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背景下电商直播式“巾帼共富工坊”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李雨木 赖天成 吴豪杰通讯作者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传媒与法学院 宁波 315000
摘要: 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巾帼共富工坊”的建设拓展了以女性为主体的农村劳动力向高附加值人才转化的新型路径。本文以浙江省象山县浙尚直播基地“巾帼共富工坊”为例,在解读电商直播式“巾帼共富工坊”组织架构基础上,分析电商直播式“巾帼共富工坊”在加快象山本地针织产业链一体化、化解女性就业创业难的过程中的实际意义,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提供创新动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妇女发展 产业创新
一、引言
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2022年颁发的《关于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共富工坊”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浙江将争取在三年内打造1万家“共富工坊”,全面覆盖山区26县乡镇和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2]。浙江省“共富工坊”充分发挥县、乡、村党组织的引导功能,实现乡村与企业合作,助力农民就业增收。
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的内生动力。习近平关于妇女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高度认可了妇女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半边天”的独特作用。“巾帼共富工坊”是指以女性负责人为经营主体,从业人员60%以上为女性,利用农村党群服务阵地、闲置房屋土地、民宿、庭院等,发展来料加工、美食手作、乡村旅游、养生度假、康养医疗、数字电商等业态的工坊,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就近灵活就业,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截止2024年6月,浙江省已建2594家“巾帼共富工坊”,吸纳从业人员17.4万人,带动1.6万名低收入农户年均增收2.1万元[3]。浙江省紧扣党政所需、妇女期盼以及妇联自身能力,充分发挥妇联独特优势,全力助推“扩中提低”进程,将“巾帼共富工坊”建设作为落实“共富工坊”工作的关键举措,致力于打造成为全省“共富工坊”建设的典型范例,展现妇联在推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决心和作为。
2025年的省妇联党组扩大会议上,省妇联主席何杏仁强调要将科技创新巾帼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巾帼共富工坊”的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助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浙尚直播基地“巾帼共富工坊”以中国针织名城国际交易中心为依托,以象山本地针织服装产业为基础,上游产业链辐射周边服装产业带,下游销售渠道遍布全国及欧美、东南亚等地,通过专业市场运营和直播电商市级基地培育,为妇女提供就业创业岗位,实现“地区、企业、人才”一体化发展。
本文以浙江省象山县电商直播式“巾帼共富工坊”建设为例,研究发现以女性从业人员为主的电商直播式“巾帼共富工坊”服务支撑体系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组织运营模式多样、共富带动效应显著,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了当地针织产业内循环,进而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电商直播式“巾帼共富工坊”,是以女性从业人员为核心力量,使用数字技术打造特有品牌、丰富销售渠道,是推动女性创业就业、实现女性自我价值的创新手段,更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举措。
二、浙尚直播基地 “巾帼共富工坊”的组织架构
浙尚直播基地“巾帼共富工坊”的参与主体多样,政府、企业、教育机构、直播电商平台以及农村社区共同参与了这一进程,各自担负着不同的职责,协同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工坊入驻的企业在纺织服装产业中,既承担了产品生产的主要任务,同时也在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来提升整条产业链的竞争力。直播电商方面与数字化平台相结合,使得产业链中的产品得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面向消费者,减少传统商品流通环节的成本,提高了销售效率。
巾帼共富工坊自身的培训教育工作依托本地高等院校,如宁波财经学院,象山影视学院等,加强与产业的深度对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发展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高素质人才供应,承担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的任务。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机构为企业提供了许多相关技术的解决方案和产业发展的明确规划,推动了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
巾帼共富工坊则通过搭建直播电商平台,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者的桥梁。不仅推动了象山纺织服装产品的在线销售,还帮助农产品、地方特色产业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打入更广阔的市场,为农民、农村创业者提供了更便捷的经营渠道,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1.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支持
政府作为巾帼共富工坊重要的引领者,通过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和资源调配,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象山县政府部门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如《象山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及《关于象山县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打造包括纺织服装在内的海洋经济特色产业链,为本地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
政府不仅是政策的制定者,还是推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设立纺织品检验检测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构建了一整套支持创新和技术升级的生态系统。象山当地的企业得以依托这些政策优势,在资源配置、市场准入等方面获得更多机会,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链条的延伸。
(1)完善基地的搭建与示范作用
在政府的支持下,象山“中国针织名城国际交易中心”和直播电商基地逐渐发展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枢纽。这些平台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硬件支撑,也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实践场。例如基地智能中心的建设同时引入了数字化服务商与一些高科技中小企业,通过多方集聚的效应,进一步加速产业升级;面料中心的建设也为本地企业提供了一个集成化的供应链平台,解决了生产中的原材料采购难题,提高了产业的整体效率。
电商中心的升级,特别是直播电商的引入,通过政府精心规划和资源整合,实现电商平台与传统制造业的有机结合,带动了直播经济的爆发式增长,为象山地区在全国电商直播领域获得了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在政府全方位的工作落实下,本地企业获得了各项基础设施、培训项目和创业扶持政策加持,最终使得电商中心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更为女性创业就业提供了良好环境。
(2)提高女性从业者与创业者的参与热情
在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中,女性不仅是从业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创业力量。大量研究成果表明,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等方面表现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特质和优势。尤其在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往往表现出更细腻的情感、更谨慎的态度,以及更强的洞察消费者和感知市场的能力,由此也更容易贴近消费者需求。
象山通过创建巾帼共富工坊,为女性提供了一个低门槛、灵活性高的创业机会平台,帮助她们打破了传统产业中的性别隔阂。很多女性开始通过直播电商平台销售自家生产的纺织品、农特产品等,成功实现了经济自主和社会价值的提升。巾帼共富工坊作为促进女性就业和创业的平台,发挥了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与此同时,政府通过提供数字化培训、直播技能辅导和创业孵化支持,通过减税、补贴等形式,政府有效降低了女性创业者的初期成本,提升了她们的创业信心,激发了更多女性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和产业创新中。“互联网+”驱动下的数字经济不仅可以拓宽女性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同时还能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渠道。女性参与电子商务不仅会增加个人劳动收入,也会改变传统父权家庭中女性的经济从属地位,进一步推动女性实现经济独立[4]。女性群体在象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巾帼共富工坊和电商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
2.加快产业融合与供应链整合
浙尚直播基地产业融合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纺织服装产业与直播电商的结合。通过引入直播电商企业,建立电商平台并推动其与地方特色产业对接,实现了传统纺织服装产品的线上推广和销售,为传统纺织服装产品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这种融合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生产销售模式,使得产品可以通过直播直接面向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时,直播电商帮助地方品牌提升了曝光度,也推动了纺织产业的品牌化进程,促进了产业的升级。
供应链融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形成了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改造,纺织产业的供应链得以优化和整合。例如基地智能中心和面料中心的建设,使得纺织产品的生产、加工、配送等环节更具柔性和高效性。同时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也促使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之间的信息流动更加畅通,使供应链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和响应,进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营效率。
此外,产业融合还体现在跨行业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上。象山通过推动文旅产业与纺织产业的融合,借助地方的地理优势,将纺织产业与旅游景区、文化活动相结合,形成了“针织名城”与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这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也提升了纺织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认可度。地方政府还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传统纺织企业向绿色环保、智能化、个性化方向转型,使产业链逐渐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与当地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
象山“中国针织名城国际交易中心”不仅是纺织服装产业的生产基地,还与当地的旅游业、农产品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产业联动效应。通过电商直播平台,象山不仅推动了纺织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特产品的推广。例如,许多女经纪人通过直播电商宣传家乡特色,带动了本地的海鲜、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使得象山的农产品能够突破地域限制,打入更广阔的市场。这种跨产业的协同发展,不仅提高了本地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增加了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财政收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象山还积极将文化、旅游等本地特色资源融入到产业发展中,以巾帼云创客、民宿女主人为主体,整合针织产业与文化旅游资源,推出“针织名城—亚帆中心—弥陀寺—松兰山景区”最美海岸运动时尚线路,吸引游客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品牌的推广和纺织服装产业的知名度提升,形成其独特的产业优势。
三、结语
在电子商务技术的有力支撑下,电商直播式“巾帼共富工坊”为构建“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形成一条完整的纺织产业链作出巨大贡献。更重要的是,浙尚直播基地“巾帼共富工坊”为广大妇女提供了就业创业的新平台,极大激发了妇女的创业就业热情,这对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民营企业参与共同富裕的模式研究 余才伟; -《商业经济》- 2022-12-16
[2]“八八战略”背景下浙江电商直播“共富工坊”的探索研究——以桐庐县为例 张卉佳;王蕴睿; -《全国流通经济》- 2024-11-28
作者简介:李雨木,男,本科,新闻传播专业;赖天成,男,本科,新闻传播专业
通讯作者:吴豪杰,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