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现状及对策
刘丹丹
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儿园
摘要:本文聚焦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状况,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存在场地设施不足、教师指导理念滞后、活动时间受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游戏环境空间布局、丰富游戏材料投放、强化教师专业引导能力、构建多元评价机制等策略。研究表明,科学规划户外空间、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家园合作机制有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质量提升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现状分析
引言:户外自主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教育理念更新,各国教师愈发重视户外游戏价值。然而,实际教育实践中,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开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制约着游戏育人功能发挥。本文聚焦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探索环境优化策略与质量提升方法,旨在为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实践提供参考,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一、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的现状分析
大部分幼儿园已认识到户外游戏重要性,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观念与实践脱节现象。户外活动空间规划不科学,许多幼儿园户外场地面积不达标,每名幼儿可用活动面积低于国家标准要求。部分园所虽有较大活动场地,却因功能区划分不合理导致使用效率低下。游戏材料配备单一,缺乏创意性与探索性,难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兴趣。大量固定设施占据主要位置,而自然材料、非结构性材料投放不足,限制了幼儿创造性表达空间。户外活动时间保障机制缺失,受天气因素、安全顾虑、升学压力等影响,户外游戏时间常被压缩或取消。部分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两小时,远低于指南建议。
教师指导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囿于传统教育理念,过度干预幼儿游戏,忽视幼儿主体性;另一部分则放任自流,缺乏必要支持与引导。同时,评价机制不健全也制约着户外自主游戏质量提升,现有评价多关注表面活动开展情况,忽视对幼儿参与度、游戏深度等质性指标考量。家园合作不充分,家长对户外游戏价值认识不足,过分担忧安全问题,无形中降低了户外活动开展效果。最后,游戏文化氛围营造不足,部分幼儿园缺乏积极正向游戏文化建设未能形成支持幼儿自主探索环境氛围。
二、优化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环境的实施策略
教师要重视体验式游戏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并运用课程游戏化理念,为幼儿构建轻松、和谐、愉快的游戏氛围,从而切实激发幼儿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并为其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应该科学规划户外空间布局,打破传统固定式场地设计思维,采用功能区与开放区相结合模式。可划分运动区、沙水区、种植区、建构区、表演区等功能明确又相互融通空间,确保每个区域既有独立性又保持连贯性。增设可变换区域通过移动式隔板、帐篷等灵活改变空间形态,满足不同主题游戏需求。丰富游戏材料供给,注重自然材料引入如树叶、石子、树枝等,让幼儿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变化韵律。增加非结构性材料投放如纸箱、轮胎、绳索、布料等,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性使用。开发园本特色材料结合本园文化与周边资源特点,设计独具特色游戏道具。创设全天候户外环境,解决季节天气限制问题。可建设半露天活动区,安装防护棚架,在雨雪天气仍能保障户外活动开展;设置防晒设施,夏季高温时段提供遮阳区域;冬季则可开展冰雪游戏,让幼儿体验季节变化乐趣。
设计多层次挑战环境,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需求,提供梯度化游戏设施。低龄班设置安全性高、操作简单设施;中班增加一定难度与合作元素;大班则提供具挑战性项目,满足探险需求。注重环境文化创设,通过环境标识、区角名称、游戏规则图示等,营造积极向上游戏文化氛围。还应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如传统游戏场景、民俗图案等,增强文化认同感。建立环境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定期观察记录幼儿使用情况,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环境设置,确保环境始终保持新鲜感与挑战性。通过这些策略实施能够构建一个安全、丰富、充满可能性户外游戏环境,为幼儿自主游戏提供良好物质基础。
三、提升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质量的有效方法
学校应该强化教师专业引导能力,转变教育理念,摒弃教师主导、幼儿被动接受传统模式,确立幼儿主体、教师引导新理念。组织系统化培训,通过讲座、工作坊、案例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游戏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开展园本研修,结合本园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户外自主游戏指导策略。建立同伴互助机制,通过老带新结对帮扶、集体备课等方式,促进经验共享。科学规划活动时间保障每日户外游戏时间不少于两小时且分散安排于上午、下午不同时段。建立弹性时间管理机制,根据季节变化、天气状况灵活调整,确保全年稳定开展户外活动。制定雨雪天应对预案,避免因天气原因取消户外活动。构建支持性游戏互动模式,教师采取走进—观察—支持—退出循环介入策略,尊重幼儿自主选择权,适时提供资源与建议,避免过度干预。鼓励混龄互动,创设大中小班共同游戏机会,促进经验交流与能力互补。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关注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记录、游戏日志、作品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幼儿参与度、互动质量、问题解决能力表现。引入幼儿自评与互评,培养自我反思能力。采用数字化记录工具如照片、视频等,捕捉精彩瞬间,形成长期发展档案。同时,加强家园合作互动,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观户外游戏活动,直观感受游戏价值。开展家长培训讲座,传播科学育儿理念,消除对户外活动安全顾虑。鼓励家长参与户外环境创设,贡献材料、智慧与劳动。最后,促进园际交流合作组织教师参观优秀幼儿园,学习先进经验。举办区域性研讨会,共同探讨户外游戏实践问题;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交流环境创设、活动设计等成功案例。通过这些方法综合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户外自主游戏质量,促进幼儿获得全面均衡发展。
结论: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现状反映出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空间规划不合理、材料配置单一、时间保障不足、教师指导能力欠缺等问题。通过优化户外游戏环境实施策略与提升游戏质量有效方法,能够显著改善这一状况。科学规划户外空间布局、丰富游戏材料供给、创设全天候活动环境,结合强化教师专业引导能力、科学规划活动时间、构建支持性互动模式等措施形成系统化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潘莹莹. 农村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24.
[2] 乐宏辉. 长沙市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吉首大学,2021.
[3] 张少雅. 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的问题及对策[J]. 幼儿教育研究,2018(5):10-12. DOI:10.3969/j.issn.2095-9125.2018.0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