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决策对炼铁- 炼钢界面铁水温降的影响
刘唐伟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71104
一、引言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其生产流程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在炼铁 - 炼钢界面,铁水从高炉流出,经过运输、预处理等过程进入转炉炼钢,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温降。铁水温降过大,不仅会增加炼钢过程中的能耗,延长冶炼时间,还可能影响钢水质量,导致冶炼过程不稳定。传统的铁水温降控制主要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和简单的设备监测,难以实现精准控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决策技术逐渐应用于钢铁生产领域,为解决铁水温降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深入研究智能决策对炼铁 - 炼钢界面铁水温降的影响,对于提高钢铁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炼铁 - 炼钢界面铁水温降的影响因素
2.1 运输过程因素
铁水从高炉出铁口到炼钢转炉的运输过程中,运输距离、运输方式以及运输设备对铁水温降影响显著。长距离运输必然导致铁水与外界环境热交换时间增加,温降加大。例如,采用鱼雷罐车运输铁水时,虽然其保温性能较好,但由于运输路线长、周转时间长,仍会造成一定的温降;而采用铁水包运输,其保温性能相对较差,温降速度更快。此外,运输设备的状态也会影响温降,如铁水包、鱼雷罐车的内衬耐火材料磨损严重,会降低保温效果,加速铁水温降。
2.2 铁水预处理因素
铁水预处理是炼钢前的重要环节,包括脱硫、脱磷、脱硅等处理过程。在预处理过程中,向铁水中加入各种处理剂会吸收铁水的热量,导致温降。同时,预处理操作时间的长短、处理设备的散热情况等也会对铁水温降产生影响。例如,铁水脱硫处理时,镁基脱硫剂与铁水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热量,若处理时间过长,会使铁水温降进一步加大。
2.3 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湿度以及风速等环境条件对铁水温降也有一定影响。在寒冷季节或低温环境下,铁水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较大,热交换速度加快,温降明显;而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虽然铁水与环境温差较小,但水分蒸发等因素也会带走部分热量,影响铁水温度。此外,风速较大时,会加速铁水表面的热对流,导致温降加剧。
三、传统铁水温降控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3.1 传统控制方法
传统的铁水温降控制方法主要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判断和简单的设备监测。操作人员根据以往的生产经验,对铁水运输路线、运输设备的选择以及预处理操作时间等进行人为调整。例如,在判断铁水运输路线时,依据经验选择相对较短、路况较好的路线,以减少运输时间和温降;在铁水预处理过程中,根据经验确定处理剂的加入量和处理时间。同时,通过安装在运输设备和预处理设备上的温度计等简单监测设备,获取铁水温度数据,但这些数据的监测范围和精度有限。
3.2 存在的问题
传统控制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首先,过度依赖操作人员经验,不同操作人员的经验水平和操作习惯存在差异,导致控制效果不稳定。其次,简单的设备监测无法全面、实时地获取铁水温降相关信息,难以准确掌握铁水在整个运输和预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此外,传统控制方法缺乏对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和动态调整能力,不能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及时优化控制策略,导致铁水温降控制效果不佳,无法满足现代钢铁生产高效、节能、精准的要求 。
四、智能决策技术在铁水温降控制中的应用
4.1 大数据分析技术
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对炼铁 - 炼钢界面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和分析。这些数据包括铁水温度、运输时间、运输距离、环境参数、处理剂加入量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度挖掘,建立铁水温降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模型。例如,利用回归分析、神经网络等算法,分析不同运输方式、环境条件下铁水温降的变化规律,预测铁水在不同阶段的温度变化趋势。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为铁水运输路线规划、预处理操作参数调整等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对铁水温降的精准预测和控制。
4.2 人工智能算法
人工智能算法中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在铁水温降控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根据历史生产数据,学习铁水温降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建立预测模型。例如,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大量的铁水运输、预处理等数据进行学习训练,构建铁水温降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输入的实时数据,准确预测铁水温降情况。深度学习算法如神经网络,则可以模拟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自动提取数据特征,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人工智能算法预测铁水温降,为智能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4.3 智能决策系统的构建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构建炼铁 - 炼钢界面铁水温降智能决策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决策模块和执行反馈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安装在生产现场的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铁水温度、运输设备状态、环境参数等数据;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铁水温降预测模型;决策模块根据预测结果和生产目标,自动生成最优的铁水运输方案、预处理操作参数等决策指令;执行反馈模块将决策指令传达给相关操作人员和设备,并实时反馈执行结果,以便对决策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一个闭环的智能决策系统。
五、智能决策对铁水温降影响的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
选取某大型钢铁企业的炼铁 - 炼钢生产流程作为研究案例。该企业在实施智能决策技术前,铁水温降问题较为突出,平均温降达到 [X]℃,炼钢能耗较高,生产效率受到一定影响。为改善这一状况,企业引入智能决策系统,对炼铁 - 炼钢界面的铁水温降进行优化控制。
5.2 数据收集与处理
在智能决策系统实施过程中,收集了近 [X] 个月的生产数据,包括铁水温度、运输时间、运输距离、环境温度、风速、预处理剂加入量等关键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去除异常数据,提取有效特征,为后续的模型建立和分析提供基础。
5.3 智能决策系统的实施与效果
智能决策系统根据收集和分析的数据,为铁水运输和预处理过程提供决策支持。在铁水运输方面,系统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 [X]%,降低了铁水在运输过程中的温降 ;在预处理环节,根据铁水初始温度和目标温度,精确控制处理剂加入量和处理时间,使预处理过程中的温降降低[X]℃。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企业的铁水平均温降降低至 [X]℃,炼钢工序能耗降低 [X]%,生产效率提高 [X]%,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竞争力。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智能决策对炼铁 - 炼钢界面铁水温降影响的研究,深入分析了铁水温降的影响因素、传统控制方法的不足以及智能决策技术的应用。研究表明,智能决策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全面分析铁水温降的各种影响因素,实现对铁水温降的精准预测和有效控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智能决策系统在降低铁水温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在未来的钢铁生产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完善智能决策技术,加强智能决策系统与钢铁生产设备的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决策模型和算法,以适应钢铁生产复杂多变的工况,为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新华, 朱荣.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 2015.
[2] 郭汉杰 . 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M]. 北京 :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1.
[3] 刘浏 , 姜茂发 . 中国炼钢技术发展 [M]. 北京 :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