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的探讨

作者

马应昶

陕西省略阳县西淮坝镇九年制学校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展开探讨,从阅读内容选择、阅读方法指导及阅读评价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文章强调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且富含思想价值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出多元阅读方法指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建议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促进核心素养提升。通过构建完整阅读教学体系,旨在提升小学高段学生阅读能力、思维品质与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兴趣激发

引言: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言积累、思维发展及人文素养形成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然而,当前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内容选择单一、方法指导浅层、评价机制固化等问题,限制了阅读教学效果。本文从内容选择、方法指导及评价设计三个维度出发,探讨如何构建科学有效阅读教学体系,提升小学高段学生阅读能力与核心素养,期望为一线教学提供参考与启示。

一、阅读内容如何选择,学生兴趣怎样激发

阅读内容选择应坚持价值性与趣味性并重原则,注重文本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统一。教师应当在国家课程标准基础上,精选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兼顾神话传说、童话故事、科普知识及现代文学等多种体裁,构建丰富多元阅读资源库;此类文本具备语言精美、情感真挚、思想深刻特点,能为学生提供优质语言范例,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符合高段学生认知水平且贴近生活经验文本,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共鸣与思想激荡。例如选择叙述成长经历作品,引导学生在人物情感变化与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看到自我影子;选择展现自然奥秘科普文章,满足学生探究世界本质好奇心;选择表达家国情怀诗歌散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文化自信。优质文本选择为阅读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学生兴趣激发需综合运用情境创设、问题引领及活动驱动等策略,激活学生阅读内驱力。教师应当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与文本主题相关情境,调动学生感官体验,引发情感共鸣。问题引领则通过设计开放性思考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与探究欲,如“作者为何如此描写这一场景”“主人公面临困境时心理活动表现出怎样品质”等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主动思考与探究。活动驱动策略通过组织朗读比赛、故事续编、情景表演、读书沙龙等形式多样阅读活动,将枯燥阅读转化为生动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阅读乐趣。

二、阅读方法如何指导,思维能力怎样培养

小学高段阅读方法指导应构建层级分明策略体系,引领学生从文本浅层认知迈向深层思考,教师需指导预读预测、精读品析、细读批注等多样化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不同阅读目标阅读方式。预读预测要求学生通过标题、插图等信息推测文章内容,激活已有认知图式;精读品析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重点段落,分析作者遣词造句特点与表达意图;细读批注则强调学生标注精彩片段、提出质疑问题,与文本建立对话关系。同时,教师应注重思维视角转换策略,如引导学生站在不同人物立场思考问题,体会多元观点;结构分析策略,教导学生把握文章段落组织方式与逻辑关联;联系背景策略,鼓励学生将文本内容与历史文化背景联系,加深理解深度;比较阅读策略,指导学生对比同主题不同文本表达差异,拓展认知广度。这些方法通过系统训练,逐步内化为学生阅读思维习惯,促进思维方式转变与思维品质提升,使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向主动建构意义,实现从学会阅读向会学阅读转变。

以小学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巧妙运用多样化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与战略思考能力。课前引导学生预读课文,通过标题田忌赛马推测可能讲述比赛故事,激活学生对马、赛马等已有知识;课中引导建构问题链阅读,依次思考“田忌为何连续三年输给齐王”“孙膑提出何种策略帮助田忌”“这一策略为何能取胜”等问题,推动学生思考由表及里深入推进。要组织学生围绕孙膑策略展开焦点阅读,通过分析“齐王上等马对我下等马,我上等马对齐王中等马,我中等马对齐王下等马”这一核心片段,引导学生发现孙膑策略精妙之处在于巧妙调整马匹次序,利用对方优势变为弱势。还应当设计换位思考环节,请学生分别站在田忌、齐王、孙膑三个角色立场思考问题,体会不同人物心理与决策依据;并组织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用纸牌代表不同等级马匹进行模拟比赛,亲身体验策略运用过程。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阅读评价如何设计,核心素养怎样提升

小学高段阅读评价设计应突破传统单一维度评价模式,构建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阅读过程与结果。科学评价体系应包含认知理解、情感体验、思维发展、价值认同四个维度,通过多种方式立体呈现学生阅读状态与成长轨迹。认知理解维度关注学生对文本信息获取、筛选与整合能力,考察学生对文本主要内容把握程度;情感体验维度聚焦学生阅读过程情感投入与共鸣程度,评价学生对作品情感体验与审美感受;思维发展维度着重学生分析推理、批判创新等高阶思维表现,考查学生思维深度与广度;价值认同维度则关注学生对文本蕴含价值观念认同与内化程度,评价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成长。评价主体应打破教师主导局限,引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参与等多元评价主体,形成多向互动评价网络。

以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设计多维度评价活动促进学生语言感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与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协同发展。针对认知维度,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肖像画形式梳理闰土形象特征,要求学生从文中提取闰土外貌、行为、心理描写,绘制对应肖像并用文中原句加以说明,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提取与整合能力。针对情感维度,组织角色体验评价环节,请学生以“如果我是'我'”或“如果我是闰土”为引子,写一段独白表达内心感受,评价学生对人物情感体验与共情能力。针对思维维度,设计时空穿越评价任务,引导学生思考“时隔三十年,闰土为何变化如此之大”这一核心问题,探讨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影响,培养学生社会历史思维。

结论: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应构建内容选择科学合理、方法指导循序渐进、评价设计多元发展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教师需精选富含价值内涵且贴近学生生活文本,运用情境创设、问题引领等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系统指导阅读方法,设计梯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多维思维能力;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与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未来阅读教学应进一步整合课内外资源,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 马安娜. 关于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的教学策略的探讨[J]. 中外交流,2019,26(29):244-245.

[2] 孔文妮. 新课标下小学高学段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实践[J]. 华夏教师,2024(18):85-87. DOI:10.3969/j.issn.2095-3267.2024.18.029.

[3] 刘海清. 关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J]. 读与写,2021,18(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