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激励对策探究

作者

洪思敏

平江县童市镇传梓年完全小学 414514

摘要:本文以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激励为探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及激励机制存在的缺失问题,探究了制度建设完善与激励体系构建的相关措施,并提出了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与内驱动力提升的支持策略。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多重挑战,而通过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多元化的激励措施、搭建系统的培训平台等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幸福感,从而促进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激励

一、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现状,激励机制缺失问题

农村小学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力量,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还肩负着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家校沟通等多重任务,然而现阶段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诸多困境,激励机制的缺失更是制约其工作热情与效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缺失主要表现在物质激励层面的不足,大多数农村小学受限于经济条件,无法为班主任提供与其工作量相匹配的经济回报,班主任津贴标准普遍偏低,难以体现班主任工作的价值与付出,导致许多教师缺乏担任班主任的积极性。在精神激励方面也存在明显短板,农村小学缺乏科学合理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对班主任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多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判依据,忽视了班主任在学生品德培养、心理健康指导等方面的努力与成效,使得班主任工作评价失之偏颇。

与此同时,职业发展激励不足也是现阶段农村小学班主任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地处偏远,农村小学班主任参与专业培训的机会有限,专业成长渠道狭窄,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指导与支持,难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与职业理想的实现。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作压力大,部分学校领导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文化氛围,学校管理模式较为传统,班主任在工作中缺乏自主权与创新空间,难以发挥个人特长与创造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影响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最终对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形成了阻碍。

二、制度建设完善措施,班主任激励体系构建

针对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激励机制缺失的现状,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成为提升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的必要举措。完善的制度建设与激励体系构建应着眼于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多元化的激励手段激发班主任工作热情。一是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打破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建立包含班级管理、德育工作、学生发展、家校合作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全面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二是完善班主任岗位津贴制度,在现有教育经费分配体系中适当提高班主任津贴比例,按照工作量、班级规模、工作难度等因素设置津贴等级,建立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奖励机制,让班主任的付出得到合理回报。

同时应拓宽班主任职业发展通道,建立班主任职级制度,设置初级班主任、中级班主任、高级班主任等不同层次,明确各级班主任的岗位职责、能力要求与发展路径,为班主任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前景。建立班主任表彰奖励制度也十分必要,定期开展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对表现突出的班主任给予精神与物质双重奖励,提高班主任的社会认可度与职业荣誉感。重视班主任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在制定涉及学生管理、教学安排等重要决策时,充分征求班主任意见,增强班主任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加强对班主任的人文关怀,关注班主任的身心健康,建立心理减压机制,定期组织轻松愉快的集体活动,缓解工作压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学校领导应该通过定期与班主任座谈交流,了解工作中的困难与需求,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增强班主任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形成尊重、信任、支持班主任工作的良好校园文化,使班主任在得到制度保障的同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怀。

三、专业发展支持策略,班主任内驱动力提升

提升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内驱动力,需要着力于专业发展支持策略的实施,通过强化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激发其内在的工作热情与创新活力。其一构建系统化的班主任培训体系,根据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实际需求和工作特点,设计分层次、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包括班级管理理论、学生心理辅导技能、家校沟通方法、教育法规政策等,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解决农村小学班主任因地理条件限制难以参与高质量培训的问题。其二推动班主任学习共同体建设,鼓励区域内班主任组建专业学习团队,定期开展主题研讨、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活动,促进班主任之间的互学互鉴,打破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孤立状态。同时,建立班主任导师制度,选派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担任导师,对新任班主任进行一对一指导,提供专业引领与成长支持,帮助新任班主任尽快适应工作角色,提升工作能力。

还应当重视班主任行动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班主任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探究课题,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反思等环节,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提升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与专业自主性。要鼓励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大胆创新,尊重班主任的个性化管理风格,为班主任提供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与自主空间,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与创造性,增强工作成就感。需要加强班主任职业信念教育,通过典型事例分享、优秀班主任事迹宣讲等方式,强化班主任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与使命感,帮助班主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应当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倡导尊师重教、关爱学生、团结协作的教育理念,形成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让班主任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工作,增强职业幸福感。通过这些专业发展支持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水平,增强其工作的内驱动力,使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展现出更大的热情与创造力,最终促进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结论: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激励对策的探究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文可以看出,当前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存在物质激励不足、评价标准单一、专业发展机会有限等多方面的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制度建设与专业发展两个维度着手,一方面完善班主任绩效考核、岗位津贴、职级晋升等制度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外部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加强班主任培训体系建设,促进专业学习共同体形成,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班主任的内驱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美琦.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激励对策研究[D]. 内蒙古:内蒙古民族大学,2022.

[2] 王晶. 乡镇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问题及对策研究[D].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22.

[3] 王琳,王爱琴,王丽萍,等. 影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 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和应对措施[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4):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