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高考评价体系的高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探究
崔荣娜
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463600
引言
新高考评价体系以全面、科学选拔人才为核心目标,在考查维度与评价方式上掀起变革风暴。它不再单纯以分数论英雄,而是全方位考量学生的学科素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这与传统高中数学教学 “一刀切” 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传统模式无视学生间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节奏的差异,采用统一进度、方法授课,致使部分学生 “吃不饱”,部分学生 “消化不了”。
一、新高考评价体系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剖析
1.1 新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与特点
新体系在考查内容上,从以往侧重知识记忆转向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考查,涵盖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维度。例如在数学试卷中,增设实际生活情境下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评价方式趋于多元化,不再局限于纸笔测试,将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纳入其中,全面跟踪学生学习过程。选拔理念强调人才的全面与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独特优势与潜力,为不同类型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打破传统单一评价标准的束缚。
1.2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教学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不管学生基础与能力如何,均按统一进度授课。在讲解函数章节时,基础薄弱学生对函数概念尚未理解,教学已进入复杂函数性质推导,导致这部分学生跟不上节奏,逐渐丧失学习信心。教学重知识轻能力培养,课堂多为知识灌输,学生机械记忆公式、定理,缺乏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难以将知识灵活应用于新情境。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互动性差,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提升。
1.3 新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新体系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要求提升,教师需转变教学思路,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这对教师教学理念与方法创新提出挑战。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性质,更要培养其空间想象与逻辑推理能力。对学生创新思维考查,要求教师设计开放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出独特见解,而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此类活动组织经验不足。实践能力考查意味着教学要加强与实际生活联系,开发数学实践课程,这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知识与课程设计能力,对教师专业素养是巨大考验。
二、基于新高考评价体系的高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实施
2.1 学生数学学习差异分析与分层
通过定期数学测试,分析学生对各知识点掌握情况,了解其知识漏洞与优势板块。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如主动参与度、思维活跃度,判断其学习积极性与思考能力。问卷调查学生学习风格,是视觉型、听觉型还是动觉型。依据这些差异,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提高层与拓展层。基础层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欠缺;提高层学生有一定基础,但知识应用能力有待提升;拓展层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渴望知识拓展。
2.2 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差异化设计
针对基础层学生,教学目标设定为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公式,具备基本运算与解题能力。教学内容侧重于基础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如在数列教学中,详细讲解数列定义、通项公式求法,安排大量基础练习题。提高层教学目标为知识综合运用与解题技巧提升,教学内容增加知识间联系拓展,如将数列与函数知识结合讲解,布置综合性题目。拓展层教学目标是培养创新思维与数学探究能力,教学内容引入数学前沿知识、开放性问题,如探讨数列在经济模型中的应用,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
2.3 教学方法与评价的差异化运用
对基础层学生,采用讲授法与示范法,教师详细讲解知识点,示范解题步骤,帮助学生理解与模仿。评价以鼓励为主,关注其点滴进步,如作业中对正确解答的基础题给予表扬。提高层运用问题导向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升思维能力。评价注重过程性,考查课堂参与、小组讨论表现。拓展层采用探究式教学,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合作完成项目。评价采用多元化方式,包括项目成果展示、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综合能力。
三、基于新高考评价体系的高中数学差异化教学实施挑战与应对
3.1 教师教学理念与能力转变难题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难以接受差异化教学,认为会增加教学负担。在长期 “大一统” 教学模式下,教师已习惯一套教案、一种方法面向全体学生,突然转变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教学,从备课到课堂管理,各环节工作量大增,让教师望而却步。在分层教学实施中,对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方法把握不准。例如,在为基础层学生设计教学时,易出现难度把控过高,超出学生理解范围;为拓展层学生教学时,又可能拓展深度不足,无法满足其需求。解决办法是开展教师培训,邀请专家解读新高考评价体系与差异化教学理念,分享成功教学案例。培训内容涵盖如何精准分析学生差异、设计分层教学方案等实操技巧。
3.2 教学资源与时间分配困境
差异化教学需要丰富教学资源,如不同层次练习题、拓展学习资料,这对学校资源储备提出挑战。学校不仅要采购不同难度层级的数学辅导资料,还需开发或购买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在线课程、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资源,资金投入大。在时间分配上,要兼顾各层次学生教学进度,易出现时间紧张、分配不均问题。基础层学生理解速度慢,需要更多时间讲解基础知识与练习巩固;而拓展层学生学习进度快,等待基础层教学进度时易产生懈怠。应对策略为学校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建设数字化资源库,教师共享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网络优质资源,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筛选使用。合理规划教学时间,根据不同层次教学内容复杂度,灵活调整课时安排,确保各层次教学有序推进。
3.3 学生心理适应与家长支持问题
部分学生因分层产生心理压力,担心被贴上 “低层次” 标签,影响学习积极性。家长可能不理解分层教学,认为不利于孩子发展。沟通引导策略为教师与学生谈心,解释分层目的是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召开家长会,详细介绍差异化教学理念、方法与优势,展示分层教学成功案例,争取家长支持与配合。
四、结论
从剖析体系影响,到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再到应对实施难题,每一环节紧密相连。尽管面临教师理念转变、资源分配、学生心理等诸多挑战,但通过有效培训、合理规划、积极沟通等举措,能够逐一化解。持续推进基于新高考评价体系的高中数学差异化教学,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能,提升数学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高中数学教育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李静 . 新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三数列“微专题”教学策略探究 [J]. 数理天地 ( 高中版 ),2024,(21):67-69.
[2] 贾振祯 , 刘芳 . 新高考视域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策略 [J].亚太教育 ,2023,(19):10-12.
[3] 丁建华 .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视角的高中数学命题策略研究 [J]. 数学大世界 ( 上旬 ),2023,(0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