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整数除法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

陈晓云

裕民县第一小学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整数除法单元教学设计,通过问题驱动、思维发展与情境教学等方法,构建一套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探究立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对整数除法概念教学、计算策略教学及应用拓展教学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整数除法教学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方法,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路径,旨在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整数除法;教学设计

一、小学整数除法核心概念教学设计探究

在小学数学整数除法单元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应以素养导向为根本,以问题驱动为手段,深入挖掘整数除法核心概念的本质内涵及其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在联系。整数除法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概念的教学不仅关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形成数感、量感及应用意识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先明确整数除法概念包含的平均分和包含除两种模型,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索并理解这两种模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概念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应当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如“24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和“24个苹果,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与思考中感知平均分除和包含除的概念区别,从而建立对除法意义的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设计梯度化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从实物操作过渡到图示表征,再到符号表达,逐步抽象化,形成对除法概念的深层理解。例如可以设计从具体情境到半具体情境再到抽象符号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除数、被除数、商”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整除与非整除的区别,为学生后续学习分数、小数等知识内容奠定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通过提问、讨论、交流等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相互启发,共同建构知识。同时,还应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如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在整数除法核心概念教学中还应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除法与乘法、加法、减法等运算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运算体系认知。比如,通过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相互转换,引导学生理解除法与乘法的互逆关系;通过连续减法与除法的关联,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本质含义。

二、小学整数除法计算策略教学实践研究

在整数除法教学中,能力培养与思维发展应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教师需围绕整数除法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构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活动。整数除法计算策略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基于认知规律与学情特点,采取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路径。其一在整数除法计算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基本计算方法的教学,如竖式计算法,帮助学生掌握标准算法的步骤与原理,建立规范的计算程序。其二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整数除法计算与乘法、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利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估算,利用加减法进行验算等,促进学生对运算之间联系的理解与把握。其三教师应关注整数除法计算中的思维方法教学,如分析归纳法、类比法、数形结合法等,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和方法。例如,在教学整数除整数的计算时,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分解法”(将被除数或除数分解为易于计算的部分)、“化归法”(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和创新思维。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数学思维品质培养,如精确性、敏捷性、灵活性等,通过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如速算、巧算、估算等,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采用“问题探究—策略生成—方法反思—知识迁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发现计算规律和策略,并在实践中验证、反思和优化计算方法,最终形成灵活多样的计算思维和策略,真正实现由“机械计算”向“智慧计算”的转变,切实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水平。在整数除法的计算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算理与算法的统一,不仅要教会学生“怎么算”,更要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算”,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三、小学整数除法情境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整数除法单元教学设计中,活动引领与应用拓展是连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关键途径。整数除法情境教学模式创新应立足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整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教师应精心设计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活动,如“超市购物”、“班级筹款”、“家庭预算”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体验整数除法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二是教师应重视整数除法知识与其他数学内容的融合应用,如与统计、测量、几何等内容的整合,设计综合性的应用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知识的迁移与整合。例如可以设计“校园测量活动”,让学生通过测量校园中各处的长度,利用整数除法进行单位换算、面积计算等,体验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是教师应关注整数除法在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如与科学、艺术、体育等学科的整合,设计跨学科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采用项目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创新实践,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应用过程中的数学思维发展,如模型建构、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应用中体验数学思维的魅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整数除法的情境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主动探索和创新的学习态度。例如,可通过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整数除法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描述、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整数除法单元教学设计应从素养导向、能力培养和活动引领三个维度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构建。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探究整数除法核心概念的内在本质,通过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计算策略和方法,通过应用拓展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教学设计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整数除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数学素养的学习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冯升高. 基于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J]. 文渊(高中版),2020(7):1163. DOI:10.12252/j.issn.2096-6288.2020.07.1887.

[2] 曾华琼. 基于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4):116.

[3] 巴旦. 基于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有效方法[J]. 电脑爱好者(电子刊),2020(12):2413-2414. DOI:10.12277/j.issn.1005-0043.2020.1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