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测量中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
陈彩月
安徽鑫图土地勘测规划科技有限公司 230031
摘要: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测量工作受关注度较高,整体要求明显提升。结合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运用,能够迅速进行工程测量,有效解决工程测量问题,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在科技迅速发展过程中,各领域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展时,工程测量为重要组成,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使工程测量更为充分发挥现代技术优势。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测量;智能化管理系统
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工程测量时,需处理大量数据。运用传统数据处理方式的情况下,无法适应社会实际发展所需,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运用,有利于加强数据管理,确保工程测量水平,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良性发展[1]。
一、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测量中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一)有效获取输入数据
智能化管理系统在运用时,需针对工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调查图、数据、报告,以及三维地质体模型等。在地质模型导入过程中,将其分解为多个模型对象,基于不同地质情况展开分解,并添加属性信息。而其他文档在进行预处理以后,则向平台当中导入,同时匹配基础数据。
(二)确保管理工作集成
首先,系统能够进行技术集成和存储,实现对工程各类数据的统一存储,包括建筑图纸、地形图等,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用户在访问与查询时更为便利。借助于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能够对数据展开清洗、转换,并进行可视化操作,由海量数据当中获得价值性信息[2]。并且通过结合访问控制、加密技术等,保证数据不出现非法泄露以及访问问题。其次,测量管理。系统能够基于工程所需,对于测量任务进行自动规划,明确测量精度、范围等,保证测量的科学性、规范性。相关人员在工作开展时,能够通过运用系统,以实时方式上传测量数据,保证数据上传的及时性。系统也支持在线修正与校验,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质量。此外,系统能够分析测量数据,然后生成对应报告,进而使项目在制定决策时,获得比较可靠的依据。此外,任务分解以及分配,将工程分解成多任务后,基于人员、资源具体情况,实现对任务的合理分配,保证任务在落实时的效率。并且针对任务完成情况做出跟进,其中包括开始、结束、完成情况等,在任务发生滞后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调整以及催办。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展时,可以就任务实际完成情况展开沟通与交流,保证任务完成的整体质量,如表1:

最后,设备管理。通过系统记录设备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型号、名称、规格等,及时了解设备运用情况,掌握设备维护状态,针对设备的电量、信号等展开监控,设备发生异常时,则系统会发出警告,进而用户及时作出处理。同时,根据工程需求、设备情况,针对设备资源进行自动调度,保证设备高效运用。
(二)构建智能化数据库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测量开展过程中,需收集大量数据,并且保证数据完整性[3]。设计智能化管理系统时,应将简单作为基本原则,联系测量工作基本进度,合理构建数据库。以工程招投标、施工准备为例,结合数据库的构建,可以使测量工作在开展时,数据信息进行充分汇总,确保测量数据利用率。数据库可以使电子文件较好存储。在使用数据时,根据个人具体需求,科学进行更新和删除。进而使各项决策在制定中,能够获得充分的参考依据。同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运用分类方式处理信息,高效运用各项信息。

(三)明确数据具体类型
测量中的智能化管理在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量往往比较大。为更好的运用信息数据,可详细划分数据类型,基于工程名称、类别等,促进数据分离[4]。同时,联系工程基本特征,合理构建数据库。此外,处理数据过程中,应基于各项数据基本用途,展开科学分类工作[5]。具体实施时,可根据数据表达形式。
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测量中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运用的基础
(一)数据摄影
在进行工程测量过程中,数字摄影为关键组成,主要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运用,针对影像开展数字化处理,借助于电脑构建三维电子模型,结合电子模型收集数据。不仅能够结构资源,而且可以加强运用数字化处理技术,避免受到外界过大影响,获得精准数据。同时,通过运用数字摄像机,能够借助专项航测获取信息,获取数字影像时难度不大,汇总数据较为便利。在工程测量中运用数字摄影,可以明显降低工作难度,减少树木、建筑等产生的影响,保证测量数据准确性,促进整个测量过程顺利推进。
(二)数据采集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测量中通过结合先进技术,可以较大程度上提升数据精准性,确保数据收集整合速度,进而使测量在高质量状态下完成。具体实施时,一般会将GIS、GPS等运用在测量工作中,在进行土地测量时,往往会运用GIS,有效管理地理空间信息,GPS获取地理数据后,会输入到GIS当中,然后对土地空间进行分析,并展开相关布局规划,如图1:
运用测量仪器、产品时,需联系地形、气候等做出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尽可能避免设备受到影响。工程测量属于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在工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保证数据准确的基础上,方能降低错误发生概率。
(三)工程定位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测量实施的目的在于,获取工程前期数据,包括建筑情况、环境情况等。测量数据无法保证准确的情况下,将会影响工程的顺利推进。因此在测量工作开展时,可通过智能化技术进行数据制图,基于工程的不一样部位,根据占比规定开展工程测量,同时进行多次绘制以及数据对比,确保测量工作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总之,科技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在各领域获得了广泛运用,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测量工作的开展影响较大。工程测量在推进时,通过运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使测量与先进科技之间展开融合,提高整体测量效率,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促进整个测量工作的顺利实施。在系统构建中,应注重对信息数据的运用,发挥信息数据优势,为各项工作决策的制定提供支持依据,促进整个测量工作更具智能化特点。
参考文献:
[1] 李伟. 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智慧化管理中的应用[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24,42(3):40-42.
[2] 王丹. 智能化时代的工程测量服务框架[J]. 工程勘察,2023,51(1):1-6.
[3] 穆雅宁,许路. 工程测量管理中的现场测量与监测技术研究[J]. 传奇故事,2024(4):81-83.
[4] 王晨,李磊. 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中测量新技术的应用探索[J]. 门窗,2024(19):232-234.
[5] 王乃强,毛晓勇,刘焕天. 现代测量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J]. 世界家苑,2024(10):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