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课程在农村幼儿园艺术创作中的融入与实践
刘静
半截沟镇中心幼儿园大庄子村分园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自然课程作为提升儿童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农村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将自然课程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还能促进其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感知力的培养。本文以大庄子村分园大班为例,探讨自然课程在艺术创作中的融入与实践,旨在通过具体的教育案例分析,展示自然课程如何有效地激发儿童的艺术表现力,并为农村幼儿园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通过此研究,期望能够为农村地区的教育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自然课程;农村幼儿园;艺术创作;融合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自然课程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农村地区,其独特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优势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当前大多数农村幼儿园仍面临课程内容单一、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艺术创作作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将自然课程与艺术创作相结合,既能促进幼儿对自然世界的探索与理解,又能激发其艺术表达的潜力,为提升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因此,探索自然课程在农村幼儿园艺术创作中的融入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农村自然资源融入艺术创作启发幼儿想象
在农村幼儿园的艺术创作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周围自然资源,将其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通过带领幼儿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天气变化等自然元素,教师引导幼儿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利用自然材料如树叶、石块、泥土等进行创作,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还能促使他们对自然环境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应鼓励幼儿通过艺术表现自己对自然景象的独特理解,进而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让艺术创作成为思维与自然的桥梁。
比如,在大庄子村分园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利用周围的农田、农作物和乡村环境,引导幼儿观察田野中的稻谷、玉米、花草等自然元素。在秋天的丰收季节,教师组织幼儿参观农田,鼓励幼儿触摸、感受成熟的果实,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彩色纸张、颜料等材料表现自己看到的自然景象,如金黄的稻谷、绿意盎然的农田等。教师需要通过讨论和提问帮助幼儿拓宽思维,让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同一自然景象,从而激发更多的想象和创作灵感。通过这种方法,幼儿不仅学习到如何表现自然景观,还能在艺术创作中深化对自然的感知,增强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巡村活动发现素材促进自然艺术创作实践
巡村活动是农村幼儿园教师帮助幼儿接触和体验自然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带领幼儿走出教室,深入村庄周围的自然环境,发现丰富的艺术创作素材。通过探索不同的自然景观,幼儿能够触摸到各种自然元素,如山水、河流、田野等,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并通过讨论与交流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教师应鼓励幼儿在活动中拍摄照片或收集实物素材,带回课堂进行艺术再创作。通过这种形式,幼儿在实际的自然体验中,获得了真实的创作素材,并能在艺术创作中反映出自己的感知和思考,使自然教育与艺术创作有机结合。
活动中,教师需要组织“巡村”主题活动,带领幼儿走进村庄的各个角落,发现自然艺术创作的素材。例如,在春天,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村头的小溪、路边的野花以及田间的动物,通过实际观察,幼儿可以收集到自然物品如树叶、石块、花瓣等。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用这些自然素材进行创作,教师可引导他们将不同形态的树叶拼贴成动物,或将石块堆砌成小山丘。通过这一过程,幼儿不仅能提升对自然环境的认知,还能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巡村活动不只是单纯的外出,教师需要设计与自然相关的艺术活动,通过互动和指导,帮助幼儿将观察到的自然景象转化为艺术作品,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家园共育共游家乡美景激发艺术创作灵感
家园共育模式是提升农村幼儿艺术创作实践的另一有效策略。教师应通过组织家庭与幼儿共同参与的活动,如家庭自然游览、绘画创作等,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参观家乡的美丽景点,观察季节变化中的自然景观,并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创作素材。通过家庭共同参与,幼儿不仅能够在亲情互动中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还能在家长的支持下加深对自然的情感联系。教师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家园教育的深度融合,让幼儿的艺术创作不仅限于课堂,而是贯穿于家庭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全方位的艺术教育氛围。
在活动中,教师需要与家长积极合作,组织亲子假期游玩活动,结合家乡的自然景区如江布拉克等进行艺术创作。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在游玩过程中观察大自然的美景,特别是春夏秋冬的自然变化,强调大自然的色彩和形态对幼儿创作的启发作用。家长可以通过口头描述帮助幼儿理解自然景观,例如大山的壮丽、湖泊的宁静、树木的生长等。这些自然元素的具体描绘,不仅能增强幼儿对家乡的认同感,还能在艺术创作中激发他们对家乡美景的艺术表达。教师在后续的课堂上可以利用幼儿在家长陪伴下收集到的照片、画作等素材,鼓励他们创作关于家乡自然景色的艺术作品。通过这种家园共育的模式,幼儿的艺术创作不仅受到家庭的影响,还能在园所的教育中得到延伸和拓展。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了自然课程在农村幼儿园艺术创作中的融入与实践策略。通过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师能够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创作素材,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巡村活动与家园共育的结合,为幼儿艺术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通过这一系列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艺术体验,也能够深化他们对自然的理解与感知。研究表明,融合自然课程与艺术创作的教学方法,不仅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也为农村幼儿园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岳燕艳.幼儿园亲自然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界,2024,(36):116-118.
[2]王琦雯.幼儿园体验式亲自然课程的实践[J].亚太教育,2024,(2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