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工艺分析

作者

葛绪彬

山东鸿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邮编:2775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需要建设地下室,地下室底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地下室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地下室底板施工涉及到多个复杂的工序,从基础的土方开挖到最后的混凝土浇筑养护。由于地下室通常处于建筑物的底部,承受着上部结构传来的巨大荷载,并且可能受到地下水的浮力和侵蚀作用。对地下室底板施工工艺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确保地下室底板的施工质量,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可靠性,避免因底板质量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安全隐患。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工艺

引言

建筑工程的地下室部分在整个建筑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而地下室底板作为地下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工艺值得深入探讨。在现代建筑中,地下室功能多样,如用作停车场、设备间等,这对地下室底板的承载能力、防水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下室底板施工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底板的性能。在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布置与连接、模板的支设精度以及混凝土的配比与浇筑方式等都会对底板的质量产生影响。准确把握地下室底板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地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地下室底板达到设计要求,从而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1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的重要性

1.1对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地下室底板是建筑结构的重要基础部分。它承受着上部结构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均匀地传递到地基上。如果地下室底板施工质量不佳,会导致上部结构受力不均,进而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作用下,稳固的地下室底板能够为上部结构提供可靠的支撑,防止结构发生过大变形甚至倒塌,是保障建筑整体结构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1.2防水性能的关键保障

地下室处于地下水位以下,防水性能极为关键,而地下室底板是防水的重要防线。地下室底板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地下室的防水效果。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底板混凝土的密实性,因为任何微小的孔隙都可能成为地下水渗透的通道。施工时需采用优质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在底板与墙体的交接处等关键部位,更要做好防水处理,防止出现渗漏点。良好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能够有效阻止地下水渗入地下室,避免地下室受潮、积水,保护地下室内部的设备、物品不受水的侵蚀,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3对后续施工工序的影响

地下室底板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对后续施工工序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地下室底板施工不达标,后续的地下室墙体、柱等结构施工将难以顺利进行。底板的平整度不符合要求,会影响墙体模板的安装精度;底板的钢筋锚固长度不足,会给后续柱子钢筋的连接带来困难。而且,地下室底板施工进度的延误,会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滞后,影响后续的室内外装修、设备安装等工序的开展,增加工程成本,所以地下室底板施工必须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2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的施工工艺

2.1测量放线及抄平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准确确定地下室底板的位置和轮廓。首先利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确定建筑物的角点和主要轴线,然后依据这些控制点放出底板的边线。在放线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测量精度,确保各条线之间的夹角和距离符合设计要求。抄平工作则是为了确定底板的标高,通过水准仪在施工现场设置标高控制点,在底板钢筋和模板上标记出相应的标高位置,为后续的基底处理、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提供准确的高度依据,从而保证地下室底板的平整度和各部分的高程符合设计规定。

2.2基底处理

在进行基底处理之前,需要对基底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如果基底存在软弱土层,必须进行处理,如采用换填法,将软弱土挖出,换填为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的材料,如砂石等。要清理基底的杂物、积水等,确保基底干净、干燥。对于基底的平整度也要进行检查和修整,使基底能够满足底板施工的要求。在基底处理过程中,还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的加固处理,如采用地基夯实或打桩等方式,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为地下室底板提供稳定的支撑。

2.3钢筋绑扎

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对钢筋进行下料,确保钢筋的长度和弯曲角度准确无误。在绑扎前,将钢筋按照设计间距在基底上进行摆放,注意钢筋的位置和方向要正确。绑扎时,采用合适的绑扎方法,如采用铁丝绑扎,确保绑扎牢固,防止钢筋移位。对于双层钢筋网片,要设置足够数量的马凳筋,以保证上下层钢筋的间距符合要求。要注意钢筋的连接方式,如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时,要确保连接质量,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并且要按照规定进行钢筋的锚固和搭接,保证地下室底板的钢筋结构能够有效承受上部荷载。

3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要点

3.1模板施工要点

在选择模板时,要根据地下室底板的形状、尺寸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如木模板或钢模板。模板的安装要牢固可靠,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对于模板的拼接处,要密封严密,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现象。要设置足够的支撑体系,根据底板的厚度和混凝土的浇筑高度等因素确定支撑的间距和强度,确保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移位。在模板拆除时,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顺序进行,避免过早拆除导致混凝土表面受损或结构变形。

3.2混凝土浇筑要点

在浇筑前,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性能满足地下室底板的施工要求。浇筑时,要选择合适的浇筑方式,如分层浇筑或分段浇筑,对于大体积地下室底板,分层浇筑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在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时,要快插慢拔,使混凝土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防止浇筑速度过快导致模板变形。还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保湿材料,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正常发展。

3.3防水施工要点

首先要做好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干燥、干净,这是保证防水材料与基层良好粘结的前提。在防水材料的选择上,要根据地下室的防水等级和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在铺设防水卷材时,要注意卷材的铺贴方向、搭接长度和宽度等,确保卷材之间的连接紧密,防止出现渗漏点。对于防水涂料,要保证涂刷的厚度均匀一致,且涂刷遍数要符合要求。在底板与墙体的交接处、阴阳角等特殊部位,要进行加强处理,如增设附加层,提高这些部位的防水能力,从而确保地下室底板的防水效果。

结束语

总之,地下室底板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占据关键地位。通过对其施工工艺的分析可知,各个施工环节紧密相连且相互影响。从土方工程到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再到混凝土工程,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只有确保地下室底板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与精确性,才能使地下室底板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良好的防水性能等要求。这不仅能保障地下室的正常使用功能,也为整个建筑的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于建波.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工艺分析[C]//《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威海鼎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22:2.

[2]李庆,周超,王海峰,等.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22,(07):58-60.

[3]何颖,李放.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工艺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11):186-188.

[4]李敬元.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22,(09):176-178.

[5]王维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研究分析[J].门窗,2020,(06):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