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的影响分析
余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1. 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应用的关键性
1.1. 加强金属材料性能
如果企业采用传统的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生产出合格的工业品,但是,由于不能有效地保证金属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缺陷,导致产品在使用中不能顺利运行。而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其性能,并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例如:一些金属材料长时间存放和使用,导致其应力产生裂纹和腐蚀,然后进行热处理,可以降低应力对金属的影响,提高其使用性能。特别是对经过热处理的金属材料,必须保证其处于氧化状态。
1.2. 降低金属材料切削困难度
在过去的金属材料和工业产品的制造中,金属材料的硬度系数会对切削加工造成一定的扰动,具体表现为:切削力的增加、整体工作效率的降低、刀具容易损坏等。不过,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变金属的性质,解决各种问题,不仅能保证加工质量,还能大幅度提升加工效率。
2. 影响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
2.1. 应力集中
金属材料中有多种类型的切口,切口根部的应力集中系数(Kf)= 真实的最大应力 / 名义应力,而疲劳应力集中系数(Kt)= 光滑金属的疲劳极限 / 疲劳极限。疲劳切口敏感性系数 q=Kf-1/Kt-1, q 范围在 0~1 之间,较小表示敏感性较差, q 的数值与切口的大小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大于某一数值之后,就不受 q 的影响了。
2.2. 化学成分
在某些情况下,钢的抗疲劳能力和抗拉强度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其中C 对钢的拉伸强度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当钢中含有 C 的夹杂时,就会使钢的脆性增大。在其他合金中,适当加入 C,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抗拉强度和抗疲劳能力。
2.3. 加载经历
在载荷作用下,少量过载对材料的疲劳性能影响很小,而当载荷超过临界载荷和长期载荷作用时,就会导致材料的疲劳失效。在应用之前,对金属进行合适的过载处理,可以加速变形,并在其表面形成较好的残余应力,从而提高其疲劳性能。相对于过载,在超过一个训练应力的条件下,当其超过训练应力时,其疲劳极限将被提高,而运动时间和运动应力的大小将会对提高其疲劳极限的作用产生影响。
2.4. 金属表面状态
2.4.1. 加载方式
在金属表面施加轴向、弯曲和扭转载荷时,其表面形态会发生变化,其抗疲劳性能表现出差异,例如轴向受载时,其应力分布均匀,各层表面应力相同,但仅能提高材料的表面性质,无法达到特定的深度。当受弯载荷作用时,表层载荷会产生一个附加的应力,这些附加应力与表层剩余应力的累加作用可以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
2.4.2. 淬火与滚压
通过对金属表面进行淬冷和加热,使其产生导热效应,使其渗入到金属表面一定深度,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抗疲劳能力。通过对金属表面的轧制,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表面力学性能的调节,残余应力的调节,以及表面光洁度的调节,都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2.4.3. 机械加工
在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时,若在钢材表面留下细小的切口、表面不平整、有加工痕迹等,都会造成钢材表面的应力集中,从而降低其疲劳性能。以钢铁材料为例,通过粗抛和精抛两种方法,通过对其进行粗磨合精磨,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光滑的表面。
3. 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发展趋势
3.1. 智能化
物联网、人工智能、现代自动化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为实现金属热处理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运用CAD 软件,可以构建出一种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的数字化孪生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拟,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达到精确的工艺参数控制。将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物联网相结合,实现了对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测,对其进行整个生命周期的监测,并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以防止因热处理工艺使用不当而导致的耐疲劳性能退化。实现对人力、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能耗,降低人工作业引起的疲劳强度退化,是今后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2. 无氧化
在大气中的热处理过程中,金属会与空气进行氧化反应和脱碳,从而产生一些热损失,从而对金属的表面状况造成影响,从而降低其疲劳强度。激光热处理,电子束热处理,真空热处理,可控气氛热处理,涂层处理等,都是在氧气不足或不氧气的情况下进行热处理。真空热处理是指在真空热处理装置中,对其进行抽气,使其在真空条件下加速升温,从而达到无氧化性的热处理。可控气氛热处理是指通过调控氢气和水的比例来避免金属材料的氧化和脱碳,从而提升热处理的品质,达到节能、省料、省时的目标。
3.3. 自动化发展
当前,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同,当有关部门在实际应用时,就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配置,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实际操作中,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扰动因素。科技研究者们,一定要对金属材料热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实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升整个金属热处理的效果,并将热处理过程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进一步提升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不同的工艺参数,不同的处理工艺,都会影响到金属的疲劳性能。通过合理选用和合理使用热处理工艺,强化热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调控,可以有效地降低预处理、淬火和回火等抗疲劳性能,提升热处理品质和效率,从而实现对金属材料综合性能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邹彤雯 . 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的影响 [J]. 黑龙江科学 ,2023,14(20):126-128.
[2] 赖泓州 , 黄志兵 . 试析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影响 [J].中国金属通报 ,2022,(11):82-84.
[3] 王亚蒙 . 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影响分析 [J]. 世界有色金属 ,2022,(0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