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阅读课文化意识阶梯式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张丽娟

鹤壁市致远中学 河南鹤壁 458030

摘要: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新时代人才不可或缺的素养。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其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至关重要。初中英语阅读课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关键场景,但当前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探索初中英语阅读课文化意识阶梯式培养策略,旨在填补教学实践中的空白,为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文化意识;阶梯式培养

1 初中英语阅读课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分析

1.1 教学目标定位偏差

部分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将阅读课单纯地视为词汇、语法的讲解课,忽视了文化意识培养目标的设定。即使设置了文化意识培养目标,也往往不够具体、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导致文化意识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有效落实。

1.2 教学内容选择局限

教学内容多集中于教材中的文本,对课外文化素材的拓展不足。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数量有限,且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此外,对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较为单一,多以文字描述为主,缺乏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呈现形式,难以激发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兴趣。

1.3 教学方法运用单一

在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教师多采用讲解法,直接向学生灌输文化知识,缺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文化学习,难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文化批判能力,导致学生的文化意识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1.4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评价主要以语言知识掌握情况为重点,对文化意识培养的评价缺乏科学的标准和方法。评价方式多采用笔试,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无法全面反映学生文化意识的发展水平,也难以对教学起到有效的反馈和指导作用。

2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阅读课文化意识阶梯式培养策略构建

2.1 基础认知层级:文化知识积累

(1)文本文化信息挖掘

在阅读教学前,教师要深入分析阅读文本,梳理其中涉及的文化知识,包括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例如,在学习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关于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的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与节日相关的起源故事、庆祝方式、特色食物等文化信息,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相关的文化细节,初步了解西方节日文化。

(2)多样化文化素材补充

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教师应结合阅读文本内容,补充多样化的课外文化素材。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不同文化。例如,在学习关于英国伦敦的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播放伦敦的城市风光视频,展示大本钟、伦敦眼等标志性建筑,同时介绍英国的礼仪文化,如见面时的问候方式、餐桌礼仪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3)文化知识对比学习

将英语文化与学生熟悉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两种文化在相同主题下的差异,如饮食文化、家庭观念等。例如,在学习关于家庭的阅读文章时,让学生对比中西方家庭结构、亲子关系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避免文化误解。

2.2 深化理解层级:文化内涵感悟

(1)问题引导深度思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中的文化内涵。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如分析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文化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影响等。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提问:“个人主义价值观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与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相比,有哪些优缺点?”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2)角色扮演体验文化

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体验方式。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内容,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模拟真实的文化场景。例如,在学习关于购物的阅读文章后,组织学生进行购物场景的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店员,体验西方购物文化中的交流方式、服务礼仪等,在实践中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理解能力。

(3)小组讨论分享观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化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启发,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文化内涵。例如,在学习关于环境保护的阅读文章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中西方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和理念的异同,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表达能力。

2.3 迁移运用层级:文化能力提升

(1)跨文化交际任务设计

设计跨文化交际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进行交流。例如,组织学生与外国友人进行线上交流,或者模拟国际会议、文化交流活动等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进行观点阐述和交流。通过这些任务,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文化问题的能力。

(2)文化作品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进行文化作品创作,如撰写文化介绍文章、制作文化手抄报、拍摄文化主题视频等。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文化知识,运用所学的语言和文化技能进行表达。例如,让学生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主题,撰写英语文章,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分享,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3)文化反思与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同时也对其他同学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反思和评价,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文化理解和运用方面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文化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思和评价,对教学进行调整和优化,更好地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发展。

3 阶梯式培养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

3.1 教学实践案例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某节课为例,在基础认知层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了解制作奶昔的步骤,同时补充西方饮食文化中常见的饮品和制作方法,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在深化理解层级,通过提问:“为什么西方饮食中奶昔等饮品如此受欢迎?这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西方饮食文化的内涵。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西餐厅点饮品的场景,体验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交流和服务礼仪。在迁移运用层级,布置任务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一种中国传统饮品的制作方法,并录制视频进行分享,鼓励学生在班级内进行跨文化交流和评价。

3.2 实践效果分析

通过实施阶梯式培养策略,学生在英语阅读课中的文化参与度明显提高,对文化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在课堂表现上,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文化讨论和实践活动;在学习成果方面,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英语表达不同文化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任务中表现出较好的应变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同时,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得到增强,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外文化差异,自觉传播中国文化。

4 结束语

本研究构建的阶梯式培养策略,有效提升了学生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推动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然而,研究仍存在局限性,未来应进一步探索策略与信息技术融合路径,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持续完善初中英语阅读课文化意识培养体系,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国际视野与文化自信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丹.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J].中学生英语,2024,(44):87-88.

[2]张飞婵.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阅读课思维导图使用技巧探究[J].考试周刊,2024,(15):125-130.

[3]黄颖.英语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分析[J].校园英语,2023,(06):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