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在农村初中班级课堂管理中的实践与研究
祁晓娟
甘肃省和政县第五中学 甘肃和政 731200
一、引言
农村初中在教育资源、学生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特殊性,传统刚性课堂管理方式往往难以适应农村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容易引发学生抵触情绪,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为农村初中班级课堂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柔性管理在农村初中班级课堂管理中的实践,有助于改善农村初中课堂管理现状,推动农村教育发展。
二、农村初中班级课堂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习惯差异大
农村初中学生受家庭文化氛围、学前教育质量等因素影响,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现象较为普遍。教师采用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教学要求,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导致课堂管理难度增加。
(二)家庭教育支持不足
农村地区部分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忙于农事或外出务工,对孩子的学习关注较少,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足够的学习监督与鼓励,将不良的行为习惯带入课堂,如自由散漫、缺乏纪律意识等,给课堂管理带来挑战。
(三)传统刚性管理的局限性
传统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核心,强调教师的权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这种管理方式在农村初中课堂中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可能会故意违反纪律,导致师生关系紧张,难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柔性管理在农村初中班级课堂管理中的价值
(一)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柔性管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管理策略。例如,对于学习基础薄弱但积极努力的学生给予更多鼓励和指导,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引导其将精力投入到课堂互动中,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增强师生情感沟通
柔性管理强调情感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教师通过关心、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情感沟通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更愿意配合教师的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柔性管理注重引导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管理。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责任和义务时,会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
四、柔性管理在农村初中班级课堂管理中的实践策略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放下权威姿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2.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制定班级课堂规则时,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过程。例如,通过班会讨论课堂纪律要求,让学生自主提出违反纪律的处理方式。这样学生对规则有了认同感,更愿意遵守。同时,设立学生课堂管理岗位,如纪律监督员、学习小组长等,让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感。
(二)实施差异化的教学与管理
1.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等方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布置基础性的作业,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拓展性作业,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2.个性化辅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学习障碍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对于学习有潜力的学生,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发展机会,促进其进一步提升。
(三)运用情感激励与心理疏导
1.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话语都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有独特见解时,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农村初中学生面临着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容易产生心理困扰。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期与学生进行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情绪变化。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1.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教师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微信等方式,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动态,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
2.指导家长科学教育孩子:针对农村家长教育观念和方法相对落后的问题,教师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向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例如,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等,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五、结论
柔性管理在农村初中班级课堂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实施差异化的教学与管理、运用情感激励与心理疏导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等策略,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初中课堂管理现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农村初中教师应不断深化对柔性管理理念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柔性管理策略,探索适合农村初中班级课堂管理的有效模式,推动农村初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本文系临夏州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2023 年度研究成果,课题题目《》,课题立项号 LX 【2023】GH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