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课堂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路径

作者

温巧丽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和瑞第二小学 037036

摘要:本文聚焦小学课堂学生能力培养现状问题,分析当前学生能力发展面临诸多瓶颈,包括学习方式单一、思维模式固化以及创新精神缺乏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内驱力、拓展认知视野提升思维广度性两大路径。通过构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融合情境体验学习,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培养质疑精神与批判思维,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优化;思维广度

引言:学生能力培养向来是教育工作重心,尤其在小学阶段,此时期正值认知发展关键期,对未来成长影响深远。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小学课堂学生能力培养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然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立足小学课堂实际,分析当前学生能力培养面临瓶颈,探索有效教学路径,旨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用策略与建议。

一、聚焦现状,直面小学生能力培养瓶颈

当前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力培养仍然存在明显短板,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训练,课堂活动形式单一且缺乏实际生活联系,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主动学习热情。许多教师依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记忆背诵,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致使学生虽然掌握大量信息却无法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明显不足。课程设置方面则普遍存在偏科现象,重视语文数学等主科而忽视艺术体育等学科,导致学生全面发展受限,综合素质提升遇阻。另外考核评价机制仍然较为单一,过分关注考试分数而忽视学生多元能力发展,使教师教学行为不得不围绕应试需求展开,难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学生自身发展角度来看,现阶段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足,过分依赖教师引导,缺乏自主探索精神,面对问题时习惯性等待答案而非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创新意识普遍缺乏,思维模式趋向固化,习惯按照既定模板思考问题,难以突破常规思维局限;而且学习兴趣培养不足导致部分学生仅仅为完成任务而学习,缺乏内在动力,一旦遇到困难便容易放弃。与此同时家校合作机制尚不完善,家长教育理念与学校培养目标存在偏差,对学生能力培养形成干扰。这些现状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小学生能力全面发展关键因素,亟需教师深入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善。

二、优化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内驱力

优化教学方法成为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关键路径,需立足学生认知特点,创设富有吸引力学习环境。应当构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积极引入合作学习、项目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教学策略,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良好课堂生态。融合情境体验式学习,将抽象知识点融入具体生活场景,通过实物操作、模拟演练、场景再现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现实联系,增强学习意义感。要注重学习过程引导而非结果评价,关注每位学生进步情况,给予及时鼓励与反馈,建立学生学习信心;还要采用多元评价机制,将知识掌握、能力表现、情感态度、合作精神等纳入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开展调查探究,经历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信息、得出结论完整过程,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引导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创设感受寒冷情境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寒冬环境,体验主人公处境。先引导学生闭眼静坐,播放寒风呼啸音效,请学生想象站在寒风中感受,随后出示冰块让学生轻触体验寒冷。情感唤醒后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表演文中卖火柴情节,部分学生扮演路人,体验冷漠与温暖两种态度对比。教学中巧设问题链,引导思考:“为何小女孩看到幻象?如果你遇见卖火柴小女孩会怎么做?”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培养换位思考能力与同理心。并结合现代社会背景,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帮助困难群体话题,将文本阅读延伸至现实关怀,激发社会责任感。阅读教学转化为生活智慧,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主动思考文本背后深意,进而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从内心深处激发阅读兴趣与动力,让课文学习不再停留于表面文字理解,而是上升为人生思考与价值审视。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拓展视野,提升小学生思维广度性

拓展思维广度需要构建多维认知框架,引导学生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培养灵活多变思考能力。教师要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避免标准答案限制,鼓励从不同角度思考多种解决方案,激发思维潜能。跨学科知识整合打破学科壁垒,通过主题式教学将各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理解知识间内在联系。还要培养质疑精神与批判思维,引导学生勇于挑战权威,不盲目接受现成答案,形成独立思考习惯。多元文化知识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了解不同国家人文背景、历史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培养全球化视角;深度阅读指导也不可忽视,组织多样化读书活动,通过文学作品拓宽认知边界,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问题解决策略训练引导学生面对复杂情境时能够多角度分析,找出关键因素,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五年下册《田忌赛马》教学案例中,教师应当采用策略思维培养法展开教学。课堂伊始引入智谋概念,让学生讨论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如何另辟蹊径解决问题。教师组织棋局推演活动,学生分组模拟田忌与齐王赛马过程,亲身体验战略布局,感受孙膑计谋精妙之处;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孙膑策略形成过程,挖掘以弱胜强思想精髓。还要设计现代赛马会创意环节,假设条件变化后,学生需重新制定获胜策略,培养变通思维;拓展讨论历史上著名军事战略案例,如四面楚歌、空城计等,让学生体会中华传统智慧;还可以组织策略大师辩论赛,学生分组辩论田忌赛马策略是否公平,培养多角度思考能力。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当代社会中如何合理运用策略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将古代智慧与现代生活有机联结,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使学生不仅学会文本内容,更学会思考方法,形成灵活应变能力。

结论:小学生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家庭多方协同推进。通过聚焦现状问题,优化教学方法,拓展认知视野,可有效改善当前学生能力培养瓶颈。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应完善课程设置,优化评价机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家庭则应与学校教育理念保持一致,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唯有多方合力,才能真正构建起促进学生能力全面提升有效路径,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小敏.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路径[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760.

[2] 张杰.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J]. 善天下,2020(16):234.

[3] 李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J]. 文渊(小学版),2025(1):509-511. DOI:10.12252/j.issn.2096-6261.2025.0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