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党建+智慧养老”:数字化时代养老服务的创新发展模式

作者

王赫 范一睿 肖嘉庆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050091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庞大的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应对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时,逐渐暴露出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养老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智慧养老概念应运而生。而在这一过程中,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不可或缺。将党建工作与智慧养老有机结合,形成“党建+ 智慧养老”的创新发展模式,对于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党建 + 智慧养老” 模式的内涵与价值

(一)内涵

“党建 + 智慧养老”模式是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深度应用于养老服务领域。通过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小程序,实现养老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党组织在其中起到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监督指导的核心作用,确保智慧养老服务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二)价值

政治价值:“党建 + 智慧养老”模式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党关注民生、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具体实践。通过党建引领,将党的关怀传递到每一位老年人心中,增强老年人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社会价值:该模式有助于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养老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打破部门、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养老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价值: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智能养老设备的研发与生产,促进了养老服务与互联网、大数据等产业的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党建 + 智慧养老” 模式的优势

(一)强化组织保障

党组织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能够整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力量参与智慧养老服务。通过建立党建联盟、联合党支部等形式,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工作合力,为智慧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例如,党组织可以协调民政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加大对智慧养老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具体实施。

(二)提升服务精准性

借助数字化技术,“党建 + 智慧养老”模式能够对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生活需求等进行全面采集和分析。党组织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精准定位老年人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例如,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提供定期的健康监测和医疗服务提醒;对于独居老人,提供紧急呼叫、生活照料等服务,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促进养老服务创新

党建工作与智慧养老的融合,为养老服务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方向。党组织鼓励各方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和技术应用,推动养老服务从传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例如,通过党建引领,开发“互联网 + 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老年人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在线预约家政服务、医疗护理等,极大地提升了养老服务的便捷性和创新性。

四、“党建 + 智慧养老” 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数字化技术在养老服务中有了一定的应用,但整体技术应用水平仍较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功能不够完善,存在信息安全隐患,部分设备操作复杂,不便于老年人使用。同时,技术人才短缺,缺乏既懂党建工作又熟悉智慧养老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制约了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

(二)资源整合困难

“党建 + 智慧养老”模式的发展需要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但在实际操作中,资源整合存在困难。各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利益分配不明确,导致资源共享程度低,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例如,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参与智慧养老服务时,担心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积极性不高。

(三)服务覆盖不均衡

受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等因素影响,“党建 + 智慧养老”模式的服务覆盖不均衡。城市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完善、技术应用普及,智慧养老服务发展较快;而农村地区则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等问题,智慧养老服务难以有效开展,城乡养老服务差距进一步拉大。

五、“党建 + 智慧养老” 模式的发展策略

(一)提升技术应用水平

加大对智慧养老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创新,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化养老设备和服务平台。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提高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强技术人才培养,通过高校教育、职业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既懂党建工作又熟悉智慧养老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党建 + 智慧养老”模式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优化资源整合机制

建立健全资源整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在智慧养老服务中的职责和利益分配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推动“党建 + 智慧养老”模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推动服务均衡发展

加大对农村地区智慧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项目扶持等方式,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智慧养老服务的覆盖率。鼓励城市地区的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实现城乡养老服务资源的共享。

六、结论

“党建 + 智慧养老”模式是数字化时代养老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提升我国养老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党建引领,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智慧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尽管当前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思想建设、提升技术应用水平、优化资源整合机制、推动服务均衡发展等策略,有望克服这些问题,实现“党建 + 智慧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参考文献:

[1] 胡宏伟,张智君。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 [J]. 河北大学学报 , 2022, 47 (3): 109-117.

[2] 张旭升,周绿林,张蔚。智慧养老技术接受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的实证分析 [J]. 情报杂志,2021, 40 (11):195-203.

[3] 朱正威,赵晓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逻辑、实践与发展——基于西安市的多案例分析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2021, 41 (3): 77-84.

(基金项目:2024 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41341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