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探讨

作者

林寒瑛

宁夏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 750000

引言

土木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稳定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土木工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质量与安全问题。部分工程项目因质量控制不到位,导致建筑物出现结构裂缝、渗漏等问题,缩短了建筑使用寿命;因安全管理缺失引发的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寻有效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1.1 质量问题

1.1.1 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

施工材料是土木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在实际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采购价格低廉、质量不达标的材料。例如,使用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不合格的钢筋,在受力时容易出现变形甚至断裂,威胁建筑结构安全。此外,材料进场检验环节存在漏洞,一些施工单位对材料的检验流于形式,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测,使得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1.1.2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涉及众多复杂的工艺和技术,需要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队伍中,农民工占比较大,他们大多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施工技术和质量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规范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如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密实,造成蜂窝、麻面等缺陷;模板安装不牢固,导致混凝土构件尺寸偏差。同时,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不足,无法有效指导施工,也影响了工程质量的提升。

1.1.3 施工过程管理不严格

施工过程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但在实际施工中,存在诸多管理漏洞。例如,施工方案制定不合理,未充分考虑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导致施工过程中频繁出现变更,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在工序交接环节,未严格执行验收制度,上一道工序存在质量问题未得到解决就进入下一道工序,使得质量问题不断累积。此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质量检测手段和监督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1.2 安全问题

1.2.1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许多施工单位虽然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制度内容陈旧,未及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更新完善,无法有效指导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制度形同虚设,施工人员对安全规定不重视,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一些施工现场未严格执行安全防护用品佩戴规定,工人在高空作业时不系安全带,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1.2.2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农民工安全培训不足,他们对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追求施工进度,常常忽视安全操作规程,冒险作业。例如,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未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导致脚手架稳定性不足;在临时用电过程中,私拉乱接电线,存在触电隐患。此外,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未能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隐患排查。

2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

2.1 质量控制措施

2.1.1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管理制度,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在采购材料前,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和实地考察,确保其具备生产合格材料的能力。材料进场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对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详细核对,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测。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予以退场处理,严禁用于工程建设。同时,加强材料的储存和保管,根据材料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储存措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等,确保材料在使用前的质量。

2.1.2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农民工,应开展系统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培训内容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同时,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此外,建立激励机制,对施工质量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质量问题责任人进行处罚,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2.1.3 强化施工过程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和相关规范要求,组织专业人员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和审批后实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变更。加强工序交接管理,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对工程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2.2 安全管理措施

2.2.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更新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2.2.2 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等。通过案例分析、视频教学等方式,增强培训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使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同时,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3 结论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制约了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通过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强化施工过程管理等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等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龙瑞 . 浅析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5,(06):7-9.

[2] 贾蝶 .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J]. 大众标准化 ,2025,(0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