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安全教育融合
徐冬梅 匡艳
扬中市外国语小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开展现状与问题,探索教学设计与资源整合策略,构建评价反馈与持续优化机制。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融通,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安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可结合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与实践能力。然而实践中仍存在认识不足、资源缺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文章提出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主题单元,整合多元资源支撑教学实施,建立多维评价体系引导教学改进等建议,旨在推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安全教育
引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通过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能够拓展学习情境,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知识融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成长规律。安全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可通过数学问题解决、数据分析等方式自然融入,增强学习的生活实用性。本文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促进策略与评价优化建议,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参考,推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有效开展。
一、当前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从理念认知角度看,部分教师对跨学科学习本质理解不够深入,将其简单理解为多学科知识拼凑或表面联系,缺乏对学科核心素养融合理解,导致教学活动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性学习体验。例如,在涉及安全教育的主题设计中,仅停留在"计算逃生时间"等表层联系,未能深入探讨数据背后的安全行为模式。从课程设计角度看,跨学科主题确定往往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安全教育内容未能与数学知识形成深度关联。例如,在"校园安全"主题中,可能仅简单统计安全事故次数,而未能结合概率、统计等数学概念分析风险因素。从教学实施角度看,部分教师对安全教育知识掌握有限,难以在数学课堂中自然融入应急避险、网络安全等内容。例如,在"数据分析"教学中,教师可能忽略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数据识别网络诈骗等实际问题。从资源支持角度看,适合小学生的跨学科安全教育资源匮乏,如缺少结合数学计算的交通安全模拟软件、防灾减灾互动游戏等,教师自主开发负担较重。从学校组织角度看,传统学科教学评价体系仍占主导地位,课程安排、教师配置、教学空间设计等方面未能充分适应跨学科教学需要,学科间壁垒依然存在。从家长社会角度看,对跨学科学习价值认可度不够,过分关注学科考试成绩,客观上制约跨学科主题学习深入开展。另外现有评价机制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在安全知识应用、应急思维等方面的成长。例如,在"家庭用电安全"项目中,评价可能仅关注电费计算,而忽略学生对安全隐患的识别能力。
二、促进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设计与资源整合
跨学科主题学习应确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选择原则,立足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特点,选择贴近实际问题情境作为主题。构建清晰学习路径图,明确学习目标、重点任务、时间安排、评价方式,按照问题提出-资料收集-方案设计-实践验证-成果展示-反思改进等环节组织教学活动,确保学习过程系统连贯。如交通安全与数学计算:设计“我是小小交通员”主题,计算车速、制动距离(如:汽车以60km/h行驶,紧急制动需要多少米?),结合交通标志识别开展模拟演练;食品安全与统计:开展“健康小买家”活动,计算食品营养成分比例,分析添加剂数据,制定健康购物清单。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采用项目学习、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防灾减灾与几何:在“校园安全小卫士”项目中,计算逃生路线的最短路径(结合图形与测量知识),模拟地震疏散时间管理;网络安全与数据分析:通过"数字侦探"主题,分析网络使用时间数据,讨论合理上网时长,学习密码排列组合的安全原理。整合多元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源、数字资源、社区资源等,构建资源库支持教学实施。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跨学科资源平台,收集整理典型案例、教学视频、活动设计等材料方便教师共享使用。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优势,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共同研讨、设计、实施主题学习活动。邀请社区专业人士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拓展学习视野。强化学习工具支持,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工具梳理跨学科知识联系。注重家校合作,宣传跨学科学习理念与价值,争取家长理解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如强化家校协同设计家庭安全任务,如“计算家用电器耗电量并排查安全隐患”,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安全实践能力。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设计小小超市跨学科主题活动,将数学计算能力与语文表达、美术设计、品德教育等多学科内容融合。学生分组创建模拟超市,涉及商品采购、价格制定、营销宣传、销售核算等环节。学习两位数乘法时,学生需计算不同商品总价格,如25盒饼干每盒12元共需多少钱,36瓶矿泉水每瓶3元需多少元等,通过实际购物情境体验算法作用。学生制作商品标签、宣传海报,既练习数学计算又培养美术审美感知;撰写商品说明书、创作广告语,既练习乘法又锻炼语文表达;开展诚信经营主题讨论,既学习数学计量又培养品德意识。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折扣计算,如原价56元商品打八折售价多少,引入小数乘法提前感知;设计购物清单计算总价,培养估算意识与验算习惯。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实施现状与问题,探索教学设计与资源整合策略,构建评价反馈与持续优化机制,形成了较为完整实施路径框架。推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有效开展,需要从理念更新、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资源支持、评价反馈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构建系统化实施体系。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安全教育的融合,既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又能培养其安全素养。
本文系2024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像专家那样思考:基于真实情境变革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024JSQZ001)、2019年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指向全域义务教育提质增效的‘实学课堂’建设”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洪雪萍.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方式研究[J].教育界,2024,(24):98-100.
[2]叶妙妙.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新教育,2024,(17):75-76.
[3]韩家玲.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方式研究[J].理科爱好者,2024,(02):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