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
刘洁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 476000
摘要:高中语文新教材以单元为核心组织模块,重视文本间关联与主题贯通。本文聚焦单元整体教学路径,从课程资源整合、教学活动设计、学习评价创新三方面构建系统策略体系。通过整合显性隐性课程资源,打破学科壁垒,拓展教学资源边界;创设情境化教学活动实施项目学习方案,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采用形成性评估手段设计基于核心素养成长记录体系。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课程资源整合;学习评价创新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新教材秉持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以主题贯通为纽带联结多篇文本,旨在促进学生获得更加整全学习体验。然而,现实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单篇文章独立教学、单元主题空泛解读、资源链接不畅等问题。如何有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难题。本文基于新课标理念,立足实际教学情境,从课程资源整合、教学活动设计、学习评价创新三维度出发,探索构建系统化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体系,为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提供可行参考。
一、构建单元整体教学的课程资源整合策略
教师需立足单元主题,全面梳理各类可用资源,构建多层次资源支撑系统。进行教材文本间关联分析,挖掘共同主题意蕴,找出文本间内在联系,如思想观念、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等共通点形成文本群关联图谱。拓展校本资源库建设,围绕单元主题收集整理中外经典作品、名家解读、影视资料、历史文献等补充材料,实现教材资源拓展延伸。
教师还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资源整合,语文教师可与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建构主题学习资源包,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学习素材与多维视角。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字化资源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如数字图书馆、专题网站、学习软件等,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二、推进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教学活动的设计应遵循主题引领原则,强调系统性、整体性与层次性,注重活动间逻辑关联,构建完整学习链条。主题导入环节可通过情境创设、影像材料、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对单元主题初步认知;精读教学环节应打破传统单篇文章讲解模式,采用比较阅读、主题聚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文本间内在联系。探究活动环节可设计系列思考任务,如主题研讨、辩论交流、文本解析等促进学生深度思维发展。拓展实践环节可组织创意写作、情境表演、微视频制作等活动,鼓励学生多元表达;综合应用环节则可实施项目式学习如专题研究、作品编撰、文化展演等任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教学为例,该单元围绕自然与情怀主题组织文本,可设计系列教学活动:主题导入环节,教师可设计自然美学情境导入,展示中国传统山水画作品与现代自然摄影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时代人们对自然情感并提出思考问题:作家眼中自然风景如何承载人文情怀?比较阅读环节,可将三篇文章按空间意象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北平城郊秋景、荷塘月夜、地坛四季变化描写异同,探究不同空间背景下作家情感表达特点。主题探究环节,可设计意象探究学习单,引导学生梳理三篇文章中关键意象(如秋色、月色、树木等),分析这些意象如何映射作家内心世界。在实践活动环节,组织情景复原创意写作,学生分组选择文中场景,通过多媒体技术重现场景并进行现场解说或朗诵。综合应用环节,开展文学地图项目学习,学生合作绘制文学与自然主题地图,标注文学作品中典型自然场景,撰写导赏词,制作成数字地图或实体展板,在校园展示交流,实现多篇文章主题贯通,使学生深刻体会自然与人文情怀内在联系。
三、深化单元整体教学的学习评价创新策略
评价内容应涵盖语言运用能力、文学审美体验、思维发展水平、学习方法掌握、情感态度养成等方面,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评价方式应采用多元手段,如课堂观察、作业分析、成果展示、学习档案等,全面记录学生学习轨迹。评价主体应实现多元参与,整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等,形成全方位评价网络;评价时机应贯穿学习全过程,包括学习前诊断性评价、学习中形成性评价、学习后总结性评价,实现评价全程化。评价工具应与现代技术融合,借助学习分析系统、电子档案袋等手段,实现数据采集与分析智能化;评价结果应用应注重反馈改进功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形成评价——反馈——调整——再评价循环系统。优质评价体系能够引导教学方向,激发学习动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成为单元整体教学实施重要保障。
以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窦娥冤(节选)》《雷雨(节选)》《哈姆雷特(节选)》教学为例,该单元围绕悲剧精神与人性光辉主题,可设计系列评价方案:学习前开展戏剧鉴赏能力诊断性评价,通过问卷调查与简单戏剧赏析测试,了解学生戏剧文学基础与欣赏水平;学习中实施文本解读能力形成性评价,设计《戏剧人物形象分析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窦娥、繁漪、哈姆雷特三位人物形象特点、悲剧命运根源、人性光辉表现,从人物形象塑造、对白设计、情节安排等角度进行评分。组织戏剧表演力实践评价,学生小组合作改编表演三部戏剧片段,通过师生互评、组间互评方式,评价表演还原度与创新度;开展戏剧批评力综合评价,学生撰写悲剧精神与现代社会主题评论文章,从思想深度、论证逻辑、语言表达等维度进行评价。在学习结束后实施戏剧文化理解力总结性评价,采用戏剧文化地图项目成果展示方式,学生绘制中西方戏剧发展史与代表作品关系图并进行现场解说,从知识广度、文化理解、创意表达等方面进行评分。最后建立学生戏剧鉴赏素养成长档案,记录单元学习过程中各项表现与进步情况,形成整体性评价结论,实现对学生戏剧文学素养全面评估。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实施需要系统策略支撑。通过构建多维度课程资源整合策略,可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材料,拓展知识视野。通过设计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教学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实现知识内化;通过创新多元化学习评价机制,可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促进持续进步。三大策略形成有机整体,互为支撑,共同作用于教学全过程。未来可进一步关注不同类型单元教学特点,探索更加精准教学策略,同时也应重视信息技术与单元整体教学融合路径,提升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1] 胡红. 高中语文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探索[C]//教育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 2024:1-3.
[2] 袁文锦.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 语文教学之友,2023,42(4):23-25.
[3] 程慧芸. 任务表单驱动下的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以写景抒情散文单元为例[D]. 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