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创新探究

作者

徐吉婷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实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教学模式优化与路径创新方案,构建科学评价改革体系。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面临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实训基地建设滞后、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通过产教融合推动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完善多元评价机制能有效提升实训教学质量。本文旨在为中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中职旅游;实训教学;创新模式

一、中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分析与问题反思

当前中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呈现出诸多问题与挑战,需要深入剖析并加以反思。其一教学理念存在偏差,部分学校仍停留于传统知识灌输模式,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未能真正贯彻学做合一理念。其二实训条件建设不足,许多院校因经费限制,实训场所规模小且设备陈旧,无法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需求,导致学生实训内容与行业实践脱节。实训项目设计缺乏系统性,往往片面追求技能点覆盖而缺少整体规划,难以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同样突出,教师普遍缺乏行业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胜任实战型教学任务。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也是制约实训教学质量提升因素,多数合作停留在表面层次,企业参与实训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难以接触真实工作环境。

教师实训教学评价机制单一,过分强调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学生能力水平。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脱节,部分实训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无法紧跟市场变化。信息技术应用不足,智慧教学手段缺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实训教材建设滞后,许多教材内容陈旧缺少针对性,无法反映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学生实训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对实训认识不足,参与热情不高影响教学效果。职业素养培育不足,实训过程中过分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等素养培育。校际交流合作不足,各院校各自为战,缺乏资源共享机制。这些问题共同制约着中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质量提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予以解决。

二、中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优化与路径创新

针对中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存在问题,必须采取系统措施进行模式优化与路径创新。其一转变教育理念,确立学生中心能力本位教学思想,将学生置于实训教学主体地位,注重综合能力培养而非单纯知识传授。其二优化实训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模块化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形成循序渐进能力培养链条。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深度融合合作机制,采取引企入校项目引领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推动企业全方位参与实训教学过程。推行双主体育人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共担育人责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按照行业标准配置专业实训室,建设综合性校内实训中心,打造仿真工作环境;同时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岗位实习机会。

实施项目导向教学引入真实项目案例,组织学生团队协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手段,构建数字化实训教学环境。创新实训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互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推行导师制培养模式,为学生配备校内外双导师,提供全程指导与帮助。实施分层分类教学,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实施个性化培养。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健全实训教材体系,编写校企合作特色教材,引入行业标准。加强职业素养培育,将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团队协作等素养融入实训全过程。建立校际联盟,打破资源壁垒,实现优质实训资源共享。构建产教融合平台,推动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多方协同形成育人合力。通过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创新,逐步构建具有中职特色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新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中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评价改革与体系构建

中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评价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关键环节,必须构建科学完善评价体系。其一转变评价理念,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向过程结果相结合,从单一知识技能评价转向综合素养评价,建立以能力为导向多元评价体系。其二明确评价主体,构建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参与机制,引入行业企业专家评价,增强评价专业性与权威性。拓展评价内容,从单纯考核专业技能扩展至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等多维度,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评价方式,采用技能操作、项目任务、情境模拟、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提高评价真实性。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通过学习档案袋、成长记录册等工具,记录学生学习轨迹与进步情况。引入企业标准,将行业职业标准融入评价体系,使评价更贴近岗位需求。构建分层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培养阶段设定相应评价指标,实现评价递进性。

开展自评互评,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建立信息化评价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实现精准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反馈应用机制,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改进与学生发展指导。健全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常态化监测制度,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借鉴先进评价理念与方法,提高评价国际化水平。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学生给予奖励激发学习动力。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证,鼓励学生获取行业认可证书。评价体系构建需要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逐步形成科学完善评价机制。通过评价改革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引领教学方式转变与学习方式改进,推动实训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同时评价体系应具备开放性与发展性,随着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完善,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旅游服务人才提供支撑。

结论:中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创新是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重要举措。当前实训教学面临理念滞后、条件不足、校企合作形式化等问题。必须通过教育理念更新、课程体系优化、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产教融合、项目导向、信息技术应用构成实训教学创新路径,多元主体参与、过程结果结合、职业标准融入成为评价改革核心。未来应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数字化建设完善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中职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妍.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4,(18):147-149.

[2]程欣杰.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C]//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2020年第四届国际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学术会议论文集(卷一).晋城技师学院;,2020:233-234.

[3]朱学扬.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J].百科知识,2019,(2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