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德树人思想下的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作者

韩茂盛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

摘要:本文聚焦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实践,通过分析当前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挑战与困境,探究构建立德树人理念下班主任德育创新模式与途径,提出优化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策略与有效方法。基于一堂关于预防学生欺凌主题班会课为例,剖析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体验言语欺凌与网络暴力带来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拒绝校园欺凌意识,进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为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探析当前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挑战与困境

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引路人,肩负重要育人使命,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诸多挑战。其一高考压力下,学科教学往往挤占德育时间,许多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科成绩提升上,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其二德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说教色彩浓厚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与主动参与热情;其三校园欺凌问题呈现隐蔽化、网络化趋势,言语欺凌与网络暴力对学生心理造成严重伤害,班主任缺乏有效应对策略与防范机制;另外班主任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德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与能力不足;最终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社会环境复杂多变,负面因素对学生价值观形成造成冲击,增加德育工作难度。

面对这些问题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效果不佳,大多数高三班主任困于应试教育框架,难以突破常规创新不足。班会课作为重要德育阵地,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深度设计与有效实施,难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无法达成预期育人效果。特别是针对校园欺凌这一青少年健康成长威胁,许多班主任认识不足,预防措施单一,干预手段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三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班主任德育工作需要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与创新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培养健全人格,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目前高三班主任德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工作方法较为陈旧,评价机制不完善,激励措施不到位,难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制约德育工作质量提升。

二、构建立德树人理念下班主任德育创新模式与途径

构建创新模式需从几方面着手:其一转变教育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班主任应树立正确育人观,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实现知识传授与品德培养有机统一。其二创新德育内容与形式,打破传统说教模式,设计符合高三学生心理特点活动,增强德育吸引力与实效性。以预防学生欺凌主题班会课为例,通过情景剧表演这一富有创意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言语欺凌与网络暴力带来的伤害,引发情感共鸣,激发思考,形成拒绝校园欺凌意识。此类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通过角色扮演、感受交流、反思讨论等环节,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获得道德启迪与成长。其三构建课堂、班级、校园、家庭、社会五位一体德育网络,形成育人合力。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会课、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载体,创设丰富教育情境;加强与学科教师协作,挖掘学科德育资源;密切家校联系,建立家长委员会,形成教育共同体;拓展社会资源,邀请各行业优秀人才进校园,拓宽育人渠道。

强化班主任专业发展,提升德育创新能力。学校应建立班主任培训机制,组织专题研讨、经验分享、案例分析等活动,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鼓励班主任开展德育探究,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形成特色做法;建立班主任学习共同体,促进团队协作与资源共享。最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德育时空。班主任需要借助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德育活动,实现德育工作常态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微课、短视频等数字资源,增强德育感染力;建立班级数据库,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实现精准德育。健康安全教育作为德育重要内容,班主任应将预防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指导、安全意识培养等融入日常工作,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开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增强学生心理韧性。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策略与有效方法

针对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其一应开展情境体验式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实效性。预防学生欺凌主题班会课就是典型案例,班主任精心设计情景剧表演环节,让学生分组编排关于言语欺凌与网络暴力场景,通过角色扮演方式,亲身体验欺凌者、受害者与旁观者不同感受。活动中学生情感触动强烈,认识深刻,自主形成拒绝欺凌态度。这种情境体验式教育突破传统灌输模式,让道德教育从说教走向体验,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内化,显著提升育人效果。其二实施分层分类德育策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班主任应全面了解学生身心特点与成长需求,分类施教。对学习困难学生,重点关注其自信心培养与学习动力激发;对心理敏感学生,加强情绪管理指导与挫折教育;对人际关系欠佳学生,引导其改善沟通方式,融入集体;对有特长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全面发展。班主任需要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德育表现,实施精准帮扶。

构建积极心理氛围,缓解高考压力。高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班主任应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教授压力管理技巧;营造温馨班级文化,增强学生归属感与安全感;设立心语信箱,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增强抗挫能力。另外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班主任需要实施班级自主管理制度,设立班委会、学习小组、生活委员会等组织,明确职责,轮流担任;开展班级特色活动,如阳光行动感恩教育志愿服务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班级荣誉制度,激发学生内驱力。最终整合多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班主任应加强与任课教师沟通,定期召开班级教师会议,统一教育要求;密切家校联系,建立家长微信群,及时沟通学生情况;利用社区资源,组织参观、志愿服务等活动,拓展育人空间;邀请优秀校友、社会人士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班主任还应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提升德育创新能力;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总结反思工作经验;建立班主任成长共同体,促进交流分享。

结论:班主任应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内容形式,整合育人资源,提升专业能力,实施分层分类教育,构建积极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预防学生欺凌主题班会课创新实践表明,情境体验式德育活动能有效提升育人实效,帮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欺凌危害,形成正确价值观。未来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应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理念,探索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创新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媛媛.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144-145.

[2]黄官富.浅析高三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渗透德育[J].新课程,2020,(33):224.

[3]吕铭,曹剑锋.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J].名师在线,2017,(1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