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彭曼
汨罗市第三中学 414400
摘要: 本研究深入剖析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问题,以相关理论为支撑,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涉及情境创设、语言输入输出优化、小组活动开展、技术融合运用等,探讨教师角色转变与评价体系构建,旨在提升学生口语能力,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优化
一、引言
当今全球化时代,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关键工具,其口语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核心地位。然而,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深入研究与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现状与问题剖析
(一)教学方法滞后
传统口语教学常聚焦于词汇语法讲解与机械模仿,课堂缺乏真实语境与互动活力。例如,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讲解单词发音、句型结构后,让学生反复跟读、背诵对话,学生虽掌握语言形式,但难以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致使学习积极性受挫,口语提升缓慢。
(二)语言环境受限
汉语主导的日常生活环境,极大压缩了学生英语交流空间。除有限课堂时间外,学生缺乏自然的英语交流场景,语言输入输出严重不足,所学知识难以转化为流利口语表达,“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存在。
(三)学生差异显著
高中生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参差不齐。基础薄弱学生在口语表达上信心不足,性格内向学生则怯于开口,而大班教学模式下,教师难以精准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口语水平差距逐渐拉大。
三、理论基石
(一)建构主义理论
该理论主张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于真实情境中通过协作交流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丰富情境,促使学生在互动中内化语言知识,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的转变。
(二)输入输出理论
强调足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同时输出能推动语言知识的巩固与深化。教师需为学生提供多元优质输入资源,并设计多样化输出活动,如对话、演讲等,助力学生口语能力螺旋式上升。
(三)合作学习理论
基于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成员间相互依赖、沟通协作,能有效增加语言实践机会,降低学生口语表达焦虑感,提升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促进口语能力共同发展。
四、改进策略探索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教师运用多媒体呈现英语原声视频、动画等,营造逼真语言情境,如播放英文电影片段后组织学生配音或角色扮演,使学生沉浸其中,自然运用英语表达情感与观点,激发口语学习热情。同时,结合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如模拟餐厅点餐、机场候机等,让学生在熟悉场景中锻炼口语,增强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与准确性。
(二)强化语言输入输出
1. 拓展阅读输入
推荐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简易小说等读物,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汇、短语、惯用表达及文化背景知识。例如,组织阅读分享会,鼓励学生交流心得,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与记忆,为口语输出储备素材,提升表达的丰富性与地道性。
2. 优化听力训练
借助英语广播、有声读物等资源,设计多样化听力任务,如听写、听后复述、总结大意等。在听力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连读弱读等发音技巧,并进行模仿跟读练习,使学生的口语发音更加纯正自然,增强语感与语言节奏感。
(三)小组活动促进协作
依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合理分组,每组 4 - 6 人,布置主题讨论、小组辩论、短剧表演等任务。教师在旁观察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倾听、共同探讨,解决交流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合作互动提升口语表达的流利度、逻辑性与交际策略运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四)技术融合拓展渠道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英语学习 APP(如口语侠、英语趣配音)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如在线外教课程、口语练习游戏、智能评测反馈等。学生可根据自身水平与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口语训练,突破时空限制,拓宽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与自主性。
五、教师角色重塑
(一)引导者角色凸显
教师应从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设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口语表达技巧与方法。例如,在小组讨论前抛出开放性话题,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组织语言、阐述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二)促进者角色担当
营造宽松、民主、包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活动,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与表达尝试,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口语表达中的恐惧与焦虑心理,增强自信心与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中提升口语能力。
六、评价体系完善
(一)过程结果并重
形成性评价贯穿教学全程,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日志、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学习进展与问题,教师据此调整教学策略;终结性评价定期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二者有机结合,确保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评价全面且精准,真实反映学生学习轨迹与水平提升状况。
(二)标准灵活多元
制定分层评价标准,针对不同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学生设置差异化目标与要求。对基础薄弱学生侧重发音、词汇运用等基础能力提升评价;对学有余力学生强调语言逻辑性、文化内涵融入等高级能力考查,激励各层次学生在自身基础上持续进步,挖掘口语学习潜力。
(三)主体多元互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我评价,引导其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制定改进计划;小组互评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借鉴,培养合作意识与批判性思维;教师评价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给予专业指导与建议;同时,适当引入家长与社会评价,如社会实践中口语应用表现反馈,拓宽评价视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网络,共同推动学生口语能力发展。
七、结论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改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正视现存问题,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实施情境化教学、强化语言输入输出、推进小组协作与技术赋能,并重塑教师角色、完善评价体系。通过各方协同努力,激发学生口语学习兴趣与潜能,逐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水平,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语言基础,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推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向高质量、高效率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束定芳. 现代外语教学: 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3] 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
[4]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5]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ory and Research[M]. Edina, M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