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路径探究
何娟
成都体育学院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体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重要途径,其与思政教育结合具有独特优势与价值。体育精神与思政教育内核高度契合,通过融合能够实现育人功能最大化,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与实效性。本文立足教育实践,探究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现状、方法创新及评价机制建设,旨在为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提供参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问题症结的深层剖析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实践中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部分学校已形成初步融合模式,在体育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团队协作、拼搏精神等思政元素,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从整体看,融合质量与深度仍显不足,融入方式较为表面化,缺乏系统性规划与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往往将思政元素作为附加内容,未能与体育技能教学有机融合,呈现两张皮现象,导致思政教育效果弱化。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未充分挖掘体育项目蕴含精神内涵与价值取向,忽视体育运动本身所具有育人功能,使思政元素融入流于形式,未能与体育教学深度结合,无法形成协同效应,削弱了融合育人实际效果。
深层次问题剖析显示,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面临诸多瓶颈与困境。一是教师思政素养与融合能力不足,体育教师普遍专注于运动技能传授,对思政教育理解不深,缺乏有效融入能力,思政教师则对体育专业知识了解有限难以实现跨学科整合。二是融合标准与评价体系缺失,思政元素融入体育教学缺乏明确指标体系与质量标准,评价方式单一,难以科学评估融合效果导致教学改革动力不足。三是课程资源与教学方法创新不够,现有教材内容更新滞后,缺乏融合思政元素设计,教学方法创新不足,未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特点与需求。而且学科壁垒与管理机制障碍明显,学科间相对独立运行模式阻碍跨学科融合,管理体制机制缺乏有效支持与协调,未形成全员参与氛围,制约了融合深度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方法创新, 多元路径的系统构建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多元融合路径。情境教学法成为有效途径,通过设计富含思政元素体育情境,让学生在运动中自然接受思政熏陶。比如在篮球教学中设置团队协作主题情境,通过组织比赛演练,强化团队意识与协同精神;在田径教学中创设自我挑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坚持不懈精神与自我超越价值。案例教学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精选体育名人事迹或重大赛事案例,提炼其中包含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内化思政价值。比如可以通过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拼搏案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通过残奥会运动员顽强拼搏故事,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生活态度。还可以运用项目教学法,围绕特定主题设计综合性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实现思政教育与体育技能同步提升,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构建体系化融合路径需从多维度推进。在课程层面,重构体育课程体系,将思政元素作为课程设计重要维度,融入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各环节,形成螺旋上升知识结构。在资源层面要开发融合型教学资源,编写融入思政元素体育教材,建设数字化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丰富教学素材。在队伍建设方面应当强化教师思政素养与融合能力培训并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通过集体备课、经验分享等方式提升融合教学水平。同时创新课堂组织形式,拓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组织主题体育比赛、体育文化节、运动会等活动,搭建思政教育与体育活动结合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感受思政教育魅力,实现知行合一。还应当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育人合力,扩大思政教育覆盖面与影响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评价改革, 长效机制的科学建立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是推动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持续深入发展关键。要先构建多元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技能、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以及行为习惯等维度设计评价指标,全面反映融合教学成效。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引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评估融合教学效果。评价方法需多样化,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与结果综合评估。具体可以采用观察法记录学生行为表现,访谈法了解思想变化,成长档案袋记录发展轨迹,问卷调查法收集反馈意见等多种方法,获取全面评价信息。同时应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与学生,指导教学改进与学生发展,形成评价促进教学良性循环。
长效机制建设需从制度层面进行系统设计。其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统筹规划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全过程,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其二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将思政元素融入列入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与教师考核评优晋升挂钩,增强教师融合教学积极性。其三建立资源支持机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融合教学探究与实践,配备必要设施设备,为融合教学提供物质基础。同时构建培训研修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提升融合教学能力;还要建立经验推广机制,总结提炼优秀融合教学案例,通过研讨会、观摩课等形式进行推广分享,促进融合教学理念与方法普及。还应当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践反馈与评价结果,定期调整融合策略与方法,优化融合路径,保持融合教学活力与实效性,实现思政教育与体育教学融合可持续发展。
结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是新时代教育改革重要方向,通过深入分析当前融合现状与问题,创新融合方法与路径,改革评价体系,建立长效机制,能够推动思政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融合,实现育人功能最大化。这一融合不仅能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体育教学育人价值,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理论探究与实践探索,深化融合内涵,拓展融合领域,构建更加科学完善融合体系,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安品齐 .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路径探析 [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15):182-183.
[2] 孙吉旺 .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路径探析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0):196.
[3] 唐莺 .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路径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2(5): 后插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