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新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张丽莉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摘要:本文聚焦药物制剂新技术于高职教育领域应用现状,从课程体系构建、实验教学模式创新及人才培养策略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梳理当前药物制剂技术发展趋势,分析高职院校教学实践困境,提出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打造产教融合实验平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实施路径。将药物制剂新技术融入高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创新思维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为制药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药物制剂新技术;高职教学;课程体系
一、探索药物制剂新技术融入高职课程体系的实践路径
药物制剂新技术作为现代制药工业核心支撑,其知识更新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实践性强,如何将这些前沿技术有效融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成为当前亟需解决问题。首先,高职院校应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重构课程内容,将缓控释制剂、靶向给药系统、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等新兴技术领域知识模块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其次,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计方案,按照基础理论模块、工艺技术模块、质量控制模块、智能制造模块等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突破传统学科壁垒,便于学生系统性掌握药物制剂新技术知识框架。再次,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结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模拟、项目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中学习应用药物制剂新技术,提升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
学校应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组织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研讨,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紧跟产业技术发展步伐。另外,推进课程资源数字化建设,开发微课、MOOC等在线学习资源,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学习药物制剂新技术机会。最后,加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工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课程案例,确保课程内容贴近企业实际需求。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富有特色、适应产业发展需求药物制剂新技术高职课程体系,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二、构建药物制剂新技术驱动高职实验教学的创新模式
随着药物制剂新技术快速发展,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亟需构建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现代药物制剂技术体系包含微球微囊制备、纳米制剂工艺、生物技术药物、靶向释药系统等前沿领域,高职院校实验教学必须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构建符合产业需求教学体系。以项目为导向重构实验教学内容,将企业真实药物制剂研发生产项目引入课堂,按照项目完整流程设计实验模块,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自然掌握新技术应用方法;建立基础认知、专项技能、综合设计、创新研究四级递进实验体系,实现从基本操作到创新应用梯度培养;打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药物制剂生产全流程,突破传统实验室设备、安全、成本限制,实现危险工艺安全演示;推行弹性开放实验室管理机制,打破固定时段限制,建立预约制度,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引入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药物制剂新技术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是保障教学质量关键环节,应从知识、能力、素质多维度建立科学评价机制。突破传统以实验报告为主评价模式,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并重评价体系,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引入企业评价标准,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学生实验作品评审,增强评价结果权威性与实用性;推行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多元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建立电子档案袋评价机制,记录学生实验全过程,形成发展性评价体系;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享,联合多校共同开发药物制剂新技术虚拟实验项目,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加强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培训,定期组织教师赴企业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升教师实践指导水平;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开展实验教学质量评估,持续改进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通过系统设计与持续改进,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产教深度融合药物制剂新技术实验教学创新模式,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三、优化药物制剂新技术赋能高职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实用型创新人才。教师应该更新人才培养地目标定位,从传统操作型技能人才向复合型创新人才转变,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制药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企业对药物制剂新技术人才需求规格,实现人才的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学校应该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选派教师定期赴企业实践锻炼,学习药物制剂新技术应用;另一方面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形成专兼结合师资团队。建立工学交替培养机制,将学生学习过程分为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两个阶段交替进行,使学生在企业环境中接触先进设备与工艺,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另外,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开设药物制剂新技术创新实验室,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通过以上策略,形成一套适应制药行业发展需求、体现高职教育特色药物制剂新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为制药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结论:药物制剂新技术在高职教学中应用是适应制药行业发展需求、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必然选择。通过探索新技术融入课程体系实践路径、构建新技术驱动实验教学创新模式、优化新技术赋能人才培养实施策略,能够有效促进高职药学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将药物制剂新技术有效融入高职教学全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竞争力,还能促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推动高职院校服务区域制药产业能力提升。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共同探索药物制剂新技术与高职教学深度融合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媛媛. 优化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教学模式的探讨[J]. 药学教育,2018,34(2):34-37.
[2] 王祖才,何利华. 初探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J]. 中外交流,2019,26(38):92-93.
[3] 曹华玲,李宗伟. 高职药物制剂生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山东化工,2017,46(15):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