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措施
高飞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林海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探讨AI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存在问题,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本文提出整合AI技术资源与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提升教学效果路径;同时强调培养师生信息素养能力,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与学习体验。通过构建新型智慧教学环境,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变革,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全面发展人才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人工智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人工智能已渗透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AI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正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如何借助AI技术优势,破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困境,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师需要思考问题。本文从AI视域出发,聚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措施,旨在探索AI赋能下小学语文教学新路径,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全面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困境与挑战,重构教学模式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主体性难以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缺乏活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习效果不佳。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突出,城乡差距、区域差异明显,优质教育资源无法惠及每位学生。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难以实现因材施教。评价体系单一,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阶段尤其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理解能力重任,这些能力培养需要丰富教学手段支撑。
随着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信息爆炸时代,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多元化,传统课堂吸引力逐渐减弱。面对数字原住民群体,教育方式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学生认知特点与学习习惯。全球化背景下未来人才需具备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合作意识等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学模式必须突破传统束缚,寻求创新突破。AI技术发展为教育变革提供了契机,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教学成为可能。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重构教学模式融入AI技术,不仅是应对当前挑战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教学质量迫切需求。
二、整合AI技术资源与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与教学效果
智能备课系统协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教材重难点,生成个性化教案,提高备课效率。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用于朗读训练,能够实时评估学生发音与语调给出专业指导。自适应学习平台根据学生情况推送适合练习题实现因材施教。虚拟现实技术将文学情境具象化,带领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本魅力。智能评价系统从多维度评估学生表现,形成科学评价体系。优化课堂结构方面,AI技术能重组教学流程。课前通过智能预习系统,学生提前接触学习内容,系统记录学习轨迹。课中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时空限制,扩展学习场域。智能导学系统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激发思维火花。课后智能作业平台精准推送针对性作业,个性化辅导系统提供专属指导。实时反馈机制让教师迅速掌握学生学习状态,智能评估工具客观评价学习成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优质资源广泛流通。
以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为例,AI技术全方位赋能课堂教学。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借助智能备课助手分析教材,生成富有吸引力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平板电脑登录预习平台,观看故事动画完成预习任务。教师根据平台汇总数据,精准把握班级学情,调整教学重点。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运用数字智慧黑板,展示河流场景虚拟现实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小马犹豫不决情境。学生借助智能朗读评测系统练习朗读,系统即时给予反馈。针对文中河水又浅又急与又深又急矛盾描述,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协作探究平台,分组收集不同立场论据,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通过AR设备模拟小马过河场景,亲身体验不同选择可能导致结果。
三、培养师生信息素养与能力,提升教育质量与学习体验
教师方面需加强技术应用培训,掌握AI工具操作技能,熟练运用智能教学系统。提升数字资源开发能力,鼓励基于AI平台创建特色教学资源。培养数据分析能力,通过解读学习数据精准把握学生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增强技术整合能力,引导将AI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实现技术赋能而非主导。注重学生信息隐私保护,规范数据使用。学生层面重点培养信息意识,能够主动获取、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加强工具应用能力培养,使其熟练操作各类学习平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协作学习能力,注重创新思维培养。教师借助AI技术精准诊断学习问题,实施个性化教学。
以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学为例,培养师生信息素养能力贯穿全过程。备课阶段教师通过AI辅助备课系统查询教学资源,系统整合文本解析、教学设计等内容,教师进行二次创作形成教案。同时学习使用VR创作工具构建虚拟农田场景。教学实施中引导学生使用平板电脑观看动画故事,激发兴趣。随后使用AI阅读助手进行文本朗读与理解,系统分析朗读效果与文本把握情况。针对守株待兔寓意,组织学生使用协作探究平台讨论,平台自动整理观点形成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农夫错误。学生借助AR设备模拟不同选择,体验不同结果深化主题理解。课后拓展环节,指导学生使用AI工具改编故事或创作寓言,培养创新思维,锻炼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AI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问题与挑战,整合AI技术资源与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构建高效学习环境。培养师生信息素养与能力是创新成功关键,需要系统规划持续推进。未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以AI为助力而非主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将技术创新与教学创新有机结合,不断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时代发展要求教学新模式。AI赋能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必将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玲玲.小学语文课堂创新路径探讨[J].江西教育,2024,(11):45-47.
[2]谢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路径研究中的应用[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10):169-171.
[3]吴刚.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中小学电教,2023,(Z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