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代数思维 提升核心素养
鹿西洋
昆山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
【摘要】:代数思维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数思维的应用切实地发生在数量关系的教学中,通过提炼算关系,感悟一般化的思维过程,形成初步的代数思维。深化字母构建,加速代数学习的领悟,以“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探究如何培养代数思维,构建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代数思维;数量关系;核心素养
一、教材解读
“用字母表示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99、100页例1、例2、例3和练一练,第103页第1-5题。学生经过整数与小数等知识的学习,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认识了常见数量关系,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减法和除法的性质,以及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运算律和各种公式,能更加概括地理解、表达知识,培养代数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一)教材从最简单的内容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1.从创设直观的情境,紧接着先列出几个算式,再类推出含有字母的式子。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继续摆这样的三角形,学生就能明白摆几个三角形需要几个3根小棒,形象地显示数量关系,引导学生从具体算式到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体验式子的数量关系,感受式子里字母的含义,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特点。
2.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体会字母能代表一大批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概括地表示了数量关系;体会字母能表示一个具体的数,这时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有一个确定的值相对应。体会字母表示公式和运算律便于表达、容易记忆。用字母表示数不只是一个知识或一个技能,还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并初步运用其数学思想。
3.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规定。字母的式子,如果遇到字母与数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这些知识要顺其自然,不必强求,用不用字母表示不是本质的事情,表达出关系才是本质的概括。
(二)新课程加强了字母表示的内容,提高了字母表示数的地位。
1.字母表示数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数学本身是要处理一般性的问题,代数思维很重要的就是进行一般化的表达和推理,进行一般化的表达和推理之后,就具有一般性了。用字母表示数不仅仅是学习方程的基础,还因为它的核心,那就是一般化。
2.“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在学生数量关系学习中、在学生的数学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量关系”主要是用符号或含有符号的式子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或规律,代数思维的核心是一般化和推理,字母表示数是个最棒的载体,借助它可以表达关系或规律,玩转一般化和推理,实现对学生代数思维的培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关于“用字母表示数”的要求指出: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用字母表示事物的关系、性质和规律的方法,感悟用字母表示的一般性,形成初步的代数思维。2.能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能合理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逐步形成模型意识和几何直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用字母表示的教学要设计合理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会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实际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性质和规律,感受字母表达的一般性。4.运用数和字母表达数量关系,通过运算或推理解决问题,形成与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推理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可见“用字母表示数”在数学知识整体结构和学生学习进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数与代数领域的课程“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建议,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2.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会根据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数,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价值,初步感受代数思想。3.在学习活动中,沟通算数知识与代数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反思
学生代数思维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建立学生代数思维体系,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代数思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立足课标,深挖教材,整体规划。
“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标志着小学生正式进入代数的学习,开始从对“数量”的理解更多地转向对“关系”的探讨。在讲授这些相关内容时,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整体设计,挖掘教材中培养学生代数思维的设计和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启发、引导学生关注等价关系与结构特征,突破算术思维定式,逐步形成代数思维习惯。
(二)制订凸显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1.符号化是代数思维最主要的特点之一,符号意识是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符号意识的要求具体反映在学生对数学符号理解的深度、广度变化,以及学生在表达客观事物数学关系时使用符号表达的意识、频率、合理性、复杂性等方面的差异。对字母符号的理解又从某数的替代提升到变量的理解。对数学对象的符号表示、符号运算、符号推理和符号思考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常见数量关系,渗透符号意识,进行一般化的表达,发展学生代数思维。
2.从思维形式上看,代数思维是对规律和关系的推理。推理意识主要是对逻辑推理过程及意义的初步感悟,学生推理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是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推理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3.代数思维具有“类”的思想。模型意识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真正使学生有所感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阶段的模型意识还处于基础水平,是建构数学模型的初级阶段,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有意识地通过建立模型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经验,培养模型意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出模型,。在用字母表示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对原始问题的分析、假设等过程,用字母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掌数学思想方法。
(三)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一般化是代数思维的重要特征,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变化中寻找不变,探寻事物共性的内在的联系,充分发挥具体事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及时引导学生摆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感悟一般化思想。
(四)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数的形式化可以简洁而准确地表示事物的复杂关系,有利于数学的表达、研究、传播和交流,促进学生代数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等活动,在形成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
培养学生代数思维,提升核心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整体规划教学思路,精心砥砺教学细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融入代数思维习惯的培养计划,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发展代数思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2.
[2]施丹瑾,生家琦.经历抽象过程 发展代数思维——“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片断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20(22):50-52.
[3]孙枚,朱育红.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跨越——浅谈“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启示[J].小学数学教师,2023(09):67-73.
[4]刘鸣益 ,浦玉宇.让课堂在核心素养的观照下“焕发新颜”——“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实录与评析[J]. 小学数学教育,2023(20):52-55.