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南涧县持续推进城乡绿化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与经验

作者

鲁斌

南涧县宝华镇生态保护与开发服务中心 云南南涧 675706

摘要:城乡绿化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我国多地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机制优化,推动城乡绿化从“增量扩绿”向“提质增效”转型。本文以南涧县为例,介绍了南涧县城乡绿化、防护林体系建设和乡村绿化示范工程取得的优异成果,结合具体实践分析了工作亮点,旨在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城乡新图景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南涧县;城乡绿化;高质量发展;成果与亮点

城乡绿化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生态工程,更是民生工程与经济工程。南涧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乡村绿化工作,确立了“生态立县、环境优先”的绿色发展战略,切实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国土绿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乡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近年来,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科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持续开展县城近山面山生态修复及集镇周边、村庄四周、公路沿线绿化,实施国土绿化攻坚行动列为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重点工作,着力统筹城乡生态修复治理谋划,高标准、高质量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和乡村绿化工程,确保造林绿化成林见效,为“森林南涧”“美丽南涧”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城乡绿化取得优异成果

近年以来,全县共投入生态修复和乡村绿化资金2127.65万元,其中:投入资金712.02万元,完成县城后山生态修复1880亩和绿化引水、栈道修缮等工程;投入资金585.63万元,完成县城周边碳中和林营建植树造林2583亩,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和造林绿化;投入资金230万元,完成月牙山下段生态治理工程,改造绿化用地12000多平方米,栽植乔灌木2084株、新建地被6500平方米;投入资金520万元,完成部分公路绿化工程,绿化公路7千米,改造公路绿化用地21300多平方米,栽植乔灌木3238株、藤本植物5000株、新建灌木地被17360多平方米。完成元江(红河)南涧得胜段河岸绿化8千米,栽植各类苗木4000多株。

二、防护林体系建设愈加完善

南涧县始终加强资源林政管理,严格遵守和执行《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云南省林地管理条例》《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抓实群众普法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通过建立山长制,将全县182.05万亩森林资源进行分级管理,层层签订森林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聘请663名护林员加强日常巡护和监管,压实工作责任,做到管护无禁区、零死角。认真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投入森林资源管护资金和公益林管护及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574.53万元,其中投入天保工程森林资源管护资金153.35万元、公益林补偿管护资金1236.18万元、生态护林员资金185万元,实现天保工程森林管护全覆盖。严格执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定额管理、占补平衡等管理机制,以及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持续开展县城近山面山生态修复和国土绿化行动,在团山、得胜、东涌三个片区完成防护林体系建设1万亩,在县城后山实施退化林修复2000亩,目前已全部完成整地打塘工作,正在调运苗木,将于8月中旬全面完成苗木栽植。全县防护林体系建设再上台阶,管护基本完善。

三、乡村绿化示范工程稳步推进

县委、政府印发了《南涧县关于加快推进乡村绿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开展乡村绿化美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保障。将进一步加大城乡绿化力度,提高乡村绿化水平,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坚实保障。计划高质量完成不低于20个行政村、100个自然村的乡村绿化,创建省级森林乡村8个,新建绿化示范村组20个,尽快建成绿化示范村,通过示范引领,快速推动全县乡村全面绿化,持续增加乡村绿化总量,着力提升乡村绿化美化质量。目前,各乡镇纷纷行动起来,营建纪念林,组织乡村绿化启动仪式,全县义务植树和乡村绿化的氛围得到营造,群众植绿、爱绿、护绿热情高涨。目前,已完成拥翠乡打戛村、碧溪乡岩子头村等村庄古树挂牌保护工作;完成全民义务植树50.06万株,其中乡镇48.05万株,县级机关2.01万株;组织推荐省级森林乡村申报评审工作,全县共有16个行政村被评价认定为“云南省省级森林乡村”。

二、工作亮点

1.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县城后山生态修复建设

在生态修复治理的过程中,层层发动、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生态修复和乡村绿化建设的积极性。县领导及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积极参加县城后山生态修复启动仪式和义务植树活动并带头捐款。同时,县委政府还号召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自愿募捐参与志愿植树,倡议县内所有社会团体和热心人士捐资参与县城后山生态修复。全县共募集到各类捐款140多万元,缓解了部分资金压力,实现了全民通过不同方式参与生态修复。

2.积极协调,引进投资高标准营建碳中和林

我县通过多方协调,得到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支持,将欧莱雅碳中和林建设项目落户南涧实施,共争取资金580多万元,高标准植树造林2583亩,有力的推进了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

3.专门架设绿化灌溉管网,保障绿化成果

由于特殊的自然气候原因,南涧县城后山生态修复绿化管护比栽植更难,更复杂,成本更高,要保障生态修复成功,水利设施是关键。我县整合供水项目实施绿化灌溉管网工程,投入资金300多万元,从乐秋河水库供水主管干田分水阀开口取水架设5500米引水管道,在生态修复造林绿化区域建设灌溉设施,满足造林绿化区域用水需求,最大限度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参考文献

[1]《南涧县十四五生态文明规划》2023.

[2]铁铮,王乐.城乡绿化高质量发展进入树木健康新阶段[J].绿色中国,2024,(03):46-48.

[3]王发民,安金明,吕海涛.鸭梨之乡焕发绿色发展新活力——魏县“三结合”推动城乡绿化高质量发展[J].国土绿化,2023,(02):20-23.

[4]北京市有关“十四五”行动计划中涉及园林绿化任务[J].绿化与生活,2022,(05):12-18.

[5]为城市赋能为生活添彩“创森”助力涪陵高质量发展[J].国土绿化,2021,(08):12-17.

[6]刘伟,史伟宗.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打造集绿化美化彩化文化为一体的城乡融合空间[N].佛山日报,2025-03-15(A01).

作者简介:鲁斌,男,云南南涧人,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