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王云
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摘要:目前,我国畜牧业正朝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使得养殖废弃物排放量不断攀升,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越发突出。这就需要深入分析畜牧养殖废弃物类别,然后探讨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最后从多个维度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希望可以推动畜牧业迈向绿色循环发展道路。
关键词:畜牧业;养殖废弃物;利用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领域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2024年全国肉类总产量已达到9663万吨、禽蛋产量为3588万吨,在这一背景下,应正视背后隐藏的环境压力。依照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每年产生的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包含粪便、污水、病死畜禽等)总量超过38亿吨,但综合利用率却仅在75%左右,这说明还有诸多废弃物都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如果随意处理废弃物,就会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长时间就会限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在大力推进“双碳”目标的大环境下,实现畜牧养殖废弃资源化利用十分重要。
一、畜牧养殖废弃物的主要类型及资源化利用现状
(一)技术研发滞后
目前,虽然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已取得一些技术成果,但诸多关键技术瓶颈尚未完全突破。例如高效低耗堆肥腐熟菌剂研发进展缓慢,现有菌剂在堆肥时存在发酵时间长等问题,同时臭气控制效果也不佳,养殖场在废弃物处理时依然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这样不仅会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质量,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二)政策支持与监管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补贴政策精准度不足。现阶段,国家与地方政府针对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政策补贴重点集中在规模化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对中小散户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环境监管压力大。基层环保部门在对养殖场废弃物排放进行监管时会面临诸多困难,因为养殖场数量较多且分布广泛,监管点多、面广,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另外,由于监管技术滞后,在对养殖场废弃物排放进行取证时难度较大,难以准确掌握养殖场违规排放行为。
(三)产业链协同缺失
在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衔接不畅问题,如有机肥生产企业在原料收集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因为养殖场分布较为分散,进而导致原料供应不稳定,难以满足企业规模化生产需求。同时,废弃物运输成本也相对较大,为降低成本,原料运输半径通常需要控制在50公里以内,这样会进一步限制有机肥生产企业原料来源范围。
(四)养殖户环保意识薄弱
在农村地区,中小养殖户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环保”观念,通常只关注畜禽养殖经济效益,忽视了养殖产生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在部分养殖户眼中,废弃物处理需要投入额外资金,这无疑会增加养殖成本并降低利润。因此,其更倾向于选择传统低成本的处理方式,如简单填埋或直接排放,这样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制约畜牧业发展。
二、推进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技术创新
政府应加大对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资金投入,聚焦于突破低成本高效堆肥技术,重视研发新型堆肥腐熟菌剂,以此缩短堆肥时间并提高堆肥质量。在这一基础上,开展臭气生物处理技术攻关,研发可以去除恶臭气体的生物制剂或处理设备。同时针对中小规模养殖场需求开发模块化处理设备,例如集装箱一体化厌氧反应器,这种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便捷、操作简单等优势,可以很好地满足中小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处理需求。
(二)完善政策支持和监管体系
1.优化补贴机制
在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建议优化补贴政策,可实施“以奖代补”政策,直接给予在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成效明显的养殖场(户)资金补贴,激励其主动开展废弃物处理工作。同时对有机肥生产企业、第三方处理机构提供税收减免政策,以此减轻企业负担。另外,还应探索建立“环境权益交易”机制,允许养殖场通过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等方式获取相应减排量,并将这些减排量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这样有利于激发养殖场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动力。
2.强化环保监管
畜牧养殖场可利用先进技术构建“养殖—处理—消纳”全链条监管平台,如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主要方式则是在养殖场、处理设施及消纳场所安装传感器与监控设备,实时采集废弃物生产量和处理过程数据,借助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另外,环保部门还可以通过监管平台对养殖场废弃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违规排放行为。
(三)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为保障畜牧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目标顺利实现,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鼓励龙头企业发挥自身带头作用,联合养殖场、有机肥厂、种植基地等组织构建“养殖—处理—种植—销售”闭环产业链,可通过签订长期原料供应和产品收购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稳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供需关系。例如北京首农集团建立了“奶牛养殖—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蔬菜种植”循环链,奶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污水用于沼气发电,而沼渣沼液经过处理后可制成有机肥,用于蔬菜种植,而蔬菜销售后获得的收益还可以反哺到养殖和废弃物处理环节,进一步实现废弃物零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
(四)加强宣传引导与社会化服务
其一,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宣传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价值,同时借助播放环保公益广告等方式向养殖户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其环境责任意识,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废弃物治理工作中来。例如可组织养殖户参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激发其对新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其二,发展第三方服务。积极培育专业化废弃物收集处理及利用服务公司,为中小养殖户提供“一站式”托管服务,第三方服务公司具有专业技术设备,能够集中收集中小养殖户废弃物,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个体养殖户处理成本,还有助于提高产业整体效率。
结束语:
结合全文,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需要考虑多方因素,如技术创新、政策引导等等。在不断发展进程中,养殖场应围绕“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以提高废弃物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并且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以此为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军,田吉希,蒙燕婷.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农村科学实验,2024,(09):178-180.
[2]文孔亮,郭玉.农户参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广东蚕业,2023,57(11):53-55.
[3]王礼伟,陈成,石亚运,等.淮安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问题及建议[J].养猪,2021,(05):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