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理念下依托核心素养落实高中德育工作的策略
孟祎历
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全人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实现对学生多角度的培养与强化,确保学生能够形成完善的人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目前高中班主任具有较高的权威,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与班主任交流互动的欲望,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不足;除此之外,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班主任过于侧重学生的学业,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学业压力上涨;部分班主任和家长未能及时沟通致使学生的德育素养培育缺失进而出现心理问题。
一、创建师生平等主体关系,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为充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班主任需要对现行的教育理念进行调整,积极构建平等的教学队伍,实现德育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完美融合。班主任需要围绕学生的性格以及实际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并落实一视同仁的教育原则,对学生的观点以及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让学生得到充分尊重的同时,完成师生间的平等交流。班主任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还应该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正确指导,确保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德育学习。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以此来带动学生主动进行沟通,促使德育工作的效率得到进一步强化。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从多个角度、多种维度进行引导,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实际分析,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结合社会实际进行科学评估,将德育培养与核心素养进行融合;同时还应该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对学生的想象力、文化意识以及是非判断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利用档案袋完成记录,实现对学生的精准追踪推动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块全人教育课程构建,实现多种维度育人
从现阶段的德育课程来看可以分为理想信念、社会责任以及文化素养等三个方面。对于班主任而言,开展德育教学需要满足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根据校园环境以及学生兴趣。合力引进多元化的教育课程。比如实践礼仪活动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对德育理论与行为进行全面的了解,确保对学生完成多维度教学的目的。班主任还可以对教学目标以及发展方向加以明确培养学生理想与信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价值观,班主任通过对德育课程的不断完善助力学生得到素养的发展。此外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传统德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部分学生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学业压力下降,基于此班主任需要及时调整教育策略,结合学生的心理元组建心育委员会,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班主任还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以及网络软件,积极和学生以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打破传统教育课堂的局限,对学生进行思维动态追踪,确保学生保持乐观的态度。班主任还可借助节日主题,对学生进行跨学科道德培养,实现多角度、多形式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日后个人规划提供明确方向。
三、落实家校共育合作模式,推动德育教学发展
若想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及价值观进行精准培养,班主任需要和家庭建立有效联系,班主任作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桥梁,实现两者的完美合作,作为家长也应该和学生及时进行沟通,彰显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及时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班主任在家校共育模式下需要及时和结合线上沟通和线下家访的方式对学生的生活情况结合学校德育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和家长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为学生打造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高中德育工作高效开展,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德育教学的主阵地,班主任应该对自身的教育职责以及具体教学任务和目标加以明确,和家长一起对德育教学加以全新的认识,为家长提供正确的指导,确保家校共育理念的进一步落实,实现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双向融合。此外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班主任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数据资源库中选择实际案例进行自主学习和自身行为匡正,班主任在推广家校共育模式时还应该加强德育思想宣传,结合家长会、班会等形式,实现德育辅助,获得家长的支持优化德育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基于全人教育与核心素养的理念,班主任应该意识到实施德育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专业水平,促使学生获得个性化人格培养。对此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班主任需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通过创建师生平等主体关系,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并尝试完成全人教育课程构建,实现多种维度育人;最后还需落实家校共育合作模式,推动德育教学发展,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邱秀丽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研究 [J]. 高考 ,2024,(05):165-167.
[2] 王伟 . 全人教育理念下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J]. 吉林教育 ,2023,(2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