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枇杷引种选育与标准化管理相互促进的研究

作者

杨庆华1 刘春秀2 杨外芬3 严琼1 普建春2

1.蒙自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红河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3.蒙自市重点项目发展中心 云南蒙自 661199

引言

枇杷作为蔷薇科枇杷属常绿乔木, 是中国南方特色水果之一 。其果实柔软多汁、风味鲜美,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喜爱。中国枇杷 悠久 资源丰富, 产区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近年来,随着人们 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枇杷品质和产量的要求日益提升,枇杷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引种选育和标准化管理成为推动枇杷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枇杷引种选育的重要性与发展历程

1.1 重要性​

1.1.1 丰富种质资

中国虽然枇杷资源丰富,但通过引种可以引入国外或其他地区具有独特性状的品种,进一步丰富国内的种质基因库 [1]。不同品种在果实大小、色泽、风味、抗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多样化的种质资源为后续的选育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1.1.2 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枇杷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果实大、甜度高的要求外,还对果实外观、口感、早熟或晚熟等特性有了更多期望。通过引种选育,可以培育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品种。如选育出外观鲜艳、果形美观的品种,能够吸引追求视觉享受的消费者;培育出具有特殊风味(如香气浓郁、酸甜适中)的品种,可满足对口感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同时,早熟品种能抢占市场先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晚熟品种则可填补市场空白,延长枇杷的销售时间,提高市场竞争力。

1.2 发展历程

中国枇杷引种选育工作经历 长的发展过程。 实生选种 即从自然变异的实生苗中选择优良单株进行繁殖和 如超大果型的“解放钟” ,其果实大、 枇杷加工产业提供了优质原料;高产 果率高、成熟期 的初步发展。随着科技的 ,农业部组织成立枇 研究所从 1981年开始承 丰富的材料。 抗病性的遗传特 国枇杷育种的新篇 五 华宝2 号” “华宝7 号” 等 向更高水平发

二、枇杷标准化管理的内涵与关键环节

2.1 内涵​

枇杷标准化管理是指在枇杷生产的全过程中,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涵盖果园规划与建立、苗木培育、栽培技术、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与采后处理等各个环节。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化操作,为枇杷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确保枇杷的产量和品质稳定、一致,实现枇杷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标准化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枇杷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能提升枇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枇杷产业的健康发展。

2.2 关键环节

2.2.1 果园规划与建立

果园规划是枇杷标准化管理 先要选 枇杷适宜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 较为适宜。在园地选定后,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包括道 保证车辆和人员能够方便地进出果园,便于物资运输和果 计蓄水池、灌溉管道等设施,确保枇杷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得到充 大乔木,如杨树、杉树等,种植在果园周边,起到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护枇杷树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2.2.2 苗木培育

优质苗木是枇杷高产、优质的前提 [2]。在苗木培育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首先要选择优良的砧木,常用的枇杷砧木有本砧(普通枇杷实生苗)、石楠等。本砧亲和力强、生长快、结果早,但对土壤要求较高;石楠砧则抗逆性强,耐瘠薄,适合在一些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区使 接穗应从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上采集,选取生长充实、芽眼饱满的一年生枝条。嫁接方法可采用枝接(如切接、劈接)或芽接(如 T形芽接),嫁接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嫁接后要加强管理,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芽,保持土壤湿润,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嫁接苗的生长。

2.2.3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是枇杷标准化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在枇杷生长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等操作。整形修剪可以塑造良好的树冠结构,调节树体营养分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幼树以整形为主,培养主干分层形或自然开心形树冠,通过拉枝、短截等方法,促进枝条生长和分枝,扩大树冠;成年树则要注重结果枝组的培养和更新,通过疏剪、回缩等手段,去除过密枝、枯枝、病虫害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平衡树势。疏花疏果是提高枇杷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一般在花穗抽出后至开花前进行疏花,去除过多、过弱的花穗,保留健壮花穗;在幼果期进行疏果,根据树势和品种特性,合理确定留果量,去除畸形果、小果、病虫害果,保证果实大小均匀、品质优良。

2.2.4 土肥水管理

土壤、肥料和水分是枇杷生长的物质基础,科学的土肥水管理对于枇杷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在土壤管理方面,要定期对果园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同时,可以通过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方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施肥要根据枇杷的生长阶段和需肥规律进行合理配方施肥。幼树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促进树体生长;成年树在春梢萌芽期、花期、果实膨大期和采果后等关键时期,分别施入不同种类和比例的肥料。春梢萌芽期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促进春梢生长和花芽分化;花期施入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花的质量和坐果率;果实膨大期以钾肥为主,配合氮肥和磷肥,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采后及时施入有机肥和氮肥,恢复树势,促进夏梢生长。水分管理要根据天气情况和枇杷生长需求进行合理灌溉和排水。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果园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2.2.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枇杷产量和品质 够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枇杷的安全生产。病虫害防治 园管理,保持果园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枯枝、落叶、落果等 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在物理防治 害虫成虫;在生物防治方面,利用天敌昆虫、有益微生物等控 药使用标准,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注意用药时期、 残留超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枇杷引种选育与标准化管理的相互促进机制

3.1 引种选育为标准化管理提供新的对象与要

3.1.1 新的品种特性影响管理措施

不同的枇杷品种具有各自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其在标准化管理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早熟品种由于生长周期短,在土肥水管理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前期营养的供应,以促进其快速生长和花芽分化。在施肥上,要适当增加基肥的用量,并且在春梢萌芽期和花期及时追肥,满足其生长和开花结果对养分的需求。而晚熟品种生长周期较长,在管理上则要注重后期营养的补充,防止树体早衰。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不同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存在差异。

3.1.2 新品种对管理技术创新的需求

随着引种选育工作的不断推进,一些具有特殊性状的新品种不断涌现,这些新品种往往对标准化管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从而推动管理技术的创新。例如,一些大果型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更大,且果实容易因重力作用而出现落果现象。为了满足其生长需求,保障果实产量和品质,需要研发新的施肥和灌溉技术,如采用精准施肥、滴灌等技术,精确控制养分和水分的供应。同时,为了解决落果问题,可能需要研究新的保果技术,如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吊枝等物理方法。

3.2 标准化管理保障引种选育成果的有效应用与持续发展

3.2.1 提供适宜生长环境,促进新品种表现优良性状

标准化管理通过对果园规划 等环节的 为引种选育的新品种提供了适宜的生长 长特性,合理选择园地和通宁 肥规律和水分需求,进行科 标准化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 产量等优良性状得以充分展现。云南省 “贵妃”等白肉枇杷新品种进行引种栽培 肥灌溉以及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等,这些新品种 生长量大、易成花、开花齐、坐果率高、早产、 丰 佳、 品质优等特点,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3.2.2 规范生产过程,保证新品种质量稳定

标准化管理规范了枇杷生产的全过程,从苗木培育到果实采收,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和操作规范,这有助于保证引种选育的新品种质量稳定一致。在苗木培育阶段,严格按照标准选择砧木和接穗,采用规范的嫁接技术和管理方法,培育出品种纯正、生长健壮的苗木,为后续生产奠定良好基础。在栽培过程中,通过标准化的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等操作,调节树体生长和结果,使每株树的生长状况和结果情况相对一致,从而保证果实的大小、形状、品质等指标较为稳定。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防治,避免因病虫害防治不当导致果实质量下降。在果实采收和采后处理环节,严格执行分级、包装、保鲜等标准,保证上市的枇杷果实质量符合市场要求。

3.2.3 积累数据与经验,反馈促进引种选育工作

标准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对枇杷生长的 详细记录和数据收集,包括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施肥用药情况、生长发育进程、 为引种选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反馈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 表现和适应性,发现其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如果在标准化管理 质下降,或者对某种病虫害抗性较弱,科研人员就可以针对这些 适宜的亲本材料、采用新的育种技术等方式,对该品种进行改良和优化,培育出更适应不同环境、综合性状更优良的新品种。

四、枇杷产业的协同发展实

4.1 引种选育丰富品种资源

云南省蒙自市近年来在枇杷引种选育方面成效显著。西南大学、蒙自市农业农村局和当地合作社联合开展的白肉枇杷新品种引种试验,成功引入“华白一号”“华白二号”“改良冠玉”“贵妃” 等品种。这些品种在蒙自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如“改良冠玉”单果重 45.1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5.0% ,亩产 699.1kg,各项指标均优于大部分传统品种,丰富了蒙自枇杷的品种资源,为当地枇杷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2 标准化管理保障新品种效益发挥

蒙自市为这些新品种量身打造了标准化管理体系。在种植环节,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园地选择注重土壤 pH 值在 5.5-7.5 之间,定植密度控制在每亩 26-33 株,为新品种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空间。施肥上,强调有机肥占比超50%,根据“华白二号”生长势强的特点,在幼树期适当增加氮肥用量,促进树体快速生长;结果期则增加磷钾肥比例,提升果实品质。

病虫害防治坚持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园区设置诱虫灯、黄板等物理防治设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在采收与贮藏环节,根据品种的成熟时间,如“华白一号”“华白二号”等在12 月下旬至次年1 月中下旬成熟,严格把控采收时间,采用人工轻采轻放的方式,并在 0-1℃、相对湿度 90%-95% 的环境下贮藏,保证果实新鲜度通过标准化管理,这些新品种的优良特性得到充分展现,“华白一号”“华白二号”等品种的优质率达到90% 以上,市场价格比普通枇杷高出20%-30%,农户收入显著增加。

总结

引种选育与标准化管理存在 提供优良品种资源,推动品种更新换代,满足市场多 和规范流程,保障其优良特性充分发 作。未来,需进一步加强二者协同。引种选育 主知识产权、适应性强、品质优、抗性好 完善标准体系,结合新品种特性和现代农业技 物联网、大数据等实现生产全过程精准管理 向智能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濠 . 绿色食品枇杷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及建议 [J]. 农业与技术 ,2025,45(13):57-60.

[2] 张献英 , 李嘉斌 , 曾富兰 , 等 . 枇杷高产栽培及采后保鲜技术 [J]. 安徽农学通报 ,2025,31(09):46-50.

[3] 许奇志 , 邓朝军 , 蒋际谋 , 等 .“贵妃”枇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J]. 中国南方果树 ,2024,53(02):141-143.

[4] 白丽芝 , 罗勇 . 蒙自市优质枇杷高效栽培技术 [J]. 云南农业科技 ,2020,(01):42-43.

[5] 汪以. 枇杷杂交新品种选育及肉色等性状分析 [D]. 华南农业大学,2018.

[6] 吕俊杰. 枇杷产业融合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研究[J]. 河北农业,2025,(0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