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陈静雯
英国利兹大学
摘要:本文探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通过分析当前学生自主学习困境,提出培养学习策略意识作为有效路径,并给出构建自主学习环境实践方法。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提供元认知指导以及创设多元互动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与持续性。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习任务转换、课堂组织结构调整以及评价方式改革,为学生建构真实语言环境,促进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策略
一、当前困境: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初中英语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与思维发展双重任务。然而,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被动性与依赖性过强。多数学生习惯于接受教师知识灌输,缺乏主动探索精神与自我调控意识,导致课堂互动流于形式,未能形成深度学习模式。究其原因,一是在于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学目标过于聚焦考试分数,忽视学习能力培养,使课堂教学陷入知识讲解与题型训练循环,学生学习动机外在化,难以激发内在学习兴趣。二是传统师生角色定位不当,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发言机会分配不均,使大部分学生丧失表达机会与学习自信。三是教学评价体系单一,过度关注结果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评价,未能及时反馈学习效果与调整学习方法,阻碍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策略。四是学习资源配置不合理,教材使用方式僵化,补充材料缺乏针对性,未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
更深层次来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问题也与认知发展阶段特点相关。初中生正处于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元认知能力发展不完善,自我监控与调整学习进程能力有限。同时,语言学习特殊性要求长期持续投入,然而缺乏有效引导使学生难以建立合理学习期望,遇到挫折易产生心理防御机制,形成英语学习无用论或英语天赋论等消极观念。加之家庭教育理念滞后,部分家长仍秉持分数至上理念,忽视学习方法培养与学习习惯养成,导致学生过度依赖外部监督,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二、有效途径: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策略意识
针对初中英语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问题,培养学习策略意识成为突破瓶颈有效途径。学习策略作为学生为提高学习效果而采取行动、方法与技巧总和,包含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型。教师应通过显性教学与隐性渗透相结合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适合个人特点学习策略体系。一是引导学生树立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意识,分解长期目标为短期可达成小目标,增强成就感与学习动力。二是指导学生掌握词汇记忆策略,如语义联想法、构词规则法、情境记忆法等,突破词汇学习障碍。三是传授阅读理解策略,包括预测阅读法、扫描式阅读法、精读法等,提高阅读效率与理解深度。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听力训练策略,如预听-听中-后听三阶段策略,解决听力理解困难。
以译林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Welcome to our school!”为例,教师应当在词汇教学环节引入思维导图策略,引导学生将校园相关词汇如classroom、library、playground等按功能区域分类整理,建立词汇语义网络。在听力训练中,采用预设任务法,让学生带着找出校园位置辨识方位词等具体问题聆听对话,提高听力目标性。阅读环节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运用图像预测法,通过分析课文配图推测文章主旨,激活背景知识;随后教授跳读技巧,指导学生抓取关键信息如学校设施名称、位置描述等;再进行精读,分析句型结构如“There is/are...”以及方位表达。口语练习中,设计校园导游情境任务,学生分组扮演外国学生与本校学生角色,运用所学句型与词汇介绍虚拟校园环境,促进语言输出。教师全程采用任务卡引导学习过程,明确每个环节学习目标与策略运用要点,并在课堂结束前组织反思讨论,引导学生评价各项策略适用性与效果,形成个人策略库。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践方法:日常教学活动中,构建自主学习环境
构建有效自主学习环境是提升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力核心实践方法。其一课堂物理环境应进行合理改造,打破传统排列整齐桌椅模式,采用灵活组合式布局,便于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包括分级阅读材料、英语报刊杂志、音视频资料等,满足不同层次学习需求。其二课堂心理环境营造至关重要,教师应创设宽松氛围,容许学生犯错并从错误中学习,减轻学习焦虑;建立积极评价机制,关注学生进步而非短板,增强学习自信;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促进同伴互助与情感交流,形成积极互动关系。其三课堂教学结构需进行重组,减少教师讲解时间,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如设计导学案-小组研讨-成果展示-反思总结教学流程,将学习主导权交还给学生。
以译林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A healthy lifestyle为例,教师应当创设健康生活博览会主题学习环境。课前,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式预习单了解本单元核心词汇如healthy、exercise、diet等,查阅相关资料形成初步概念。课堂伊始,教师呈现某青少年不健康生活方式视频,激发学生思考与讨论欲望。随后,将班级划分为饮食健康组、运动健康组、作息健康组、心理健康组四个学习社区,每组配备专属学习资源库,包含相关英文阅读材料、词汇卡片与任务卡。学生依据兴趣自主选择加入不同小组,确立组内角色如资料搜集员、语言整理员、创意设计师等,共同完成青少年健康生活指南编制任务。教师此时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巡回各组给予针对性指导,解答疑难问题。学习过程中,设立英语互助角,鼓励学生互相质疑、解答、补充,形成知识共建机制。成果展示阶段,各组以海报展示、情景剧表演、英语演讲等多元形式呈现学习成果,互相评价与提问。课堂尾声,组织健康承诺英文宣言撰写,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生活习惯,实现学习迁移。
结论:初中英语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学理念、课堂结构、评价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整体变革。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困境,提出培养学习策略意识与构建自主学习环境两大路径,并给出具体实践方法。只有将学习主体地位真正回归学生,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提供有效学习策略指导,创设支持性学习环境,才能实现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余若琳.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 考试周刊,2017(29):109.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7.29.104.
[2] 季国红.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6):213.
[3] 王红艳.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科学咨询,2020(1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