒体时代提升时政新闻传播力引导力的策略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22, 13 (07): 127-129.

[4]冯琳琳. 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J]. 中国报业, 2020, (20): 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