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建筑设计精度提升研究
彭雪淞
152125198205020317
摘要:本文聚焦基于倾斜摄影技术提升建筑设计精度的研究。开篇剖析倾斜摄影技术工作原理,涵盖多视角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流程与算法,明确建筑设计精度内涵与衡量指标,并阐释该技术影响建筑设计精度的作用机制。进而指出技术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采集环节受环境、设备制约,数据处理过程存在精度损失,以及建筑设计应用时软件适配与人员能力不足等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系列提升策略,如优化数据采集方案,合理选择设备、规划航线并应对环境因素;改进数据处理算法,引入先进算法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技术与建筑设计融合,开发适配软件工具并构建培训体系提升设计师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倾斜摄影技术;建筑设计精度;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技术融合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对设计精细化和精准度要求的不断攀升,先进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愈发关键。倾斜摄影技术凭借独特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为建筑设计精度提升带来了新契机。深入探究其原理与建筑设计精度的内在关联,直面技术应用中的挑战并探寻有效提升策略,不仅能优化建筑设计流程,更能显著提高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与效益。
一、倾斜摄影技术原理与建筑设计精度关联剖析
1.1 倾斜摄影技术工作原理
倾斜摄影法在飞行平台同一平台搭载多种类型的传感器,从垂直和不同角度记录地面上建筑物图像资料,垂直相机记录垂直视向图像资料,用于记录地物顶部信息,倾斜相机记录倾斜视向图像资料,用于记录地物的侧向的纹理与几何信息。最后,将所采集到的大量图像资料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噪声、畸变等无效信息,运用空三加密技术,依据影像中的同名点,建立区域网平差模型,计算每幅影像的外方位元素,计算每个影像在空中中的位置信息、姿态。将采集到的纹理信息映射到点云模型上,构建出具有真实纹理的三维模型,实现对现实场景的高精度数字化重建。
1.2 建筑设计精度的内涵与衡量指标
建筑设计的精细度涉及到多个方面。就尺寸的精细度而言,需要建筑设计的构件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相差很小,包括建筑中的墙体、梁的跨度、柱等,否则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建筑的使用。就形状的精细度来说,建筑物总体和组成各部位形状的精确度,分析建筑设计的精细度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平面的精细度就选择建筑物的总体平面位置进行测量,并得到测量值与设计值的比较,算出它们的偏差距离来判断精细度的精确程度,一般是用毫米来作为单位。高程的精细度就用不同建筑部位的高程测量,从而计算它们与设计高度的差值。
1.3 倾斜摄影技术影响建筑设计精度的作用机制
倾斜摄影技术能够提供提高建筑精度的有效信息。运用多视角获取照片能够记录建筑多个角度的资料,便于设计者根据更加精准完备的数据进行建筑尺寸、建筑造型以及建筑定位,从而降低在数据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作出相关设计而产生一定的偏差。另外的数据处理算法也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空中三角测量的算法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对影像的坐标位置和姿态信息进行了精准的计算,能为后续点云生成和模型搭建打下良好基础。精准的点云模型以及纹理贴图,实现了建筑模型的精准程度,能帮助设计者更全面地基于该模型进行设计分析,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消除设计偏差,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设计结果同设计目的的吻合度。
二、倾斜摄影技术提升建筑设计精度面临的挑战
2.1 数据采集环节的问题
从影像获取环节来说,在获取时受到的外界干扰较大。遭遇大风、阴雨、大雾等天气时,光线容易昏暗,影像较为模糊,无法准确识别地物,影响影像获取信息。飞行器平台本身限制。一些微型无人飞行平台,在飞行时不能很好地抵消外部气流,在飞行时会影响飞行平台的航向,进而影响影像获取的质量。飞行器传感器的分辨率与精度不够,不能准确反映一些细节处的信息,比如古建筑表面一些复杂的装饰等,无法在三维重建模型中完美保留下来,因而建筑精度不高。
2.2 数据处理过程的精度损失
数据处理算法的缺陷。在复杂建筑环境中,空三测量算法易受同名点匹配不足的影响,模型生成会存在错误,对所生成模型平面和高程精度造成影响。不同格式数据的融合与转换中会产生信息的损失。倾斜摄影采集数据格式多样,在不同格式数据与建筑设计常用的软件数据格式转换,如点云数据格式向CAD/BIM软件可以读取的格式格式转换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部分几何信息、纹理信息的丧失,所形成的数据使得模型精度降低,设计师所接收到的数据难以完整真实,不易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
2.3 建筑设计应用中的适配难题
建筑设计软件兼容度不够。常用的建筑设计软件如SketchUp、3dsMax等对倾斜摄影数据格式不支持,数据导入过程中易出现格式不识、模型变形等现象。设计师的技术水平较低。许多设计师没有对倾斜摄影技术原理、数据处理过程、在设计中的使用方法加以系统学习。遇到倾斜摄影数据时,不能进行有效的数据筛选、分析和应用,不能将倾斜摄影技术与其融合到传统设计流程中,技术优势难以在设计工作中充分体现,导致提升建筑设计精度的作用较为有限。
三、基于倾斜摄影技术提升建筑设计精度的策略
3.1 优化数据采集方案
飞行平台与传感器的选择问题,依据建设项目大小、建筑区域地理状况及影像精度要求来选定飞行平台,建筑区域大的建设项目或地形相对复杂地区使用稳定性好、续航能力较强的专用无人机或有人机平台等飞行平台,以合理化设计航线及摄影参数为核心内容,在合理考虑建筑布设、地形状况等指标的基础上,借助专业飞行平台软件设计合乎规范的飞行航线,确保整个飞行过程中全部范围覆盖,同时控制好重叠量等要求,调整好建筑摄影相片拍摄角度、飞行速度以及飞行高度等拍摄参数,在不同的航拍类型下,获得合适的照片;在突发恶化的天气形势影响之前进行影像数据采集。
3.2 改进数据处理算法与技术
引进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采用深度学习方法中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自动识别与匹配影像中的同名点,从而提高了空三测量的精度,减少人为误匹配。完善数据质量控制与精度评定方法。在数据处理各步骤中设置质量控制点,对数据进行在线监控和评估。用均方根误差、相对误差等指标评定其平面精度、高程精度。
3.3 加强技术与建筑设计的融合
设计软件必须能够直读并处理倾斜摄影数据,还能够支持建筑设计师软件内部对模型进行编辑、分析及设计等。建设能够提高设计人员技术使用能力的课程。包括倾斜摄影相关原理、倾斜摄影数据采集和处理方式、倾斜摄影技术在建筑设计各个阶段的应用等内容,利用授课、训练及实例讲解模式,帮助设计人员掌握倾斜摄影技术在各个建筑环节应用操作模式。
结语
倾斜摄影技术为建筑设计精度提升带来了巨大潜力,但在应用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通过深入剖析其技术原理与建筑设计精度关联,针对性地解决数据采集、处理及应用中的问题,采取优化采集方案、改进算法技术和加强技术融合等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倾斜摄影技术优势,有效提升建筑设计精度,推动建筑设计行业向数字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宇冰洋.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建筑设计精度提升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5,24(06):118-120.
[2]金爱民,孙志超.BIM与倾斜摄影技术在建筑设计优化中的应用[J].新城建科技,2023,32(24):25-27.
[3]岳恒,聂尧,黄明辉.倾斜摄影技术在设计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3,(19):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