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究初中化学的绿色化实验教学策略

作者

唐春艳 吴捷 郑又中

1 重庆市潼南区潼州小学校 2重庆市潼南区梓潼初级中学校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学会“第十届(2021-2023年)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川渝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渗透绿色化学的实践研究”(XH2021B1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化学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了绚丽多彩,然而随着化学领域的一次次发展,在潜移默化中一次次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对我们的生存造成了一定威胁。因此,将绿色化学的思想理念与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进行结合就显得至关重要。其中,这不仅仅能够拓展教学内容,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的。对此,教师需要注重绿色理念,通过设计相关的教学策略,确保整个课堂效率能够得到提高,并确保学生形成一定的绿色化学思想。

关键词:初中化学;绿色化;策略

将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理念相结合,能够强化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绿色化学意识。对此,教师需要在绿色理念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教学策略。

一、绿色化学思想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绿色思想意识

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化学污染,且所使用到的材料大多数具有毒性、刺激性。那么,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当注意材料的有效利用,尽可能避免药品浪费或者仪器损坏等现象。这样一来,基于绿色化学的思想下,学生能够遵循思想理念,充分利用化学原料,避免不必要的化学损失或者化学污染,实现绿色化学的目标。

(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环境污染作为当今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

是化工业的发展。要知道,化工业的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自然需要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对此,在初中阶段进行绿色化学教学,能够及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思想与意识。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绿色化学理念,能够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与责任感,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

时刻遵循绿色化学理念。可见,通过教师绿色化教学理念的实践,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主动联系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加强自己的行为约束,减少破坏环境行为出现的概率。【1】

二、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部分教师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的答题能力为主要核心进行教学,并没有着重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导致整体的教学效率不高,不利于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

三、初中化学绿色化实验的教学策略

(一)合理改进实验设计

绿色化学的本质在于实现化学实验中原子利用率的提高,尽可能降低实验所造成的污染,以此落实化学实验的生态性、经济性与科学性的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在绿色化学的理念下,需要对原有的实验过程进行改善,以此提高整个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2】

以教学“空气”这一课时为例子,在本课时的实验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先前的理论课,从而对“组成空气的成分”等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具备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证明出空气中含有多少氧气的化学知识能力。教师需要灵活地选择与使用身边周围的实验器材来对原有的实验过程进行调整及优化。教师可以选用玻璃注射器,并将其放置于酒精灯上进行一定的加热,随后利用红磷代替原有的白磷,从而在原先的操作步骤下能够测量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这样一来,能够对整个实验流程进行优化,确保本次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得到有效完成。

(二)对化学实验进行绿色化的改进

绿色化学理念是将化学反应中的原料、分子全效率转化为相应产物。这样的化学实验并不会产生废物或者副产物,能够实现化学实验的“零污染”。此外,通过这种绿色化实验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原理,节约了大量的化学材料,使得整个化学实验变得更加科学与合理。

以教学“制取氧气”这一课时为例子,在本次实验的教学中,一般化学教师总是会在实验开始前准备过氧化氢及二氧化锰。但是,由于二氧化锰属于一种催化剂,在实验发生时,其整体的质量及性质还是保持不变,能够实现重复的实验利用。教师需要对此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分析,利用绿色化理念将其改进。好比说,教师可以将粉末状的二氧化锰替换为颗粒状,以此解决过滤困难的问题,确保整个实验的高效性及安全性。

(三)加强微型实验的应用

微型化学实验的优势在于能够减少化学试剂的利用,做到更加安全、环保及方便。因此,在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引入微型化学实验,能够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同时向学生积极传递绿色化理念,提高整个教学效率,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以教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这一课时为例子,在本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金属的化学性质”作为教学导入,并利用其相关内容作为教学案例。其中,教师能够向学生拓展有关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过程与现象,并告诉学生这两种物质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反应生产出具有毒性及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在向学生拓展该实验内容后,教师可以利用绿色化的教学理念渗透于该实验中,从而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的探讨与交流,得出可以在本次实验中利用微型实验及二氧化硫感应器。这样一来,在确定方式与仪器设备后,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身边的塑料瓶或者实验室中的输液管等用品来制造实验要用到的装置,随后通过手持技术设备来结合本次实验,从而体现出绿色化学的理念,进而培养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总之,初中阶段的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以及化学高效课堂的建设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努力。对此,为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绿色化学意识,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实验教学,尽可能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从而确保绿色化理念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胡秀玲.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环保意识教育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No.722(01):272-273.

【2】吴花.基于绿色理念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J].甘肃教育研究,2022,No.11(03):96-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