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赋能“6S”模式下幼儿自主管理行为实践探究

作者

杨丹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建国幼儿园

摘要:本文聚焦信息技术与“6S”管理模式融合应用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中,探究其对幼儿自主管理行为形成与发展影响。通过构建数字化环境、融合多元信息技术工具以及科学评估手段,实现幼儿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六方面能力提升。数字化环境优化“6S”模式实施路径、信息技术促进幼儿自主管理策略方法及科技手段评估成效三方面形成系统性支持框架,有效增强幼儿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信息技术;“6S”管理模式;幼儿自主管理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环节亦面临数字化转型挑战与机遇。“6S”管理模式源自日本工业管理体系,包含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与安全六大要素,为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提供科学框架与方法。本文立足幼儿园实际,探索信息技术赋能“6S”模式实践路径,旨在通过数字环境构建、信息技术融合与科技评估手段应用,提升幼儿自主管理水平,培养终身受益品质。

一、构建数字环境优化“6S”模式下幼儿自主管理行为实施路径

数字环境构建作为信息技术赋能“6S”模式实施基础,需从物理空间与虚拟平台两方面同步设计。

(一)物理空间方面

智能化装备配置成为首要任务,包括智能储物柜、电子打印标签系统、触摸显示屏等硬件设施。这些设备通过直观可视化方式引导幼儿按规定位置放置物品,形成整理整顿习惯;智能感应清洁设备则激发幼儿参与清扫清洁活动兴趣;安全监测系统与素养培养互动装置共同构建全方位数字化成长环境。

(二)虚拟平台建设方面

构建班级管理系统成为核心,该系统融合活动区域预约功能、任务完成记录模块以及行为习惯追踪界面,使幼儿通过图像识别方式登记个人物品归置情况,实现整理整顿行为数字化呈现;平台内置清洁任务动画指导与安全知识互动游戏,既丰富清扫清洁内容又强化安全素养培育。同时,线上交流的方式支持教师远程指导与家长协同参与,形成园所家庭联动机制,为幼儿自主管理提供全方位支持与监督。

数字环境实施路径规划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按照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分阶段推进。

初始阶段侧重感知体验,通过视频、儿歌等声光电的多感官刺激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导其认识“6S”模式基本内容;适应阶段强调培养习惯,设计数字化任务卡与电子奖励机制,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自主管理活动。并深化阶段注重内化提升,运用智能评价系统记录幼儿行为轨迹,通过自评与互评的方式发现个体差异,实现精准指导。

数字环境优化还需考虑场景化设计,将“6S”管理元素嵌入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如晨间活动区域选择与物品准备、集体教学材料管理、户外活动器械使用与整理、午餐前后个人卫生维护以及离园前环境恢复等关键时段,通过音乐的播放、情境化数字提示系统增强幼儿自主管理意识,促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与素养。

二、融合信息技术促进“6S”模式下幼儿自主管理行为策略方法

信息技术工具融合应用为“6S”模式实施注入新活力,其核心策略在于多元化技术选择与系统化应用方案设计。

(一)巧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幼儿兴趣

制作“6S”主题微课动画视频成为首要策略,这些形象生动动画通过拟人化角色演示整理整顿标准流程,清扫清洁正确方法以及安全素养基本要求。增强现实技术引入则可以创建虚实结合管理情境,幼儿通过平板电脑扫描现实环境获取虚拟指导,如扫描杂乱区域出现整理提示,扫描垃圾点显示清扫示范。而智能机器人的形象辅助教学通过互动对话方式监督幼儿完成自主管理任务,既提供及时反馈又增添趣味性。游戏化设计方面,利用希沃白板设计“6S”电子闯关游戏成为重要手段,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等内容设计为不同关卡,幼儿通过完成现实任务获取通关资格;数字化积分系统与虚拟形象成长机制结合,每达到10分值即可兑换礼物,形成长效激励机制,促使幼儿持续参与自主管理活动。

(二)兼顾年龄层段,进行有向引导

信息技术促进策略实施过程中需注重精准匹配与问题导向,针对小班、中班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特点与管理能力差异制定分层方案。如:小班低龄幼儿群体侧重直观引导策略,运用视觉提示系统与语音播报技术,通过简单明了指令帮助其理解与执行基本管理任务;中班中龄幼儿群体侧重互动参与策略,融合体感识别技术与触摸操作界面,设计半结构化管理活动,通过芒果乐联机器人进行任务设置的方式,设计劳动任务,鼓励幼儿在指导下尝试自主体验与解决。

(三)家园合作共助,实现园所延伸

信息技术应用还需顾及家园合作维度,通过线上微信群、公众号等互联网方式,通过家长方面实现园所活动延伸,推送“6S”管理指导建议与家庭实践案例,建立评价反馈通道,形成教育合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运用科技手段评估“6S”模式下幼儿自主管理行为发展成效

科技评估手段应用为“6S”模式下幼儿自主管理行为发展提供客观依据与改进方向,主要体现在评估工具创新与数据分析系统构建两方面。

(一)评估工具创新层面

电子观察记录仪成为重要设备,班级通过安装固定摄像头方式记录幼儿日常表现,捕捉其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等方面关键行为数据。交互式评价软件则通过游戏化任务完成情况测试幼儿管理能力水平,记录其操作时间、准确度与解决问题策略。

(二)数据分析系统构建方面

建立幼儿自主管理行为个案追踪电子档案成为基础,该系统整合对幼儿的观察记录、任务完成情况与教师评价信息,生成个体发展追踪档案。

科技评估实施过程中需坚持全面客观原则,从多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行为表现维度关注操作准确性与完成效率,如物品归置正确率、清洁任务完成时间、安全隐患识别速度等量化指标;情感态度维度关注内在动机与持续性,通过面部表情识别技术与语音情绪分析工具,评估幼儿参与自主管理活动积极性与满足感;认知理解维度关注规则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设计情境测试任务评价幼儿对“6S”理念理解深度与应用能力。

此外,评估结果应用要避免简单排名与标签化倾向,而是侧重于诊断分析与改进指导,帮助教师发现教育过程中问题,优化活动设计与资源配置。最重要是建立评估反馈闭环,将评估结果转化为具体干预措施,形成“评估-改进-再评估”循环机制,确保“6S”模式下幼儿自主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结论:本文通过探索信息技术赋能“6S”模式下幼儿自主管理行为实践路径,构建起数字环境优化、信息技术融合与科技手段评估三位一体支持体系。构建适宜数字环境能有效优化“6S”模式实施路径,为幼儿自主管理提供物理与虚拟支持;多元信息技术工具融合应用则能丰富教育策略方法,提升幼儿参与积极性与实践效果;科技评估手段运用能客观反映幼儿发展状况,为教育干预提供精准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彩霞.6S管理理念在幼儿自主管理游戏材料中的应用探索[J].  2023(8):132-134.

[2] 吴瑾.6S管理在幼儿园班级区域环境中的 实践研究[J].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版, 2020, 000(006):P.1-1.

[3] 黄婧.浅谈在幼儿园管理中“6S”的采用及思考[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