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作者

杨文艳

耿马自治县民族中学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677506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初中化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互动教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现状,指出存在问题与困境,提出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互动效能,同时探讨资源整合途径优化互动教学路径。构建高效互动教学模式需从教师观念更新、教学策略创新与资源整合应用等多层面协同推进,进而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互动教学;模式构建

引言: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建构科学概念。互动教学模式符合化学学科特点与初中生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然而实际课堂中,互动教学常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价值。本文针对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从创新方法与资源整合角度提出构建有效互动教学模式策略,旨在为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一、剖析现状,把握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的困境

当前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其一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依然强烈,部分教师虽口头上认同互动教学理念,实际教学中仍习惯于满堂灌方式,将知识教学作为首要任务,忽视学生主体参与体验,互动流于表面形式。其二互动设计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教师组织互动环节往往凭经验随意性较大,未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合理规划,导致互动效果不佳。部分互动设计脱离教学目标,沦为课堂活跃气氛工具,无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其三师生互动不平衡现象普遍,课堂提问常集中于少数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学生参与机会有限,互动广度深度不足。学生之间互动匮乏,小组活动走过场,缺乏有效合作与深入交流。

互动评价机制不完善,教师注重互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互动表现与成长进步。互动氛围营造不足,部分学生因担心回答错误遭到批评或嘲笑而不敢积极参与,心理安全感缺失制约互动效果。最终教学资源支持不足,实验设备、信息技术应用等条件限制互动实施,部分学校实验教学受限于安全因素或设备短缺而难以开展,虚拟实验资源应用不够普及,制约互动教学深入开展。

二、创新方法,提升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效能

一方面教师需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定位,从知识教学者向学习引导者转变,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精心设计互动环节。优化互动设计应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特点,科学规划互动形式、时机与内容。采用探究式互动模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论;运用问题式互动,设计层层递进问题链,激发思维碰撞;实施实验式互动,通过演示或分组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强化师生互动质量要注重提问开放性、启发性,避免简单事实性问题,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时间。促进生生互动应该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分工建立合作机制,引导学生互相质疑、补充、评价。创新评价机制应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系统,关注学生互动参与度、思维深度、合作能力等多维表现。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氧气》教学为例,教师应该设计氧气制取与性质探究式互动教学。课前分发探究任务单,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氧气制取方法与性质。课堂初始通过提问生活中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如何从这些物质中获取氧气引发思考。随后组织氧气实验室制取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实验材料与器材,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各小组依次展示方案,全班共同评议可行性。确定方案后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安全问题。实验完成后组织小组讨论,分析氧气获取原理,总结实验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继而开展氧气性质探究,设计问题情境:为何生锈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而空气中不能?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最终引导学生讨论氧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拓展思维。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整合资源,优化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的路径

对于危险性较高或条件限制实验,采用微型实验或视频演示替代,确保学生获得实验体验。信息技术资源充分应用能显著拓展互动空间,多媒体课件、模拟软件、虚拟实验室等现代教学手段弥补实际实验局限性,微课、动画等形式直观呈现微观粒子运动、化学反应过程等抽象概念。互联网平台拓展互动空间通过学习平台发布预习任务、讨论话题、实验报告等,延伸课堂互动。校本资源开发结合地方特色与学校实际,编制校本教材或实验指导,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情境互动案例。社会资源挖掘组织参观化工企业、水处理厂等场所,邀请相关行业专家进校园讲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资源及其利用》教学为例,教师应该整合多元资源构建立体互动教学模式。课前利用学校网络学习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包括本地区水资源现状视频、图片资料,要求学生收集家庭用水数据,思考水资源保护措施。课堂上先展示学生搜集整理水资源状况信息引发关注,随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水循环动画与水污染现状图片,直观呈现水资源问题。组织水质检测实验活动,学生分组对校园不同水源进行pH值、溶解氧、硬度等指标检测,记录分析数据。实验中引入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器,提高检测精度与效率。检测结果通过班级平板电脑实时上传至教师终端,全班共享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接着播放自制微课引导学生讨论可行节水措施。引导学生利用线上平台制作保护水资源主题宣传海报或短视频,在校园内展示宣传。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展节水行动周活动,学生担任节水宣传员,走进社区开展宣传。

结论: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理念更新、方法创新与资源整合等多维度协同推进。教师应深入分析现状,明确互动教学困境,针对性采取创新方法提升互动效能,同时整合多元资源优化互动路径。在实践中注重课堂观察与反思,不断调整完善互动策略,形成适合学生特点、符合化学学科特性互动教学模式。通过科学有效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推动化学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林鹏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66):159.

[2]孟昭建.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5,(12):72+74.

[3]白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互动策略[J].吉林教育,2012,(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